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麦田里的夫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种在土壤里)

句子大全 2015-07-25 15:39:13
相关推荐

麦田里的夫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技术种在土壤里

宋勇、陈小琴

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将“高大上”的智力资源转化为“接地气”的现实生产力,依托农业产业作为小麦种植户脱贫增收法宝,这是一师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杨志刚、田杰英夫妇20多年来矢志不渝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花费17年杂交出小麦新品种新冬55号,也正是新冬55号小麦品种的出现,让南疆的冬闲田变成了高产田、脱贫田。

从2016年开始,每当三夏时节,一走进地处托木尔峰山脚下的四团,集中连片的冬麦逐渐由青转黄,滚滚麦浪铺面而来,收获的气息逐渐浓郁,让人充满希望。四团气温偏低、土壤肥沃,是一师优质小麦的主产区,有着近60年的小麦种植历史。但从2016年开始,一个成功通过自治区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新冬55号的出现,让小麦种植户们有了新的首选小麦品种。

四团四连职工罗太强说:“这个品种在抗倒伏、抗病虫害各方面都挺好。 ”

罗太强觉得挺好的小麦品种就是新冬55号,从2003年开始一师农科所粮食研究室的杨志刚、田杰英夫妻俩通过小麦杂交得到03/41品系,通过10年试验田的培育,在2016年顺利通过自治区评审委员会的审定后正式命名为“新冬55号”。

一师农科所粮食研究室主任杨志刚说:“在2017年的时候,新冬55号已经成为了四团的主栽品种,从2016年到2020年,这个品种在四团推广了6万亩地左右,现在新冬55号不仅在四团在种植,在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都有种植,种植面积超过了20万亩地,新疆南疆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50万亩地。”

通过五年的推广,新冬55号已经走出四团,在南疆多地区进行推广种植。但在推广初期,新品种并不被大家所接受,杨志刚、田杰英夫妻俩就联合四团连队两委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通过推广种植大家发现新冬55号的特性还不仅仅只是抗倒伏、抗病虫害。

四团四连职工罗太强说:“现在就是比同等的品种下来算,一亩地大概增产在100公斤左右, 按亩算下来的话,一亩地大概在200多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一亩地亩产在同等的产品下增收的大概在四万块钱到五万块钱左右,心里面挺高兴的。”

亩增产10%是新冬55号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四团四连职工陈再生在2019年秋季播种时选择了新冬55号小麦品种,经过一年的尝试种植,眼下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四团四连职工陈再生说:“选择的这个品种还是比较稳妥的,现在种植出来感觉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师农科所小麦新冬55号品种科研创始人杨志刚说:“一个种植户按40亩地来算,种植效益能提高四千多块钱,通过新冬55号的这种丰产性、稳产性也是越来越得到的种植户得认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受益的职工将会越来越多。 ”

眼见为实的效益让大家放下了对新品种的质疑,也正是眼见为实的稳定增产在种植户当中引发了“蝴蝶效应”,四团四连的职工主动提出尝试种植新冬新冬55号。

四团四连两委成员李天池说:“根据去年种植这个品种的情况来看,反响都很不错,今年有很多职工要求种植这个品种的小麦,大家也得到了实惠,今年种植了一千多亩地,明年可能还会增加种植亩数。”

品种到底好不好,种植户们最有发言权。每亩增产100公斤,科研的力量让四团的黄土地里产出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目前,新冬55号已经在南疆多地进行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了50万亩地,也成为了南疆地区小麦产业脱贫致富的法宝。

杨志刚说:“新冬55号现在目前,就是想通过专业知识,把新冬55号推广到新疆南疆各地州,真正的把新冬55号进行科技的转化,让南疆种植小麦的种植户或者是农民,都得到益处,增产增收。”

一方面持续做好推广工作,另一方面杨志刚、田杰英夫妻俩还在持续做好小麦品种的“三圃良繁”工作,为职工这个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好品种的持续性。

一师农科所小麦新冬55号品种试验员田杰英说:“新品种的推广对产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的工作就是把新品种的种源提纯复壮做好,保证后期的产量高产稳产,新冬55号的推广,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工作了31年,论文终于写在了大地上。”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杨志刚、田杰英将始终与土地为伴,继续投身小麦科研事业,做黄土地里特殊的农民,让新冬55号为南疆的脱贫致富长久服务。

杨志刚说:“提高小麦的纯度,提高它的丰产性、稳产性,使品种受益更长,为百姓服务的时间更长,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受益的职工将会越来越多,计划把这个新冬55号的推广到我们新疆南疆各地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