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深度好文」以貌取人真的科学吗 明明可以靠才华(我偏要靠脸)

句子大全 2015-02-10 01:19:32
相关推荐

文|水木鱼工作室

2020/6/24

生活中,有人在自我介绍时喜欢给自己贴上“颜控”的标签。说白了,就是喜欢清清爽爽好看的。男的喜欢美女,“胸大腰细大长腿”;女的喜欢帅锅,高个欧巴暖哥哥。这看脸的时代一度让平凡男女怨声载道,大呼可怜。

话说回来,这不过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戏谑调侃罢了。

但仔细思考却发现:以貌取人的确有它的道理,很多人就是能够“靠脸吃饭”。你说这事闹得,你气不气?不过大家先别着急上火,容咱家给诸位慢慢分析。

一、美能赚钱?靠脸真的能吃饭吗?

巴特·辛普森效应:干净清爽的外表确实会给人带来一些好处。

Clifford在密苏里州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他的团队为小学老师提供了一些附带照片的陌生学生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老师们会倾向于认为好看的孩子在学习上更聪明,更成功。

想想我们小时候,你很难想象一个衣服上满是钢笔印、拖着大鼻涕的同学可以考满分(个别特例除外,我们讨论通常状况)。我们所遇到的更多情况是,传统观点中优秀点的小孩看起来一般都比较清秀可爱,衣服整整齐齐,属于脾气温和、性格乖巧的类型。

事实证明,这种基于面相的判断以及对性格的猜测,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Agthe发现:外在形象会影响面试官对你的第一印象,特别当面试官是异性的时候,他们更愿意给看着有眼缘的异性求职者或大学申请人机会。

此时求职者的外在形象就很重要了。看你顺眼就让你过,看你不顺眼就可能不让你过。如果你是某公司的HR,你面前的两个人学历相当,专业素质和能力不分上下,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人衣冠不整、邋里邋遢,另一个穿戴整齐,整体形象很清爽,那你会选择哪一个求职者呢?答案不言而喻。

学者弗里兹等人则对外貌吸引力和工资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根据图片对737名MBA毕业生的外表吸引力进行了五点量表等级评价。1表示没啥吸引力,5表示非常具有吸引力。吸引力随数字变大而递增。结果发现,吸引力得分每增加“1”,男性能多赚2600美元,女性能多赚2150美元。

大白话说就是:美,真的能挣钱。

说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以避免一些朋友的误解。这里的“美”不仅仅指的是脸蛋和身材,也涵盖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我们说“美”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求职求学,进行人际交往,是将它放在一个附加分的位置来考虑的。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个人的专业素养与核心能力。

二、以貌取人到底科不科学呢?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以貌取人”的心理。虽然这看似是一个“贬义词”,但却是常常发生的事。

有这样一段话: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修养看脚。

这段话看起来过于绝对,但却不无道理。到了一定年纪,你的形象里就带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历过的事,哭过的泪和洒下的汗。

人的面相反应人的性格,这好像也有它的科学道理。

>>相由心生,精神决定气质

尽管大多数人不以为然,但看外表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品行——看起来友善的人常常比较友善,看起来猥琐的人确实为人猥琐。这提示人类拥有内在的心理机制,能将好人坏人分辨出来。

美国康奈尔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人们只要看静态照片中的脸长得怎样,就能发现谁是罪犯,因为罪犯跟没犯罪的人确实长得不一样。试验展示了32名20多岁的普通人,身上没有疤痕、纹身或过于浓密的毛发,而且表情自然平和。其中16人是已被定罪的罪犯,另外16人则是无罪的。

结果发现,人们能够分辨出谁是罪犯。

三毛曾在书中写道: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林黛玉初进贾府,礼数从未落下。这样的知书识礼一方面得益于林母的言传身教,小小年纪就成为大家闺秀;另外一方面,林黛玉从小就熟读诗书,举止自然清雅脱俗。

有时,一个人胸中笔墨有多少、教养如何,不用询问其学历家教,只要听其言语、观其行为,便可明了。

>>你的“美”里,藏着你的好习惯

塞尼卡说:“能自制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

与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的民国名媛唐瑛,在年过六旬的时候,依然身材窈窕,这便来自她骨子里的自律。

从小,唐家的规矩就很严格,唐瑛的每顿饭便都是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的,甚至早饭、午饭、晚饭是几点吃,都有明确的规定。 而唐瑛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家里的其他孩子会在饿了或者嘴馋的时候,偷吃点心,但唐瑛从来不会这样去做。 不仅如此,唐瑛在学习舞蹈、昆曲等才艺时,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严苛。

不仅课上认真学习,课后还会成百上千次反复练习,每一次舞台上精彩绝伦的演绎,都藏着她努力的汗水。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律,唐瑛的美不仅体现在身材中,更让自己的气质与众不同。

以至于“云裳”幕后管理者张幼仪在和唐瑛吃了一顿饭后,立刻决定聘请她为首席模特。要知道,为了这个模特,张幼仪几乎找遍了上海滩所有名媛,最终却被唐瑛打动了。

就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三、“变美=变优秀”吗?

