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周庆富讲黄河文化(八)|黄河文化的善治精神

句子大全 2017-05-14 20:01:52
相关推荐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黄河下游共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改道最北的经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经淮河,入黄海。

黄河干流所经过的地方,在150万年前还只有零星分布的几个湖泊。在距今50万年至10万年之间,黄河河道才基本贯通,而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由于古渤海的形成,黄河才得以从天津奔流到海。所以说,黄河冲出今小浪底水库上游的八里胡同峡是一次伟大的地质事件,从此,中国北部孕育华夏文明的温床才渐渐形成。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平均年输沙量是16亿吨,而在多沙的年份,下游河道最大淤积量可达20亿吨。1938年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堤坝,使黄河改道,在豫、皖、苏泛滥长达9年,这期间,黄河把大约100亿吨泥沙带到了淮河流域,黄泛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

黄河

黄河水患造成了无数灾难,也创出了无限精彩。汉哀帝年间的“贾让三策”凡1500字,收录在《汉书·沟洫志》中,具体内容为:

治河有上中下策。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秋水多,得其所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也,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立而待也。故曰:“善为川者,决之使道;善为民者,宣之使言。”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今堤防,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近黎阳南故大金堤,从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头,乃折东,与东山相属。民居金堤东,为庐舍,往十余岁起堤,从东山南头直南与故大堤会。又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堤,往十余岁太守以赋民,民今起庐舍其中,此臣亲所见者也。东郡白马故大堤亦复数重,民皆居其间。从黎阳北尽魏界,故大堤去河远者数十里,内亦数重,此皆前世所排也。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厄如此,不得安息。

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难者将曰:“若如此,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百姓怨恨。”

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底柱,破碣石,堕断天地之性。此乃人工所造,何足言也!今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及其大决,所残无数。如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处其所,而不相奸。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

若乃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虽非圣人法,然也救败术也。可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恐议者疑河大川难禁制,荥阳漕渠足以卜之。冀州渠首尽,当仰此水门,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

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在古代,相传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浚通了河道,治水获得成功。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禹成功治理洪水,世人便把他敬为神人,尊为“大禹”“神禹”,将他与天地相齐名,所谓天大、地大、禹大。当时人们甚至把整个中国叫“禹域”,意为大禹的天下,从而把治理江河、战胜洪灾,风调雨顺的所有美好愿望,都寄托在大禹身上。“大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大禹几乎成为无所不能的天神。

大禹吸取其父鲧堵塞之法失败的教训,兼用疏导方法,如“导河积石”、 “岷山导江”、“导淮自桐柏”等等,引全国主要河流入海,“以四海为壑”,救民于倒悬。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意思是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直到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之北;再向东到达厎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继续向东经过洛水弯曲处,就到了大伾山;然后折而北流,经过降水,再向前流入大陆泽;继续向北,分布为九条河道,这九个支流再会合后注入大海。古籍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大禹是中国史籍记载中功高德劭的完人。

西汉后期,黄河频决口,哀帝召集治河者议事。大臣贾让提出了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后世称为贾让治河三策。上策主张滞洪改河,即在冀州改河,在遮害亭一带掘堤,使河水北去,穿过魏郡中部入海;中策提出筑渠分流,即在冀州多穿漕渠,以达到分洪、溉田兴利的目的;下策则为缮完故堤,即仍旧修缮故堤,加高培厚,劳费无已。

《瓠子歌》是由汉武帝刘彻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黄河决入瓠子河,淮、泗一带连年遭灾。至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控制洪水。《瓠子歌》气势磅礴,对水患猖獗的描写入木三分。

其一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

其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春季,黄河于顿丘决口。入夏,又冲决了濮阳瓠子河堤,洪水注入钜鹿泽,流入淮河、泗水,梁、楚十六郡国均被水淹。汉武帝一向注意兴水利、去水患。这次遭灾后,他调拔十万人筑堤治水。不料,水患猖獗,塞而复坏,以至前功尽弃。“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洪水不走正道而离开以往的河床,像蛟龙一样肆虐为害。汉武帝怨天,认为是上天的意志,人力无可奈何。其实,祸水之所以向南漫延,恰恰是“人祸”造成的。汉武帝治水,丞相田蚡的封地尽在黄河以北地区,担心遭灾,就别有用心地对汉武帝讲:“塞之未必应天”,用神意阻挠继续治水,致使东郡百姓遭灾达23年之久。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灾情愈加严重,汉武帝下令将70万灾民迁徙到关中、朔方。“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这是把水患全部归咎于水神河伯,说他没有半点仁慈,泛滥不止的洪水淹没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却迟迟没有退去的迹象。

