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清末民初的武术教育(武术在当代的传承发展)

句子大全 2013-07-21 04:51:24
相关推荐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武术“大师”出现在网络平台上,他们用夸张的演技吸引了一批粉丝,但是,这些所谓的“大师”要么在私下挑战中被人击败,要么在公开擂台上被人打倒,这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中国武术是“花架子”“只能表演,不能实战”是一种“健身体操”。这对中国武术的传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大家知道么?早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中国传统武术就被纳入现代教育的范畴,成为学校体育内容的一部分。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发展,受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武术认知价值的转变和武术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为中国武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成为可能。由于师资的紧缺和教材的匮乏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瓶颈。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纳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在旧中国,人民也有自己的体育,虽然不占统治地位,却为广大群众所爱好。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西方文化渗入到中国教育之时,我们以西方的模式建立学校,制定学校制度,连学生的身体锻炼方式也照搬西方形式时,中国的民族文化几乎被掩埋。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支柱,它能拯救国家也能毁灭国家。清末民初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国武术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不管当初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形式对于这一举措有何疑义,它对于继承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强调一国之体育,必须有一国之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清末民初武术进入学校,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武术从宋代以来作为军事训练的技击手段转变为现代身体锻炼的运动项目,标志着武术从村社活动转变为上层建筑学校体育的运动项目。标志着武术将作为一项体育活动的形式存在,它在融合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不断进化成为普及较好、最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

中国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不仅扩大了武术的普及面,拓宽了武术的领域,而且促进了武术自身的发展。学校课堂的集体教学方式,改变了民间武术的传习方法,促进了武术团体教练法的编制和逐步完善。自宋代出现武术流派、门派以来,中国武术的传播形式主要以师徒制来延习,更突出的矛盾是为确保本门武技的神秘性、排他性,师傅主要是以口授的方式传授武术,很少有文字的记载留给后人学习,但是当中国武术进入学校体系后,作为教学的必备工具,武术教材的编写势在必行。因此整理武术教学相关资料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材也是武术教学的必然趋势。学校武术教材编写工作的开展,不但促进了对中国武术传统拳械套路的整理,也促进了中国武术理论资料的保存和传播。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的背景

一般来说,事物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在清末民初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即受到了社会的外部因素影响也受到中国武术自身文化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中国城市化发展促进武术人才的流动以及武术活动对象的改变,随之产生武术组织形式的变化;另外在中国教育制度变迁中,兵式体操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也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绝佳的机遇。从武术自身文化发展和变迁看,武术教育的认知价值从最初的实用技术转变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锻炼手段,与中国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另外,武术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变化也为中国武术纳入学校体育体系成为可能。

1.中国武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宋明清代以来,传统武术一直根植于中国的农耕社会。武术、武术组织和传统社会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传统武术,可以被视为村社的青年组织,在保留武术技击格斗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出多种功能并存的传统武术。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武术的生存基础逐渐瓦解。小农经济的破产,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城市工商业的从业人员。因此原有的练武传统也被带入到工商业行会中。新兴城市的发展,促进武术社团、武术组织在城市的蔓延和发展。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延揽武术人才,出面组织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

1928年成立南京中央国术馆后,各省、市、县通设国术馆。这样,民国年间,几乎没有一个城镇无武术组织。城市各行业武术组织大量聘请民间拳师任教,使得原本只在一地一族中传习的拳术,冲破了地域家族界限而广传于世;原本拳师个人设场授徒,也变成了拳社招生开班。城市武术组织的大量派生,也改变了原来武术主要在农村传习,自生自灭的情况,形成了以城市武术组织为中心的,有组织地推广、传播武术,有组织地开展对武术理论和技术的整理和研究。

中央和地方国术馆、上海精武协会等武术组织和社团在武术运动的推广、宣传、人才培养以及武术科学、理论研究等方方面面都起到重大主导作用,这也为武术运动进入学校体育奠定社会基础。

2.军国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和体育史上,军国主义教育思潮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从体育方面来说,它对推动西方体育传入我国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宣扬机械服从精神,限制生动活泼,在运动项目上也有很大局限性,又起着消极作用。在军国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的学校体育表现出强烈的封建专制色彩。以军国民为目的的“体操科”使大量不懂体育的退役士兵进入学校,并使“体操科”贯穿着专制、盲从、机械、生硬和单调。

辛亥革命以后,在政府颁布的教育宗旨继续保留着军国民主义教育,学校的体操科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

