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读创书评|祁念曾《苏东坡传》:推进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者:周思明)

句子大全 2014-08-04 02:42:21
相关推荐

《苏东坡传》

作者:祁念曾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

中信出版集团

周思明阅读祁念曾先生近期写作出版的《苏东坡传》,欣喜之情充溢心房。众所周知,苏东坡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乃豪放派开风气者,与辛弃疾同为代表,史上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其创作成就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东坡的为人、为文、为艺,得到历史上许多名流先贤的高度评价。刘安世说:“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黄庭坚曰:“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真神仙中人。”晁无咎道:“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赵昚亦云:“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陈洵评价:“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刘辰翁认为:“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王士祯则说:“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刘熙载赞:“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

较早就写出《苏东坡传》的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的评价可谓精辟和全面:“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几千年一出之奇人,他曾拿李白、杜甫、苏东坡三人作比较:“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结尾总结道:“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据我所知,史上写过《苏东坡传》者,除却林语堂外,还有一位台湾学者出版过同名著作,也许还有其他作者。在此形势下,再写《苏东坡传》,如果要避免重复,就需要别开生面、另辟蹊径。祁念曾先生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有益尝试。这主要表现在,他把自己的《苏东坡传》一分为二,上部为“风雨人生”,写传主的人生经历;下部为“精彩诗文”,写传主的诗文赏析。而且,在行文风格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突显普及性读物特点。很显然,如此写法,并不求深,也不求高雅;如此体例,并不求全,也不求超越,而是采取别样战术,写出一部普及性读物的特点即可。在阅读这部传记过程中,我不难感受到,作者在遣词用句中,尽可能地以准确、鲜明、流畅、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很少甚至没有使用学术或含蓄的行文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让青少年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的学生们能够读懂读进。

谈及写作动机,《苏东坡传》作者祁念曾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苏东坡一直是其非常崇敬热爱的文学家,作者从小学开始就背诵他的诗词。作者写作《苏东坡传》的动力则在于喜爱。因为喜爱,所以下笔。正如祁念曾先生在该书后记中所说:“我喜爱苏东坡的诗文,更敬佩他的人品和人格,我在上世纪80年代加入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先后多次参加会议和全国的专家学者们交流,特别是1990年,我在苏轼初登仕途的凤翔,筹备召开了全国第六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苏轼凤翔诗文赏析》一书。后来我调入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参加和创办《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在繁忙的新闻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对苏轼的学习和研究。”著名美学家胡经之老师在该书序言结尾道:“这本《苏东坡传》的出版,使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诚哉斯言也。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乃目前主流意识所认同与力倡的一种观念。这当然是件好事。但问题是,现在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传统”究竟为何物都不甚了了,更遑论“创造”和“创新”、“转化”和“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禁锢解除,国门大开,西方现代派作品取代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诗骚辞赋、唐宋诗文、明清小说,成为作家和读者视野中的文化宝典。九十年代以后,文学转向,由一路向西复归本土,人们这才回过头来翻检老祖宗的存货,梳理旧家族谱系。到了新世纪以后,追逐儒道佛等国学遂成一时风尚。有鉴于此,《苏东坡传》作者祁念曾先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的努力,值得嘉许。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推进、文化趋向国际化的当今世界,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继承、普及,对广大青少年尤其是亿万中小学生群体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而实现“古为今用”?如何有意识地关注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状况,有意识地守护好中华文化的根脉?这是需要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重大命题。尤其是,当今世界跨国资本掌握着全球经济命脉,也影响着整体文化生态的演变。因此,守护民族传统文化根脉,已然成为我们的文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就青少年学生群体来说,他们的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还有一个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就此意义上可以说,祁念曾先生的《苏东坡传》的写作出版,彰显了一种多元和重要的意义。

祁念曾,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陜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副教授,《惠州晚报》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室主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会长。出版诗歌,散文,评论集十多部,诗歌入选全国统编的语文课本,多次在全国获奖,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誉为时代的歌者。

周思明,文艺批评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深圳市戏剧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硕士。出版文艺批评专著三部,长篇纪实文学一部。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丶文学报、中国文艺评论、中国文学批评、中国作家研究、扬子江文学评论、文学自由谈、名作欣赏、学术研究等发表逾千篇文艺评论文章,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连获两届中国文艺评论达人,获《文学自由谈》封面人物,《艺术广角》今日批评家称号,获中国首届网络文学评论大赛奖、中国曲艺理论文章奖丶广东省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多次受邀参加中国当代文艺论坛、中国文艺评论年会、中国曲艺高峰论坛丶中国京剧节等活动,并作主旨发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