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后半句是什么(一千多年来无人能答出来)

句子大全 2011-05-08 12:12:00
相关推荐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出自唐代李贺的诗作《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朝政衰败,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江山疮痍满目,民不聊生。

做为李唐皇室遗脉的李贺,家世早已没落。虽然他满腔抱负,渴望建功立业,光复门廷,然而仕途无望,报国无门。

当时,李贺重病缠身,无奈之下只得离职。他在悲愤和断舍离的伤感中,离别长安时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借用金铜仙人在西汉、曹魏时期的境遇史事,来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说:倘若老天有感情,它也会因为见证了人间的悲欢沧桑而变得伤感衰老。

在大自然、社会发展规律面前,人是渺小的。自然法则是无情的,是不会以个人意愿而改变的。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人只能表现出无奈和悲天悯人。

这种人生体会,激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诗鬼”李贺的诗风本就清丽、奇伟,“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于是,很多人将其奉为经典,引入诗文。并且纷纷摩拳擦掌,竞相为其续写前、后半句。

李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写完此诗后的不到一百年,大唐王朝就覆灭了。

因而在诗文繁盛的大唐一世,没有出现与“天若有情天亦老”很匹配的词句。

唐朝之后的宋朝时期,引用此句的风气很盛。

例如文学家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文学家、书法家石延年在赠友联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此语一出,惊艳文坛。

天若有情,天也会老;月若无恨,会夜夜常圆。

石延年的下联对仗工整,而且延续了上联的意境,可谓珠联璧合,精准绝妙。

于是,有人从李白、苏轼的作品中各摘出一句,与这两句组合成了一副对联:

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但是,自古有句话: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此情绵绵无绝期,给“天若有情天亦老”配下联的风气并未至此中断。

词人万俟咏在《忆秦娥》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孙洙在《何满子秋怨》里:“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宋金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蝶恋花》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元初文士段成己在《木兰花其一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中写道:“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行伍出身的大将张弘范也不甘示弱,在《寿阳曲酒可红双颊》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即使到了清末、民国初期,这种风气也继续存在,继续向经典致敬。

博古通今的大儒沈曾植在《金缕曲为藏山题画》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华萎难认。”

文士程颂万在《玉楼春其十》中写道:“坐来虽近远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到了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施蛰存在《题沈本千西湖长春图卷》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长春请用无情始。”

熟读历史的伟人毛泽东自然也知道这个典故。他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局面。相比李贺原诗的凄婉意境,多了一份高远和豪迈。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联众多,各有意境。

高手在民间,一些人也写出了调侃、恶搞的下联。这也映射出可这个千古名句的历史穿透力。

而且,"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境被无限发挥,在很多文学作品、影视剧中演绎,得到了芸芸众生的情感共鸣。

一个诗句,竟引发后世文人纷纷折腰,众生倾倒。这在中国文坛、社会历史上很罕见。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只是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咬文嚼字、玩弄文字游戏。而是对其所蕴含的深远意境和思想的共鸣。

这是对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和传承的一种表现。

世人永远期待美满、幸福永恒,花好月圆,万事圆满。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即使天荒地老、海枯石烂,人们也在内心期盼美好的事物长存。

这种集体性的社会心理,是由于人性使然,文化使然。

那么,“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后半句到底是什么呢?

其中,人们对于宋朝石延年的“月如无恨月长圆”、毛主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好评较多。

如果你是李贺,你会选哪一句下联做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原配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