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当你想要改变自己时,当你想要变得更优秀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不满意的一个小方面,然后去改正,而不是列出一堆的坏毛病,然后一块改,后者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总结出来,意思就是改变要从小的方面做起。那么问题来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想变美,变美的过程真的可以让我变得更优秀吗?

Yes!当然可以。

>>“变美”的过程会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企业教练领域或者一些领导力的培训营里,GROW模型是被使用最广泛的培养方法之一。这同样能够用在我们变美的过程中。

GROW模型是约翰﹒惠特默在1992年提出的,里面包含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Goal(目标)、Reality(现状)、Option(方案)、Will(意愿)。

① Goal 聚焦目标:教练和被指导者协商确定需要讨论的主题和期望达到的目标。

② Reality 了解现状:了解与目标相关的各种要素和资源。

③ Options 探索行动方案:探索可达成目标的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

④ Will 强化意愿:强化被指导者付诸行动的意愿。

简单说,就是:你想做什么——目前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你需要怎么去做——强化意愿,赶快去做!

我们有“变美”的意愿,这就是Goal。

那接下来的Reality呢?可能有人会觉得自己有些肥胖,可能有人意识到自己皮肤不好,可能有人会觉得自己有点花瓶......OK,这就是认清现实状况。

接下来需要分析该怎么做了,即Options。那当然就是肥胖的人去减肥,皮肤不好的人去护肤了,在此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制定一些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然后付诸行动。

最后一点,Will,强化意愿。谁都想要变美,但仅仅是想变美可能不太够。你可以想像一些更加具体的事情,比如:“变美”后的自己可能会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可能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加出色等等。

人的天性是很懒的,只有当你将“变美”的意愿不断强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变美”的过程需要你的自律和坚持

我觉得这个就不需要多说了吧。大家都懂,只是很多人都比较难做到。

个人觉得做不到的原因还是改变的意愿不够强烈。打个比方,如果上班打卡迟到,老板就会扣掉你每月百分之二十的工资,你能不坚持早起吗?如果上帝告诉你,每天跑步坚持一年,我会让你活到99岁,你会不会选择跑下去呢?同样的道理,你胖了但你懒得减肥,但此时你女朋友发出警告再不减肥就要就和你分手,看你还拿不拿“人性本懒”来做逃避的借口......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没有被调动起来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目标,意愿没有得到强化。即GROW模型中的Goal和Will没有做到位。

减肥的朋友,要管住嘴迈开腿;理财的朋友,要做好计划,定好目标,然后踏踏实实去做;正在工作的年轻人,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力去开玩笑,熬夜不是常态,自律才应当是你的选择。

>>“变美”会让你的成长状态更加健康

该如何定义健康的成长状态呢?我觉得自信和笃定是很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互联网使得万物互联的同时,也放大了我们的烦恼。人们在对比中感到自卑,在快节奏里迷失焦虑。“变美”的过程,则会让我们有自信去坦然面对生活,处理手头上的问题。

“变美”能给人带来自信和笃定。

Feingold的研究表明:看起来“blingbling”的孩子和青年不那么拘谨、更外向,而且社交技能更好。

Langlois发表在《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上的研究成果也显示:外表有吸引力的个体往往更受欢迎,更加外向。

戴维·迈尔斯认为:这种差别很可能源自于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现象,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语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也指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

在“变美”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可能之前的自己有些肥胖,看到漂亮的女孩子不敢打招呼,但在减肥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还是蛮不错的,或许我可以试着和她交个朋友?结果最后你们可能真的成为了朋友,甚至是情侣。

正在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忽然老板发布给你一个任务,如果按照往常惯例,此刻的自己应该是头大的。但现在,忽然感觉我可以试一试,可能最后的结果会不错呢?最后,你可能真的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老板的赞赏。

其实,当我们处在不断学习的状态中时,我们的自信心是比较足的。

“变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经过自我提高过后,面对超出认知的新鲜事物或者富有挑战性的事情,我们相比较于之前会更加有尝试、挑战的欲望,并且会觉得自己可能会做成功。最后发现事情真的就做成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非也。要想做的更好,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想要收获自信和笃定,也需要在小的事情上不断积累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而“变美”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积累自信。

四、颜值即正义?“精神颜值”同样是真理

容貌保养、气质培养当然重要,但精神修养同样必不可少。

有”精神颜值“,才是最顶级的魅力。

>>所谓“精神颜值”,在于个性的独立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苏轼在63岁穷困潦倒之时,还写下这样的诗句: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先说自己衰老,又借小孩子之口调侃,酒后的潮红被误认为脸色红润,用自嘲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沦,也容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见过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

苏东坡是可爱的,他这一生起起伏伏,却依旧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希望此时的你,也是此般纯真可爱的模样。

>>所谓“精神颜值”,在于与世界和解

《无问西东》里的台词令我印象深刻: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为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你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的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精致的生活从来都不是昂贵和讲究,而是独立和体面。

“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生活表面的相似”。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内容创作官】水木鱼工作坊

我们是兼具创作力与活力的工作坊,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致力于推送分享最优质、最思考、最柔情、最开脑洞的资讯营养。21世纪,让我们陪您一起生活与成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广大朋友点赞、转发、收藏,到留言区评论提建议,喜欢我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无厘头跨界】.情感、工作和生活,都在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