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篇有专业深度的文章:从肖赛想到的

句子大全 2014-03-16 20:11:34
相关推荐

选自《钰的钢琴空间》公众号

肖赛终于结束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看过很少一点片段,如果妄加评论恐以偏概全、有失偏颇,所以索性就不具体评价选手了。在此,只是从自己有限的眼光与水平,从宏观上谈谈自己对肖赛有限的感受和认识,以及所引发的思考。既然是自己的有感而发,仅代表自己的角度,读者们请勿太较真。此文较长,如果有兴趣与耐心读到最后,应该算是真爱钢琴了。

第一、执着。

肖邦的作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用得太多,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可能难免有点审美疲劳了。再美味的菜,也架不住天天吃、顿顿吃。能长时间保持对某一首或者某一类作品的喜爱是非常困难的,当热情褪去以后,需要长时间理性的打磨和精益求精的执着(这有点像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感性是短暂的,理性是长久的。)。某种意义上讲,匠人精神是钢琴家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类似的观点(其实不是观点,是铁一般的事实)在大师前辈的著作中也有提及,比如涅高兹。因此,如果认为仅凭投入和感动就能弹好肖邦,就能充分表达情感,未免认识得太过肤浅。因为,自己被打动和想办法打动别人是两件难度完全不同的事情。前者是食客、后者是大厨,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各项成本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以为投入一点、或是谈一场恋爱就能懂得作品中的情感,对此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网络上有一句段子:“再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其实说得有点道理。因为即使内心情感再丰富,如果不能恰当地将其“物化”(掌握声音的物理属性),也难以真正将情感传递出来。而这个“物化”的过程,需要千遍以上(毫不夸张)的精雕细刻。而支撑这种执着的,绝不是一时的感动与热情。除了长时间保持理性、客观,还需要永无止境的不满与探索。套用“学海无涯”创造一个新词,可谓“艺海无边”。

第二、风格。

这种级别的比赛,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表现正常,选手的水平差距不会太过悬殊。除了临场发挥以外,评委的“口味”往往起到了比较决定性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最难以把握的地方。循规蹈矩、风格准确的演奏,往往意味着平淡无奇、索然乏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演奏,真的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倘若处理得太个性和独特,即使技术极其精湛,也很容易被淘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波哥雷里奇(1980年第十届)。如果仅从技术能力上讲,他毫无疑问完胜对手邓泰山(这只是我的看法),但是他自己却惨遭淘汰,最终冠军花落风格更为“纯正”的邓泰山。

有时候我在想,肖赛就好比川菜大赛必选动作回锅肉,几十个大厨一人炒一盘,要想分出高下来真是不易。如果评委是回锅肉原教旨主义者,你炒的是青椒回锅或者盐菜回锅或者锅盔回国或者莲白回锅都叫做大逆不道,回锅肉必须得蒜苗回锅!比如傅聪先生,绝对算得上一位原教旨主义的肖邦大师。他反复强调,肖邦手稿于他而言就像圣经于基督徒,若是违背就是对肖邦、对神的亵渎。在他眼中,波哥对肖邦的诠释和演绎就是大逆不道、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说白了,就是“乱来”。我能理解傅聪对波哥那种咬牙切齿的愤恨,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波哥的喜爱。某种程度上讲,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选手的音乐处理与评委心目中既定音乐形象的契合度往往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我自己是持一个比较包容的态度,无论是吃还是听,只要水平到位,无论什么风格我都能接受(黑暗料理另当别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完全模仿如波哥这样个性鲜明甚至离经叛道的钢琴家(比如古尔德和普列特涅夫的某些演奏)。因为,倘若在某一比赛或者考试上,评委会给一个才华出众但处理出格的学生打什么分数呢?也许内心会很挣扎,那种从不同出发点的to be or not to be,真的是难以下笔。因此,我常常告诫学生,在个性之前必须充分把握共性。什么是共性?共性就是风格,是大家都做出相同/相近处理的地方/方式。