《瓠子歌》第二首主要写堵塞决口的战斗场面。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后,18万大队人马转头向西北方向的瓠子进发。刘彻是一个心肠很硬的君主,可一路走来,面对洪灾造成的惨状,却留下了泪水,顺口吟出了《瓠子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泰山封禅,刘彻头戴十二旒的冕冠,身着镶有红边的黑色祭服,双膝跪地,头向天,目紧闭,手里捧举着一块玉璧。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告诉他,当今皇上有两大最喜好的东西:一是封禅时高举的那块玉璧,二是那匹白色的坐骑。玉璧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一位女王献给大汉皇帝一块十分罕见的和田玉料,刘彻用这块玉料请工匠精心制作而成。据说工匠在切磋琢磨玉料时,玉璧双面透亮,一条黑色的纹理若隐若现,活脱脱一条龙形,这可真是太神奇了。刘彻由此更加相信自己就是真龙天子,因而视玉璧为珍宝,亲自保管,且从不示人,这就更加神秘。至于他那匹白马,已经跟随了他20多年,他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个养马的机构——太仆寺。在紧接着举行了的祭祀河伯的仪式上,刘彻做出了一个令众人瞠目的决定,他命人把他最为喜爱的两件宝贝——白马、玉璧沉入黄河,献给大河之神河伯。这次治水降伏了为害20多年的蛟龙。为此,汉武帝很高兴,诏示官员们向百姓“宣防塞”,让人们懂得兴修水利是造福子孙的大事。

河南武陟县——“中国黄河文化之乡”。这里的历史、地域、民风、民俗 、文化基因里都浸泡着黄河的影子。 相传,当年周武王伐纣路过此地,登高望远,得名陟。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上的武陟县黄河第一观嘉应观,是治河史上的标志,嘉应观被称为“小故宫”又名“黄河龙王庙”,是清代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也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人民胜利渠的建设指挥部。

嘉应观

清康熙末年,武陟黄河先后5次决口,康熙派四子雍亲王亲临堵口。雍正继位后,特下诏书建造嘉应观。为保黄河下游安澜,雍正修建了一座形似自己皇冠顶戴的碑亭,相当于把自己“帽子”放在了这里,以示治河的决心。

碑亭内有一座御制蛟龙碑,“朕抚临寰宇,夙夜孜孜,以经国安人为念”,蛟龙碑文上,雍正记述着对黄河深切的情感。顶部缠绕的三龙意为三龙治水。碑下压着河蛟,从外形上看十分庞大凶猛,据传这是龙王的第九子,最小一子——黄河蛟龙,是专门镇守黄河之物,因从小娇生惯养,接管黄河之后只顾玩耍,致使黄河经常泛滥决口,老百姓都说它是黄河泛滥的祸根,雍正治理黄河便是从根治起,所以遵照民意,用铜碑将蛟龙压在碑下,以示治理的决心。河蛟虽是龙子,但长相奇异,由龙头,牛身,狮尾,鹰爪四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组合而成,所以当地老百姓也称它四不象。在过去,人们会向河蛟眼睛下面的小洞投入铜钱,通过水声的大小,来预测黄河水位水情。说来也是神奇,就在嘉应观及蛟龙碑建成后,黄河水澄清2000余里,持续了二十多天。雍正皇帝感召大德,颁布“圣世河清普天同庆谕”,派大臣亲临嘉应观祭祀河神,并把全国文武百官的官职自一品至七品,全部晋加一级。这段历史记录在了嘉应观中另一座“水清碑”上。

