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73部文学经典书单《伟大的虚构(Ⅱ》:导航重回经典诞生之地)

句子大全 2009-11-13 03:02:34
相关推荐

要说文学与地域的关系,中国读者更为敏感,疆域辽阔的大中华孕育的作家和文学展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色。

早在学者刘师培就将地理学贯穿文学史研究,著有《南北文学不同论》中总结:

“南方之文,亦与北方迥别。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南北两地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影响经济、交通、风俗习惯的不同,人在其中的精神气质都迥然不同。

从地域去细分文学的诞生,虚构文学中人物在作家笔下的诞生,真实与虚构就多了一条有迹可循的通道。

《伟大的虚构Ⅱ》这部作品集,围绕的是世界闻名的73部文学经典作品,其中涉及的城市和地区结合文学作品来解读,是一部地理视角文学指南。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时间筛选下来可以被反复阅读的文字,伟大的文学著作的价值是挖掘不尽的,开卷有益,开卷可以用不同的姿势和角度。

作为读者第一次接触某部文学作品,肯定最先品读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而对于一部作品的资深读者来说,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细节都至关重要。

《伟大的虚构Ⅱ》这部作品集涉及的73部经典文学作品,都和地理位置息息相关,这给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有趣、有创意性的思考方向。

乔治·奥威尔提到过一个很有趣的意象,解释“作家的理想位置”就是在“在巨鲸之外”。社会好像是一只巨鲸,《圣经》里的约拿被巨鲸吞进肚里三天三夜,然后又被鲸吐出,所以奥威尔觉得作家就应该这样,需要在鲸肚里待一段时间,但也不能一直待着,一直待下去只有一死,作家必须仔细体察身处的社会,但又要与之保持距离。

就像我们妇孺皆知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的鲸肚子具体结构,对于亚洲人来说有点模棱两可。

这部被誉为“了不起的美国小说”,在200页的本文中被提及了25次“地方”,地理位置、建筑住所在这部小说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映射的是人物背后的社会地位和美国风貌。

在《伟大的虚构Ⅱ》中解读这几个地理位置的关系:叙述者尼克沉默寡言,出生西部,来东部纽黑文读书,在纽约上班,住在长岛北岸的一个半岛——西卵,也就是盖茨比的邻居。而他的表妹黛西住在海湾对岸的东卵。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小说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地理位置,但故事主要发生在三个地方,纽约曼哈顿、长岛、和皇后区。

“西卵和纽约之间大约一半路程的地方,汽车路匆匆忙忙地和铁路会和,它在铁路旁边跑上四分之一英里,为的是躲开一片荒凉的地方。这是一个灰烬的山谷。”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是个复合行为,例如盖茨比派他的加长车去纽约接送宾客来参加派对,派旅行车去火车站接不那么富裕的客人。小说中那场致命的车祸也发生在这条公路上。

这条路上有很多的计程车和灵车,而“汽车”这个词汇出现了88次,其它交通工具或运输方式词语出现202次,这意味着什么?

盖茨比即便财富如山,也依然是一个永远奔波在途的旅客而已,无家无根。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西卵和东卵的地理原型是现在长岛的大颈和金沙角,在长岛的东北岸。如今的大颈地区,尤其是最富裕的区,在社会阶层上依然和西卵很像,不过他们住宅面积稍小,海湾对面的马诺黑文区的房产要大得多,这就很像东卵,盖茨比的豪华宫殿。

长岛某庄园

和现实的岛屿、城市真实地理位置和文化财富状况相连接,这也是文学的魅力之一。谁敢保证哪一年我们不会踏上前往盖茨比的宫殿之旅,脑海中必定回想起歌舞升平的明亮大堂,也必定会到海边去看看那个孤独的宫殿男主人,是否在瞭望海湾对岸。

这本书的编辑是约翰·萨瑟兰是英国学者和作家,一直从事文学研究,在《卫报》、《纽约周刊》发表评论。对世界文学和出版几乎无所不知,精通英美文学史,留心文学逸事秘辛,对当代流行文化也有涉猎,爱看英剧美剧。

他写过斯蒂芬·斯彭德传记,写过畅销小说简史,还写过皇皇八百页的两百九十四位小说家生平,介绍了古往今来的五百本伟大小说和一大把文学趣闻。

这部《伟大的虚构Ⅱ》如果当作深度文学解读收藏,那可能还有点失望,每部经典作品的文章不足三页。73部作品由地理位置串联起来,如果正巧看到了这其中一部作品,不妨翻来这本书的文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阅读理解。

我们触手可及的伟大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无论我们多么雄心勃勃,勤勉不怠,穷尽一生也无法读完,更何况是电子信息时代,读书已经被压缩到每日以分钟计算的限制里。

所以,以某种形式能够快速索引、减少选择时间,成了当下很重要的能力。各种形式的书单炙手可热,而这部专业级别的文学专家集结的文字,就像是一部专业的地理为导向的大型书单,经典文学展示的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块土地去了解世界。

去瑞士阿尔卑斯山就先读读托马斯·曼的《魔山》;去伦敦该读读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赛尔文的《孤独的伦敦人》;去罗马不妨读读莫拉维亚的《冷漠的人》......

这本书里也有一篇中国文学阎连科的《炸裂志》,地理位置在中国河南省。炸裂村虽然是虚构出来的地方,但确实是阎连科的家乡河南没错。

虽然我还没读过2013出版的《炸裂志》,但导读了这篇有关河南村落的转变,确实引起了阅读兴趣,列入书单也是一个收获。

如果读过约翰·萨瑟兰的著作,像《耶鲁文学小历史》,就知道他的风格真的太风趣了,严肃的文学史论,能结合轻松愉悦的方式输出,那么整个阅读能量都不那么沉重了。很期待,中国出现更多这样的专业的文史专家用不同的视角与高度之间来回穿梭的刺激感,打开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脉络。

用约翰·萨瑟兰曾说过的一句话结束:

“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能源源不断地给予你新意,无论你是何时抑或通过何种途径阅读到它。加之现代翻译的出现,人们阅读到的不仅是“文学”,而是世界文学。”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荣荣家庭关系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