第三、广度。

肖赛是钢琴比赛的天花板,其影响力之大,超乎想象。齐默尔曼在访谈中说道,当年公交车里的乘客(就是普普通通的职员、工人)都在上下班的途中谈论肖赛,谁弹得怎么样、能不能进下一轮。但是,肖赛却是几大顶级赛事中内容最单一的比赛。坦率地讲,肖邦专家不少,但是只弹肖邦的钢琴家是不存在的。在成长的关键期,对于不到20岁的青少年选手而言,是提前几年几乎只练肖赛曲目,还是仅仅将肖赛曲目作为学习的部分内容?这既是态度与价值观取向问题,也是能力问题。

波利尼肖赛过后很快录制了24首肖邦练习曲(这张CD很晚才公开发行,我们经常听的那一张是他比赛以后10年才录制的。相隔10年,音乐处理有很多不同,但技术质量没有差别,足以说明天才是不需要考虑技术问题的,或曰考虑技术问题的算不上天才);齐默尔曼在参加肖赛之前已经是其它高水平比赛的冠军;赵成珍17岁获得柴赛第三;阿什肯纳齐当年虽然屈居亚军,但其惊人的曲目量和指挥才能使其业界地位远胜当年的冠军哈拉谢维奇。即使是像傅聪这样以肖邦闻名于世的、坚定的婉约派钢琴家,其曲目库也包含莫扎特、贝多芬晚期(某些乐章具有明显的婉约风格)、舒伯特和德彪西。中国的青年钢琴家孙梅庭,虽然未能在肖赛斩获名次,但他的肖邦全集、贝多芬全集、勃拉姆斯全集和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等系列音乐会也令人钦佩。

换句话说,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实际上是让自己的发展道路变得更加狭窄。所以,有才华的学生可以将肖邦作为学习的重点,甚至是重中之重,但是如果将其作为唯一目标就显得太功利了,成了为了比赛而比赛,而不是为了艺术而比赛。

第四、路径。

同样是肖赛的获奖者,出名的路径和获奖后的职业生涯还是有巨大的差别。在我心中,最顶级的肖赛冠军只有三个:波利尼(1960年第六届)、阿格里奇(1965年第七届)和齐默尔曼(1975年第九届)。另外,阿什肯纳齐(1955年第五届)当年虽然屈居第二,但是凭借惊人的曲目量和高超(并不独一无二)的品质也同样位列仙班。内田光子(1970年第八届)虽然当年也是屈居第二,但是她另辟蹊径,主攻莫扎特、舒伯特等婉约派作曲家(她的肖邦作品反而没那么大名气),奠定了无可撼动的顶级大师地位,票房、唱片超过很多肖赛冠军。

我对职业钢琴家有以下几点思考:

1.比赛是捷径,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比如基辛、朗朗、王羽佳(第一位DG唱片公司的亚洲女钢琴家)等新生代钢琴大师都不是通过比赛崭露头角的。相反,即使是顶级赛事的冠军,如果过度专注于单项比赛的曲目,对扩展曲目的广度和长远的职业规划反而是不利的。就像演员(钢琴演奏也是表演专业之一),如果只能塑造单一的形象,戏路狭窄,对将来的事业发展肯定不是好事。

2.大赛的获奖当然是提高自身含金量的重要标签,但是,如果没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扩展曲目库、维持较高的音乐会场次和灌录唱片的数量,同样很快会被观众遗忘。满足于比赛成绩的想法是幼稚和短浅的,如果真有从事职业演奏的潜力和愿望,必须明白比赛成绩只是敲门砖。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典音乐圈和娱乐圈的本质没什么区别,只是小众得多罢了。

3.弹钢琴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当钢琴家未必能当一辈子。不仅因为太辛苦,而且也有现实的票房问题。以中国为例,毫无疑问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琴童群体,自然也有全世界最庞大的钢琴教师群体,也有全世界产销量第一的钢琴制造商。但不成比例的是,这样庞大的钢琴群体却养不活几个真正的职业钢琴家(不用靠教学维生),这是不可思议的。在国内绝大部分琴童可能这一辈子都没有或者不会走进音乐厅去听一场钢琴家的独奏音乐会,最多只是自己参加一下老师组织的教学班音乐会,家长拍照发圈集点赞。另外,在成年人群体里,古典钢琴爱好者的比例也低得惊人。这个话题涉及面深而广,在此不做展开。希望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将来在国内能出现真正的职业钢琴家!