191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一个《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建议:1、小学校学生宜注重作战游戏;2、各学校应添中国旧有武技;3、师范学校及各中等学校之体操课时间内,宜于最后学年加授军事学大。4、中等以上学校之兵式体操最后学年,宜实行射击;5、中等以上学校体操应取严格锻炼主义;6、各学校须注意学生体格检查;7、各学校养成粗衣淡食之习惯,施行忍寒耐暑之操作,并奖励海水浴或冷水浴;8、各学校宜设体育会;9、各学校应由教职员率同学生厉行各种运动游技;10、各学校应表彰历代武士之遗像,随时讲述其功绩。

从以上材料看,学校教育中出现武术教育的条例。当时,各界人士倡导“强国强种”,中国传统武术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辛亥革命后,一些社会名流认为,“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则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纷纷提倡技击,振起尚武精神。这一时期的尚武之风与当时的国民教育和尚武教育相吻合。因此一些学校相继在体育课中增添武术课,或开展课外武术活动,在学校运动会中增列武术表演和比赛。尤以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为盛。一些教育家认为,列武术为学校课程内容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3.兵式体操的衰落

兵式体操的传入是洋务教育思潮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近代海军学校和陆军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训练项目。在清末时期内忧外患的情势下,朝野有识之士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教育理念,倡议创办军事学校,传授西方军事知识,培养军队人才,用以保卫祖国,捍卫海疆,维护国家主权。当时先后创办了不少军事工业学堂与军事学堂,这些学堂中一般都开设体操课,军事学堂中体操课程更多。

1918年世界大战结束,积极推行军国民教育的德国战败了。这使得一些人认为,军国民教育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我们不该再用它;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误以为世界大战结束,从此世界太平了,军国民教育和兵操也就不需要了。

加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对军国民教育和兵操又是一个重大的冲击。因此1919年“第五次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决议中提出:“近鉴世界大势,军国民主义已不适合教育之潮流,故对学校体育应加以改进。”这时,有些学校自动减少兵操,增加田径、球类等活动。有些学校自动把“体操课”改称“体育课”,废除兵操,以田径、球类、游泳和普通体操为主要教材。由于当时有不少学校开设武术课。也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体操课。所以,学校一度呈现混乱的状态。但是,总体趋势是兵式体操的衰落,为更多的运动项目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良好契机,同样也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4.武术认知价值的转变

民国初年,提倡武术的人大多视武术为一种实用技术,重在自卫应敌。这是当时颇为流行的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国民教育思潮的逐渐衰退,“尚武”教育的过时,美国自然主义体育的引进,在体育界引起轩然大波。刚刚复苏的武术又面临着自然主义体育的冲击。在新的情况下,不少人“一变致用之志,而已武术为卫生之方”,更多的是强调强健体魄的角度来阐述武术的特殊作用,力图说明武术与近代体育的一致性。

这一变化集中体现在北京体育研究社1919年“呈教育部请定武术教材文”中。该文指出我国拳术“为最好之运动法”。强调指出:学校体育“须注意人格之修养及陶冶性情者方为适当。故学校锻炼与军队锻炼,不可混视者也”。该文还列出拳术的8个优点,着重突出武术的有益于身心锻炼以及便于习练的功能。

传统武术的宗教色彩和社会认同的意义逐渐消失,搏斗积极意义的削弱,武术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的凸现,着重从身心锻炼、道德修养、审美要求等方面挖掘武术的体育意义,与当时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和宗旨相符合,更进一步加大武术跨入学校体育行列的步伐。

5.武术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武术的教学多采用个别辅导和单独练习的方法。这种教法难于进行团体教练,难于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因而一些担任军队武术教官或武术学校教员的武术家开始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一种是传统拳路练习法的改进。这类改进主要是变单人教学为团体教学。据《体育丛刊》记载:“自民国元年,吾社(北京体育研究社)成立,京师各校渐向社中聘请教员,教授斯(武)术。乃查照体操教练之规程,订定团体教练之法”。方法是将每一拳路分解为不同的单式,再按拳路顺序联接成不同的段趟,配以口令,分段练习。

另一种是“依习拳术当然之顺序,按习它种科学方法排列之”。即从风格各异的传统拳术器械中抽选出一般的基本动作,再按武术套路的基本原理编排成新的势势相承的练习。《中华新武术》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成果。

《中华新武术》,最初是马良在1901年任山西武备学堂教官时,为适应军队的团体教练,对传统武术教学进行改造的成果。1914年马良在济南开办山东武术传习所,训练骨干和师资。邀集国内武术名家编纂《中华新武术》。《中华新武术》在教学上的创新,方便了学校武术的教学和训练,不少学校相继以此作为武术教材。

1916年,教育部曾派许禹生、孔廉白等人赴济南考察了《中华新武术》的实用效果。并由教育部审查了《摔跤》、《拳脚》两科教材,建议把《中华新武术》作为教授武术参考用书。1918年10月全国中学校长会议决议,“以《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种学校正式体操课”,教育部即令各校执行。1919年经国会辩论通过,成为全国学校正式体操。至此,武术高调进入教育殿堂,在学校体育中崭露头角。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瓶颈

