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当文天祥遇到贾宝玉(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需要新解读)

句子大全 2017-12-22 19:52:16
相关推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知道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最后一句,这首诗我们也都中学时期学过。对于一些似乎确定无疑的真理,若重新思考,在另外的方向上可能会有更有价值的发现。

一、诗歌背景

1278年12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与元军作战,兵败被俘。元军对文天祥也给予了充分的礼遇和优待,文天祥被押至广东潮阳,元军主将张弘范以宾客的礼节接见。1279年初,文天祥随同元军一起入厓山。厓山海战前,张弘范曾希望文天祥写信招降南宋残余势力主要人物张世杰,并多次强要招降书信。在这种情况下,文天祥写了此首并把诗出示给了张弘范,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说实话,让文天祥写劝降书,实在是强人所难。有两个原因文天祥不可能写这份劝降书,一是从文天祥自身来说,他的身份地位和名望都不可能让他去写这份劝降书;第二,从他劝降的对象看,作为南宋残余的死硬分子张世杰和陆秀夫二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抗元的,作为同僚、作为最后共同战斗过的战友,文天祥非常熟悉张陆二人的为人,劝降书写了也是白写(事实上后来张世杰的外甥三次被元军派到宋营劝赵投降,都无功而返),不但没用,反会遭到二人及至后人耻笑。

二、诗歌大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

对于文天祥的这首诗,教科书以及其他诗评,都大致这样评价,说这首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世俗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取生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实际上你读一遍或者多读几遍,就会发现这首诗写得并不慷慨激昂,而是可以说充满了温柔。这首诗8句话前6句话都是文天祥在回顾过往的人生,回忆了坎坷乃至凄惨的经历,只是最后两句叙说了不能劝降也不能投降的态度,给人们的印象深刻。

对于文天祥的遭遇,值得同情;对其不劝不降的态度,值得尊重;当然,如果文天祥有求生的欲望,不“慷慨激昂”,根据现代社会观念,也值得理解和尊重。

三、文天祥的三个选择

文天祥被俘后,有三种选择。第一种,自杀殉国。这最符合古代社会忠臣良将的完美形象。假如文被俘后,写下这首诗,然后对着敌人大声斥责和痛骂,然后拔剑自刎,或者撞壁身亡,这简直太完美了。第二种,不死也不降。略逊于殉道,但仍然是一个英雄。但对于后世的英雄主义宣传上,略有瑕疵,甚至有些情况需要改编或处理。第三种,选择投降。在我看来,这也完全可以理解,犹如汉代李陵,战斗到最后一刻,势穷力竭,况且大宋王朝已注定灭亡,顺应潮流也未为不可,可以说依然是一位英雄。不过对于置身度外、爱看热闹的国人来讲,肯定不干,不是英雄就是汉奸。

实际上文天祥选择的呢,并不是这三种,虽然他也有过自杀的举动,但最终没有自杀,他选选择的是介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即投降和不投降之间。在即著名的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元军置宴犒军,张弘范对文天祥说:

“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心意,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不失宰相之位。”

文天祥含泪说:

“国家沦亡却不能补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

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不是押送)文天祥到京城。

这时元朝统治者元世祖忽必烈,非常想拉拢一些南宋旧臣,忽必烈可以说也是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尊重知识那就是想采用儒家文化来治国安邦,尊重人才那就想大力启用南宋一些有能力的旧臣,因为蒙古人本身不多,占据了中国这么大的地盘,急需人才。忽必烈派人传达圣旨想启用文天祥,文天祥说:

“国家亡了,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因为宽赦,能以道士回归故乡,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假如立即给以高官,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

注意文天祥所说的话:“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顾问,还可以”(想做半个“汉奸”,当然我个人并不认同汉奸云云),就是说文天祥在最后的时刻并没想“捐躯赴国难”,将来如何发展很难预料,或者东山再起起兵抗元,或者从此引退消失,或者效力于大元,皆有可能。但“假如立即给以高官”,无法接受,也抹不开这个脸面,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是最爱面子的,很多人宁愿为虚名而死,象明朝有些人以劝谏皇帝受廷枚而死为荣。

元朝很多人想释放文天祥为道士,但有人不同意,说:“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们于何地?”不好向朝廷交待,此事于是作罢。文天祥在元大都北京(燕京)共三年,忽必烈个人包括和宰相商议也一直想放了他,后来发生了一系列荒唐的、巧合的等等不利的事情(比如其中一件,中山地区有狂人自称宋主,组织一帮人马也有上千人要救出文天祥),这些事情让元朝感觉到释放了文天祥可能会出现大麻烦,最终在犹犹豫豫、摇摆不定中同意处死文天祥。但下令后,忽必烈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四、贾宝玉和文天祥

以上就是《过零丁洋》这首诗以及自从文天祥被俘前前后后的大致背景。我今天重提此诗并不是想否认他是英雄,目的也不是论证他是不是英雄,我对英雄不感冒。我说过就是文天祥投降了,我都不会有任何贬低的看法。在此我是想从另外的角度,看看这名诗名句所体现的认识、思想的境界。