第五、版本。

最后,说一点更加直白和具体的问题。前段时间在某一最近大火的公众号上,看见一篇读者投稿,其中有一段抨击本届某肖赛选手读谱失误。对此,我深深地不以为然。版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评论表面上看似乎显得很专业,但实则不然。波兰国家版大量取消了帕德雷夫斯基版的同音连线,我不知道这位作者是否仔细比较过?不知道这位作者是否大致清楚不同版本的来历?不知道这位作者是否比较过更多权威乐谱版本(比如Henle和Urtext)?

19世纪没有电脑排版,肖邦等音乐家也经常在教学中临时改写乐谱,也让自己学生抄谱并投到不同出版社,因此抄本众多,个中出入不胜枚举。流传至今,哪有真正意义上的original edition?又有谁真正聆听过肖邦本尊的演奏?即使是他自己亲自演奏,难道每次都一模一样?

阿什肯纳齐这一届(1955年第五届)的肖赛第三名傅聪先生就非常不喜欢帕德雷夫斯基版、只认可波兰国家版,而波利尼这一届(1960年第六届)肖赛的第四名李名强先生(可谓中国钢琴界泰斗级教育家)仍然认可帕德雷夫斯基版。

我认为,评判一名钢琴家的演奏,首先应该是其音乐表达,第二应该是技术的完美程度。至于不同的乐谱版本,一定程度上当然有对错之分,但是你凭什么证明你使用的版本就一定更加“正确”呢?即使孔乙己尚且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你凭什么就说另外三种你不会或者没见过的写法是错的呢?你可曾听出来,齐默尔曼演奏的肖邦第四叙事曲为了模进的工整改动了第一组中声部的一个音?

艺术是没有唯一标准的,究竟是肖邦的模进写作不够工整还是抄本有误(可能性很小,因为不同版本在此处都是相同的)还是齐默尔曼读谱有误(这种可能性应该是不存在的),我觉得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回字的四种写法,大书法家写来无论哪一种都各具美感,幼儿写来却都笨拙失调。重要的不是哪种写法更正确(因为没有绝对正确),重要的是有没有表达出美感和情感!倘若艺术也成为了九九表,对不起,那已经不配被称作艺术。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独特,只不过钢琴演奏弹的都是别人的作品,相当于命题作文,不能过于放肆。但是决定演奏好坏的因素,第一重要的不是挑选版本的眼光,而是演奏水平本身。

第六、血缘。

师徒关系,师如父、徒如子,精神血缘是一脉相承的。正如本届大赛冠军是邓泰山的学生,有些比赛的获奖者会与某评委有直接或间接的师徒关系。很多人会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参加比赛最好跟评委学,这种理解未免世俗了一点。到了这个层面的专家评委,没有谁在乎名利,因为他们都不缺。他们在乎的是音乐上的共鸣,就是我在第一条里面写的音乐理解契合度的问题。

有时候我听自己学生的录音,觉得他们比班里同学都弹得好。除开技术质量,音乐上的表现与我内心理想的音乐形象契合度一定比别人教出来的学生更高,所以我会觉得自己的学生弹得更好。因为我自己学生的演奏是按照我自己的审美倾向和音乐处理来完成的,当然我听起来就更顺耳、更满意。假如我刚好是评委,我并非因为这是自己的学生就“护犊子”,而是我的确更喜欢自己学生的音乐处理。这也许算是某种“不公”,但并非大家想象的那种“不公”。因为,评委并非刻意把好选手打低分、把差选手打高分。这种级别的比赛不是业余比赛“错中选对”,也不是普通专业比赛的“对中选优”,而是顶级赛事的“优中选更优”。而这个“优”的标准,往往就是评委心中对作品的理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