教学活动是以学校为载体,由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共同完成的。但是师资的缺乏是清末民初教育系统的通病。当1915年中国武术进入学校体育的文件下达后,各地区各级学校都积极努力开展中国武术的教学活动,但是从当初社会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来看,中国教育系统刚刚建立不久,正规的武术教师很难在短时期完成培训,并进入工作岗位。

不过中国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其独特性的一面,虽然正规的体育学校培育师资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但是从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一种体育项目在清末民初的民间群众活动开展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其传授者也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绝对可以胜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般武术教学活动工作。因此中国武术短时间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中,并能够持续性开展跟中国武术扎实的群众基础是分不开的。清末民初,学校武术教师的来源有三:一是直接从民间武坛聘请拳师;二是从武术社团聘请教员;三是各级国术馆和体育专门学校的毕业生。

中国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中改变了社会对中国传统体育的认识偏差,并对武术教学、武术教材的编写、理论的阐述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武术学术研究的发展。但是,中国重文轻武的积习根深蒂固,以及武术师资的不足、教材缺乏,特别是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正乘新文化运动之力,在各地蓬蓬勃勃地开展等原因,学校武术教育开展还不够普及。

清末民初学校武术在很多学校开展,但是从资料显示,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1924年6月,北京体育研究社曾对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湖北、陕西、四川、广东等省市四十所大、中学校的武术活动进行调查。结果,将武术列入正课的占52.5%;只在课外开展一些武术活动的占22.5%;既未列为正课、课外也不开展的占25%。

一方面客观环境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制约,受西方教育制度影响,在学校体育内容上经历了兵式体操到西方体育项目为主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中国武术自身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为武术教材的匮乏、武术教学内容的单一等症状。这与当前学校武术的开展情况有相似之处,也应引起现代武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教育的启示

清末民初历时几十年,其间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政府变迁、不同思潮的激烈交锋、土洋体育之争,以及连年战火,都影响着武术发展。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武术经历了从农村村社活动进入城市商业行会,到武术进入学校体育促进了武术城市化、现代化、科学化的萌芽。

从当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现状看:有70.3%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内容,反而削减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学生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了解武术,受其影响,学生心目中的武术与现实存在错位;武术课主要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所占比例达到67.2%,武术专业教师只占23.5%。在已开课学校中,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学生对体育老师所教武术内容的喜欢程度稍高于不喜欢程度;学生感兴趣的武术项目依次为武术套路、武术格斗和武术功法运动。

纵观以上调查结果以及与清末民初学校武术开展的情况相比较表明,目前中国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情况更差。这里不仅有社会的客观因素影响,但是从武术工作者本身来说还是存在工作不力的情况。例如:自清末民初武术教学进入学校体育课程开始,一直就存在着教材匮乏的境况,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存在未有一本能真正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武术教材的现实。

因此这也是全中国广大武术研究者、传授者当务之急必须优先考虑、着手操作的武术文化发展的关键步骤,编著儿童少年以及青少年武术锻炼的普及教材,创编适合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等广大在校学生习练的武术教学内容。80年代武术工作者编制了许多规定竞赛套路,在过去20年的武术普及推广过程中,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习武者的作用,但是中国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但要有规范的准则,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武术队伍中,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进一步的自我提高。

对于清末民初出现武术教师师资不足的情况,在当代学校武术教育中已经有相当的改观。清末民初,中国武术专业人才的师资,一方面是在体育专业学校中培养,另一方面是以武术为重点的体育学校中培养,但是专业的武术师资培养学校很少,基本不能满足学校对武术教师的需求。

同清末民初武术师资情况的比较看,虽然目前中小学学校武术师资还达不到相当充裕的结构,但是从社会的大环境看,目前由于全国武术学校的蓬勃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设置以及各省专业队、各市少体校武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初步构成武术工作者的梯队;另外群众武术社团、协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拓展了学校课外武术活动的师资力量。

因此,对比清末民初中国武术刚进入学校体育课程的情况,当代我们更要注重的是学校武术教材的编制。在这一基础工程上,进一步推广中国武术文化,完善中国武术在学校体育的发展。

结语

清末民初中国学校武术发展的巨大进步启示着当代中国武术教育工作者,青少年武术教育对于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其实中国武术目前在青少年中开展不普及,很多武术工作者也早已意识到,只是国家竞技武术发展为主导的杠杆,一直未能在青少年武术教育,也就是学校武术教育这一块工作有突出的成绩,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为广大武术研究者提供另一个广阔的工作平台,为更好地发展中国武术事业,开辟一片新的武术工作领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