我想拿出一个人物来和文天祥作个对比,这个人就是贾宝玉。你也许会不以为然,会觉得他们怎么能有对比性呢,一个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一个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对此我想说两点:

第一,他们有相同点。不论是真实还是虚构,他们都是一个艺术人物,当文天祥及其他的这首诗反复出现在各朝各代各种宣传中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艺术人物。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分析曹操的时候,认为任何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而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太多的虚构,只历史形象才是真实的。文天祥同样如此,也存在着一个历史形象,民间形象,文学形象,文天祥给人们最多还是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也就是艺术形象(在这里多说一句,其实易中天先生所说的这三种形象,在我看来都是虚构的形象,都是艺术形象。因为历史也是人为的,是人写的,形成了文字,就离开了真实),这是他和贾宝玉相同的地方。

第二点,贾宝玉虽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他的思想认识反映的是现实作者思想认识,反映了社会中一些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具有典型性。把文天祥和贾宝玉对比来理解,我们或许会有很多的不同的新的感受和认识,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比理解一下这两个人,尤其是看看贾宝玉的思想认识是什么。

(一)从出身看

贾宝玉出生于钟鸣鼎食,大贵族家庭,文天祥出生虽不及贾宝玉尊贵,也是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文天祥的父亲也是有名有号的,写过很多书,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曾聘请名师给韦天祥等子女授课。

(二)对待科举入仕,功名事业的态度

儒家的思想观念是修心正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光宗耀祖,显亲扬名,然而贾宝玉却鄙弃功业,“不思进取”,痛恨所谓的“仕途经济”,与封建统治正统观念相背。

文天祥出身传统家庭,思想观念正统,在20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状元,殿试时,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宋理宗皇帝亲自选拔他为第一名。可谓是少年得志,皇恩浩荡。

贾宝玉呢一直不愿走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道路,厌恶官场厌恶士大夫阶层。在红楼梦第73回描述贾宝玉有这样的话:

“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说这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

饵名钓禄之阶的意思,就那是沽名钓誉博取俸禄的台阶工具。在贾宝玉看来,所谓学而优则仕,所谓治国平天下,不过是追求名利的借口。

贾宝玉把那些读书上进的人叫作“禄蠹”,对于劝他的人,即使是他平时敬重喜爱的姐妹们如宝钗等,他也会不留情面地予以斥责。书中36回描写:

“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原为引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众人见他如此,也都不向他说正经话了。独有黛玉自幼儿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所以深敬黛玉。”这是在读书作官上的贾宝玉的态度。

(三)在世俗事务和应酬上

在拉关系、结名流以便在社会混得开、混得成功,贾宝玉也有与众不同的态度。在红楼梦第32回,贾宝玉听说贾雨村来了,他父亲贾政要求他去会客便不高兴。书是这样写的,几个人的对话很有意思:

“宝玉听了,便知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登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迎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动他的好处,他才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的出些什么?‘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袭人连忙解说道:’姑娘快别说他。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了。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些话来,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过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的。谁知这一位反倒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他赌气不理,他后来不知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么?”。

这一段的对话生动有趣,对于史湘云的劝导,贾宝玉一点不给面子直接说“姑娘请别的姐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并把待人接物世事应酬的劝言看成混账话,这在正常人看来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听上去感觉是好笑的,就连袭人湘云听了都忍不住重复一遍,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么?”。

我们从宝玉的这段话,看出宝玉的天真、可爱,可贵,也读出了一种纯净、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自然的天生的没有任何的做作和伪装,这种境界是文天祥们所缺乏的。

李白也说过一些清高的话:“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说得很好,但我们可以读出这是一种文人的清高,是李白的可爱的清高,并不是他最真实的心理和认识。贾宝玉就不同了,他对世俗对功名的厌恶是发自内心,纯粹的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的虚情假意。

对世人都趋之若鹜的东西,对人人都追求的东西,对于世人都看为宝贵的东西,对于一些正价值正能量,比如建功立业,功名利禄,忠孝节义,贾宝玉都保持了一种本能的抗拒,保持一种距离,甚至保持了憎恶,做到这种超脱不容易的,人人追求他不追求,人人争抢他却逃避,人人羡慕他却远离,这就是一种境界,真正的境界。

人人追求的东西你也去追求,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也没有什么可称赞的。不论对于屈原来讲,还是对于范仲淹来讲;不论是对于文天祥来讲,还是对于岳飞来讲,他们都没有这种境界,他们追求的也都是世人所追求的,他们看为宝贵的也是世人看为宝贵的。虽然对政治家来讲是要务实的,不可能高蹈于世,但是境界还是应该的,但这些人没有,他们至死都追求虚名,他们要假面子,要虚荣,要虚名,和普通人没有任何不同。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个虚名有何意义?谁会记得住,记住了又有何意义?

