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原来“You jump(I jump”这句经典台词不是因为爱 而是因为它)

句子大全 2020-08-14 02:54:40
相关推荐

我所向往的生活,不过是空闲时读几本书,走一点路,看一点白云和天空。

囿于现实,目前的向往正实现一半:每天出门看晚上的天空,学习空隙使劲地嚼书。

最近就在嚼一本名为《影响力》的书。

对书的偏好太过于明显,小说是我的最爱,大家勾勒的人物、情节、风景都是我心向往的,也是最容易沉溺的,因此一般或买或借的书籍多是有人物丰满情节动人语言细腻情感充沛的这类大作,一是满足自己的偏好,另一也是盼望着自己可以从大家手笔中窥得一二写作手法、暗中含义。

于是原本就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我,将《影响力》、《怪诞行为学》、《乌合之众》等束之高阁,小说们挨个插队,享受我的临幸。偏偏小说被我宠幸一次后就被抛诸脑后,事后连她们的名字都想不起来。她们怕是内心OS:遇上渣主人了。

言归正传。

最近读了《影响力》中“社会认知原理”部分,很有启发,对自己先前经历的一些事情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原来,这个看起来很奇怪的事件是有这样的原因在操控着,解了很多谜团。

书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个女孩被凶手追杀,期间被38个人看到却没有一个人报警,直到她死亡才有人打了电话给警局。

当时,社会和舆论将此归因于人性冷漠。

后来经过调研才发现,真正导致这件悲剧发生原因恰恰是:目击者太多。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这样的想法:这么多人看到了这个事件,总会有人拨打电话进行求救,何必这个人非是我呢?

这样的想法不仅分担了自己的责任,也是给自己表现不作为找的一个好借口,顺便把自己的负疚感也去除了部分。

然而,每个人同样的想法却是导致这个女孩死亡的原因。

想起去年亲眼目击的一次校园抢劫活动。

当时的目击者至少有50人,我从外面回来刚好遇上小偷跑走,甚至我还没搞清楚情况那位小偷已经跑远了……而那位小偷也十分精明地朝着前方喊了一声:“别跑,你给我站住。”一脸懵逼的旁观者们,以为那是追小偷的人,全都睁眼看着……

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想法:“已经有人去追了,肯定就能解决了。”

而那几位当事人,出了事也没喊一句“抓小偷,那个正在跑的人。”指明是哪个人,并向指定的人求助,直到小偷跑出视野才急忙忙跑去追……

估计当时的想法是:这么多人呢,能让他跑哪儿去呢?[摊手][摊手]

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就不免受身边人影响,学会看眼色看情势。几乎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在做的,都在追逐的,那肯定不会是错的。

就像前两年就兴起的“共享”、“AI”、“区块链”......一批又一批人前赴后继奔赴战场。

校园抢劫的那个案例完全符合 混乱、人口稠密、对事件的认识率低的三个特点。

周围的目击者们在寻找着社会认同:哦,他们也没动作,也没表示,是不是说明没什么事?也没什么人去关注去大声叫嚷表示发生大事了嘛?!

社会认同和多元无知轻易让周围的人对周围环境作出误判。

社会认同原理还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你在忙着一件别人看起来有点儿正经或者厉害的事情,对方原本忙着自己的事的状态就会被打破了,转而也会效仿,不仅一位,直到一个小圈子,一个大圈子……然后小圈子大圈子进而辐射......

奶奶超级无敌喜欢看那种街头采访,对于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很多时候的推销就开始了,然后奶奶就会打电话跟我说,我跟你说我看电视上,好多人都说XXX好,不是明星,跟我一样的嘞,那肯定是真的好…… 奶奶呀,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让你们觉得这个产品好嘛,就是广告呀!

想到前阵子的霍金去世,朋友圈一整天刷屏的状态。

“你们都发了,我也要发一个,表示自己对科学家 科学的敬畏心。”,“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一个level,同一个世界,唯一的霍金。”

我们参照着别人的行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和决定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

究竟我们认为经过理智思考而做出的每个决定,是否被社会认同原理操控而做出的呢?

所以,你对我说出的“You jump, I jump.”也是在社会认同原理的认知下而对我说的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