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马上到来(家长要提醒孩子避开这两个坑)

句子大全 2014-10-21 00:08:57
相关推荐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2019年11月2日,树叶该黄的黄了,该红的红了,季节变换,时光飞逝。据我所知,北京不少学校的期中考试,定在11月4日开始,后天就要开考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迎接考试,家长也不轻松。

最近在讲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试卷时,语文老李发现有两个坑,个别同学由于粗心或别的原因,竟然陷了进去失了分。我觉得失分的同学太可惜了,其实这几个坑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现在列举如下,供读者参考。

第一个坑,不按照题目要求答题。

读题目的要求时要仔细,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去答题,而不是自己想当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一篇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有一段文字写的是作者铁凝和散文家周明一道去看望老前辈冰心。有一道主观题问的是:请概括出作者和冰心交往的几件事。

这个问题难道不是已经问得相当明确了吗?结果仍然有个别同学在回答这道题时,把散文家周明也写了进去,成了“作者和周明去看望冰心”。这样回答,当然是尊重了原文,但显得有点死板。按题目的要求,问的是“作者和冰心的交往”,直接回答作者和冰心的交往即可,不必提到其他人。毕竟,题目没问:作者和谁一起去看望了冰心?

虽说写上和其他人一道去看望冰心也不能算错,但在考场上,时间宝贵,讲究效率,你做了无用功,无异于浪费时间,这又何必?

同样是关于铁凝看望冰心老人的这篇文章,有一道题考标点符号的作用。结果有个别同学看到了abcd四个字母插在文中,马上想到了填空,理解成了在abcd四个地方填入标点符号。这就完全误解了题目的要求。

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问的是四个标点符号表达的感情,你却理解成了填入标点符号,答非所问!就算你做得再好,也是无用功!

粗心大意是个坏习惯,要克服也容易。除了自己要细心外,还要适当刷题,特别是对初三高三这样的毕业生来说,实地操练必不可少!现在动不动就搞题海战术,劳民伤财,如果能精选一些典型的题来做,事半功倍,那多好啊!

既要反对题海战,又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用精选的代表性典型性好题来练手,是个好办法!

上述两道例题,失分的原因都是没有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这个坑要想避免也容易,那就是:审题要仔细,要认真!先冷静地看清了要求,再做题。

第二个坑,回答问题只答其一,不答其二,要点不完整,不全面。

同样是铁凝看望冰心这篇文章,在结尾,作者写道:“冰心姥姥,您好!”题目问的是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这是阅读理解题中作用题的一种,属于段落作用题。同学基本都知道答案中有一条是从结构的角度下手,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从结构的角度入手,答案却未必只有一个要点,个别同学只答其一,丢了其二,犯了答案不完整的毛病。

都知道“照应前文”的说法,“前文”是什么文?是前面的文章,特别是开头的文章。这是从结构中照应的角度回答的,但照应是个统称,照应可能不只有一种,考生要考虑全面。在这里,我启发如下,读者可以在文末留言,把答案补充完整。

在结尾,作者写道:“冰心姥姥,您好!”从结构中照应的角度切入,有两个要点。除了“照应前文”外,还有一个答案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请留言,我会回复公布答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语文老李

继武亦姝之后,上海又一位女高中生在沉静中追求纯净,显示了力量

浙江减负强化家长处置作业的主动权,倒逼学校优化教学,何乐不为

不让锁门导致贵重物品丢失,检查卫生应遵循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