贾宝玉为什么从小就爱在内帏中厮混?为什么就爱姐姐妹妹,喜爱女儿爱讨厌男子?贾宝玉从小说过这样的”奇谈怪论“,他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贾宝玉天生爱好女色,而是他爱好单纯,因为女孩相对单纯,特别过去的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到,很少沾染世俗气,也很少权欲熏心。他为什么讨厌男人呢,就是对男子代表的世俗世务功名利禄的厌恶,所以他说才出这样的话。

有人可能觉得贾宝玉不想入仕厌恶官僚,是针对贪官污吏的,对当时官场不正之风的唾弃,而对于清官好官贾宝玉应该不是这个样子。如果你这样来理解贾宝玉,那境界就太低了,是根本没有理解红楼梦也没有理解贾宝玉。其实稍微踮一下脚尖就可以看到,没有什么清官贪官、好官坏官之分,人人不过都是在争权夺利、争名夺利罢了,不论怎样装饰和形容,名利,权力和情欲这就是世俗价值的底色,就是世俗价值的本相,就是世俗价值的根本,在这之中哪有什么区别,哪有什么分别,哪有什么正邪,哪有什么真理?

(四)对于生死的看法

对于怎样死得其所,死得其时,贾宝玉对时政有过一段妄议,是和袭人交谈时说的。在红楼梦第36回,宝玉说:

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须眉浊物只听见‘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的死名死节,便只管胡闹起来。哪里知道必定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战,他只顾图汗马之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贾宝玉妄议时政,实际上也就是曹雪芹在谈论时政,这对作者来说是危险的,因为统治者不希望人民谈论国事谈论政治的,在过去封建社会古代社会,谈论时事和政治是危险的。所以红楼梦在一开始就说大旨谈情,一是为了避祸二也是为了能够使书流传于世,所以说贾宝玉的这段议论,或者说曹雪芹的这段议论,很多话还是做了很大的保留,并不能够真正酣畅淋漓,不过这从正统观念来看,已经是惊世骇俗了。

接着包贾宝玉谈论怎样才是死得其所呢?他说: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你们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袭人忽见说出这些疯话来,忙说困了,不理他。那宝玉方合眼睡着。”

宝玉关于死的理想死的设想,也很奇特与众不同,他并没有说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没有说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希望“青史留名”,而是愿意在天真里死掉,然后随风化去。究竟哪种死更有意义呢?苏格拉底在被判为死刑后,在雅典法庭的最后陈述时,平静地说:

我将死,而你们活下来,究竟是谁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

的确,对于生和死那个更好,只有神知道,那么对于屈原岳飞之类的死,和贾宝玉的死,哪个更有意义,哪种更好呢?这都是我们人间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理解和看法,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重新思考的。

屈原的死一定会重与贾宝玉的死吗?屈原是为楚怀王而伤心难过跳江而死,屈原的死有没有价值,在于楚怀王有没有价值,楚怀王也许对屈原的功名利禄有价值,但对其他人其他国的人并无价值,所以屈原的死很有局限性,没有什么伟大的。屈原跳江而死,和一个农妇跳井而死,有什么区别吗?屈原的痛苦就一定重于一个农妇的痛苦吗?显然未必。有时候我们更应该关闭一个个体的死亡,不应该置于一个宏大叙事里,人为的赋予一些想象和文人的抒情,而忘掉了死亡本身,忘掉了死亡本身的意义,忘掉了对死亡本身的理解。

五、超脱世俗看生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价值观#文天祥#反映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天祥的思想境界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从上面可以看出,而贾宝玉和文天祥有很大的不同,贾宝玉的认识和境界则可能给我们理解世界和社会一种新的角度,给我们的思想一种洗涤,给我们的心灵一种净化。不过,贾宝玉的认识和思想仍然没有超出中国人的认识和思想,没有超出世俗的理解范围,贾宝玉亦佛亦道,仍没有跑出传统文化的圈子。

面对死亡,儒家知识分子和传统国人追求的是青史留名,他们把死亡看作是实现世俗价值的最后一道工序和工具,把这当作是实现完满人生的一种表现。国人对死亡的最高理解,大概也只停留于青史留名这个境界上,从来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孔老夫子的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把人们的思维堵在了世俗的国度。

对于贾宝玉来说,他看清和认识到光彩照人的世俗价值背后的污浊,因此他厌弃功业和光荣,他想追求一种纯净和纯粹,一种简单和单纯,因此他留恋于女儿国,徘徊于大观园。只是抛弃这种人生,向往那种人生,还是没有看透人生。他否定男性,但高看女性,还是因为没看透人性。他跳出红尘,却以为那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鄙薄世俗,却想在这个世界里逃避世界,还是没有理解这个世界。

所以不论文天祥还是贾宝玉,他们一定会在现实世界里相遇。他们的冲突,是这个世俗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他们的矛盾,是这个世俗社会内的矛盾。想更深刻地理解死亡,还要有超越于这个世俗,超越于这个世界的角度。生属于这个世界,死是告别、是报应、是结束,它不属于这个世界,你必须要有超越的意识和能力。中国人对死亡的理解是如此地肤浅,导致他们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理解也不会深刻,导致他们缺乏真正的信仰、哲学、思想和文化。没有对死亡的深入思考,从信仰的角度讲,难有真正的信仰;从哲学的角度讲,就难有深刻的思想,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也就难有伟大的作品——事实上也是如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