嘉应观始建于1723年,是雍正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耗资288万两白银建造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建筑布局效仿故宫,集宫、庙、衙署为一体。雍正皇帝封其“四渎称宗”,现存古建筑249间。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这四条东西向的大河被赋予了神的属性,被称之为“四渎”。据县志记载,里面那棵位于御碑亭右后方的柏树是嘉应观建造时雍正皇帝手植的,寓意大清江山“万故长存”。从御碑亭里那座铁胎铜面的碑到严殿墙上记载的龙的由来和伏羲女娲的故事,严殿墙上有一段话:“鲧生禹,鲧为颛顼之子,治水的英雄。因盗天帝之息壤治水,被杀于羽山。鲧死三年不腐,剖腹生禹,是为黄龙。”讲解员说这也是为数不多的男生娃的铭文。

嘉应观里供奉着10位治河功臣。东大殿供奉的是西汉的贾让,东汉的王景,元朝的贾鲁,明朝的潘季训和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白英。西大殿供奉的是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明朝兵部尚书刘天和,清朝三位治河总督齐苏勒、稽曾筠和林则徐。

潘季驯“束水攻沙”,于河水泛滥之时,反其道而行之,收缩河道,淤滩固堤,借流冲沙,保证了黄河的安澜;新中国治理盐碱地,排水冲盐碱,淤灌造粮田,将黄河中下游寸草不生的“牛皮碱地”变成了广袤的粮田。他在《河议辩惑》中说:“黄流最浊,以斗计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则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载八斗之沙,非极迅溜,必致停滞。”“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

“咸水结冰法”:利用温差在低气温冻结盐碱地再融化分离出淡水,来灌溉土地,改善土壤环境。

“白大王”——白英。京杭大运河在山东境内的临清到济宁河段,地处丘陵地带,地势高,水源不足,多数河段岸狭水浅,不能通行重载船只,受到黄河决口的影响,河床经常淤塞,航运时断时续。作为治河总工程师的白英,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工作,完成了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具有历史长,效益显著的特点,有关专家认为,该工程堪与都江堰工程相媲美。直至1855年黄河决口北徙、运河停运,才逐步废弃不用。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南旺水利枢纽工程告竣之后,工部尚书宋礼带着白英进京复命。走到德州桑园驿,已被八年的过度操劳榨尽心力的白英呕血而死,遗嘱葬于彩山(汶上县城东北)之阳,表示死后也要听汶流泉突、看坝安湖宁、迎送运河的帆来帆去。白英死后,明清历代为他建庙立祠,广颂业绩,明永乐皇帝追封他为“功漕神”,清乾隆皇帝勋封为“永济神”,光绪皇帝勋封为“白大王”。

人民胜利渠,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渠首就位于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秦厂村。工程于1951年3月开工,1952年第一期工程竣工,以后又经续建、扩建,设计灌溉面积188万亩。“抬头是邙山,低头是河滩。大风黄沙刮过来,光想埋住俺”,人民胜利渠建成前,这是当地百姓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她的建成,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宣告了新中国治理黄河初战告捷,打破了外国专家‘黄河无法治理’的论断,标志着党和人民治黄事业上的胜利,成为新中国治黄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泽东主席经过对黄河进行实地考察,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成为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在返回的专列上,毛泽东主席非常高兴地说:“变害为利,这是最好的办法。从黄河到卫河,这条人民开发的新渠,改变了过去黄河下游只决口遭灾、不受益的情况,起到了造福人民的作用。”中华儿女与黄河洪患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人民胜利渠,视察渠首闸、总干渠、灌区和引黄入卫处,并在渠首闸摇动启闭机升起闸门,滚滚黄河水流入华北平原。

“俺们离了黄河水可不中!”这是灌区人民最深刻的感悟!走进胜利渠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的汉白玉坐,这是2006年为纪念毛主席视察人民胜利渠54周年,当地群众自发筹资雕刻的。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重温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防治风沙时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专门来到黄河最后一弯——位于东坝头乡的黄河岸边,细细询问黄河防汛和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2014年3月,我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上个月,我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

2016年7月,在宁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的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同年8月,在青海,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观测点生态保护情况汇报,嘱托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7年6月,在山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寻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渡过黄河驻扎于此的足迹,用深植于黄河文化的“吕梁精神”鼓励当地干部群众。

2019年8月,在甘肃,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了解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要求甘肃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亲临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治黄历史,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

随着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河文化也在不断壮大,就像一个自强不息的生命,在不断吸收能量的同时孕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本精神、创造精神、抗争精神、融合精神、奉献精神、凝聚精神、守望精神、善治精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写好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篇大文章!

特邀作者: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 周庆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杨晓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