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心经》到底在讲什么 心经句解之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句子大全 2009-04-12 20:40:07
相关推荐

心经句解之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句话已经点出了,人若只是看见,这样的深度是还不够的。唯有切身的修行、克己的覆行、说到做到的实践, 所有的看见才能踏实。心经里的第二句在这里用了一个「深」。 在此指出人心的执着深远难见,深不可测也。修行者破我执、法执、不落边见,契入中道圣谛,是大乘菩萨所独修,是名:「行深」。

人若真心实践修道这条路, 必然在无所求的心境里, 油然而生般若的智慧, 那是一种自性的妙智慧。般若分为: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眷属般若。菩萨行者,修持五般若,断除无明烦恼,以得究竟涅盘,谓之深般若。

波罗蜜:到达彼岸的意思。彼岸是不生不灭,超脱生死苦海,逍遥自在的无极理天。时指修行修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当下,履行深般若功夫极深之时也。斯时实相现前,本性圆明,自在无碍,万缘俱空,人我双忘之时也。

【解释】:观世音菩萨,修行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以极高的智慧,看见世间一切实相,功行到了极点,超越此岸彼岸的分别,证到究竟涅盘的境界。

【心得记要】:

1、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面,提出衪修持的第一步功夫。

2、观世音菩萨的修持要诀,是用无上的大智慧,从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

3、六袓坛经曰:「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唯有用大智慧, 看淡世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然而,这样的境界是不易达到的。只有在一点灵明的自性被点醒的当下,才可能了解。

4、用大智慧从此岸到达彼岸,要用行深的功夫,才能做到。四书大学篇曰:「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修办道者,等到尽心尽力付出的时间一久,有一天心窍自然融会贯通,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明白,对于事物的精微、粗浅、大纲,没有一样事物不知道,到了这种境界,我心的全部体制和最大的作用,没有不清楚的了如指掌,这就是对万物的格物穷理后所产生的功效,乃真正明理,一切智慧全显现到极点,「用力之久」,即是行深的功夫也。

5、六袓坛经般若品:「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所以未来世修道者得到六袓惠能大师所传承下来的真理大道,得受真理大道的人必须是同见同行的人,也就是众生与诸佛菩萨的心性完全相同,有慈悲、智慧、道德心,才能得闻大道。

还要发愿受持,依循着愿力,努力实践,行功立德,如事佛故,效法颜回拳拳服膺,如临深渊,如覆薄冰,一日三省吾身,虔诚侍奉佛袓,不可随便马虎,更要信心坚定,始终如一,精进不懈,克服一切魔考,终其一生而不退道,定入圣位,证果成真,是要有始有终,终身而不退的修持,才能到达,这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6、天道弟子接受明师一指,超生了死大事已经完毕,只要一方面了业障,一方面渡众生,终日炼神光,不断精进,必能步步踏上成佛之道,这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