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现代文阅读:树没有回避记忆

句子大全 2012-05-21 10:12:23
相关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没有回避记忆

何鹏

①也许,只有在萧索的寒冬,我们才能隐约看清一个村庄的轮廓。那些站在屋外墙边的树,落尽了叶子,只剩下赤裸粗糙的躯干,灰褐色的树皮包住节节骨骼,一条条枯枝向天空伸展,水墨画般走进我们的视线。

②我家老屋后面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园子,后来祖父带着父亲种下了一园子的树,有松柏、泡桐、香樟、刺槐、苦楝等,每一棵树都在自己的空间里生长,随风随雨,自在从容。

③那时,我就感觉到树是有记忆的。一棵树如果被我摇晃过,它以后就会长得粗一些、结实一些,因为它记得过去被摇晃过。我还曾仔细观察过秋日里的落叶,从叶柄、叶脉到枯黄的叶面。一片叶子分明就是一棵树的缩影。从树身上可以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也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寥落。

④园子里有三棵柏树是四季常青的,浓浓的青绿,苍翠欲滴。祖父时常去园子里端详那几棵柏树,从头望到脚,还用两只手比划它的躯干粗细,嘟嘟囔囔地说:“应该差不多了。”六十岁生日一过,祖父就翻出一把斧头,在门前的磨刀石上磨了又磨,一边磨一边用手试着锋刃。祖父提起斧头去了后园,抬头看了看树梢,跪下来磕了三个头,便扬起了斧头。三根原木垒在屋檐下,历经风吹日晒,冬去春又来,几乎散尽自身所有水分。祖父请来村子南头的木匠,木匠劈木改锯,拉毛刨花,墨斗角尺极尽虔诚。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是要做什么呀?”祖父摸摸我的头,笑着说:“人‘老’了就要有个家,我在给自己准备‘老家’。”完工了,一副棺材像一艘船一样静静地停靠在堂屋中间。初夏的阳光穿透落满灰尘的窗,给柏木棺镀上了一层金,那流畅的线条、自然的光泽和规则的花纹,都那么合祖父的心意。他满心欢喜,摸了又摸。

⑤相守在老宅窗前的几棵泡桐,也在季节更迭中变换着身姿。阳春三月,光秃秃的枝干很快长满了树叶,葵扇似的叶子平展宽大,向四周延伸着,一片叠着另一片。沿着枝干还开着粉紫色的小花,一串串的花像是淡紫色风铃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淡淡的清香,让不大的园子瞬时鲜活起来。抬头看高天和花儿,心中就充满了喜悦。大串大串的花啊,慢慢绽开慢慢落,从枝头到地面。我们把花捡起来,去除花瓣花蕊,只把花蒂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当项链,戴着到处疯跑。夏日晚上,摆出竹床,在院子里纳凉,夜空中大大的树冠下,一家人都在,母亲对我说:“等树成材了,你就长大了。”

⑥不久后,我考上了镇里的初中,离家有七八里。一个燥热的午后,父亲砍掉了一棵泡桐,准备让木匠做一只箱子。祖父在一旁说:“泡桐纹理通直,容易加工,隔潮性好,不易变形,做箱子再合适不过。”箱子做工精致,小巧美现,还刷上了朱红色的油漆,色泽鲜艳。我就带着这只红木箱到镇里上学,箱子、箱子里的几件衣服和两瓶咸菜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三年后,我要去离家四十里外的高中上学,这只红木箱就又随我去了那里。就这样,红木箱伴随我度过了整整六年时光。直至高中毕业,这只红木箱才完成它的使命,被遗弃在老家的一个角落,渐渐落满灰尘。

⑦种植香樟树。初衷是驱蚊子。香樟的叶子常年葱油,秀丽而有香气缕缕溢出。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圆润连绵、俊秀飘逸。微风一吹,树冠轻轻抖动,或墨绿或枯黄的老叶子开始簌簌坠落,从高高的树棱上如蝶舞轻盈地飘落,一片片,如春天的花瓣那样散落一地。我大学毕业那年,大妹要嫁到另外一个镇去。婚期定在冬天。刚入夏,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嫁妆,却费尽了脑子。置办嫁妆是乡村的传统,嫁妆越多在夫家的地位越高。电器、棉被、新衣、日用品都可以买到,唯独家具要亲自操办。樟木纹理细腻,清晰美观,韧性较强,干燥后木性稳定,不会开裂变形,木材中含有香气,能杀菌防虫,是实木家具的上等用材。于是砍了香樟树,做成两对箱子一个柜子。

⑧也就是那一年,我要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临走前一天,我去后面的园子转了转,园子竟荒凉了许多,记忆中的一些树已经消失了。我疑心它们从没出现过,但那残留的树桩上一圈一圈的年轮清晰地告诉我,它们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时日。

⑨树没有回避记忆。许多事,人们记不清了,而树记得。

(选自2021年4月《散文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通过对树的描摹,展现树“水墨画”般的特征,意味丰厚隽永,能牵动人的情思与追忆。

B. 小时候的我便能“感觉到树是有记忆的”,与文末我体悟到“树没有回避记忆”形成了结构上的呼应。

C. 爷爷是一个懂树、爱树、敬树的人。他砍下树,请木匠将树做成棺材:虽是满足私愿,但也合乎常情。

D. 文中“置办嫁妆是乡村的传统,嫁妆越多在夫家的地位越高”,深刻揭露了当时当地的不良婚嫁习气。

2. 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句“许多事,人们记不清了,而树记得”的作用。

3. 文章第⑤段主要写泡桐树,请赏析该段的语言艺术。

【答案】

【小题1】D

【小题2】(1)内容上告诉我们,岁月里的许多人,村庄里的许多事,人们记不清了,而树记得。(2)主旨上启示我们,只要树在,家就在,走得再远的孩子都不会迷路;只要树在,那些人和深爱就在,温暖我们的心灵。所以要怀抱感恩,激活我们的记忆,美好我们生活。(3)结构思路上,总结全文,照应上文、开头和题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形散神聚。(4)表达效果上看使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小题3】(1)使用了比喻、拟人、反复、叠韵等修辞,词语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相守”“身姿”等把泡桐树写活了,生动形象可感,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使用了比喻修辞,把花比喻成风铃,生动形象;“大串大串”“慢慢”等使用了叠韵和反复修辞,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突出泡桐花的特点;使用动词,“捡起来”“去除”“串起来”“挂”“戴着”“疯跑”“摆出”等等,富有表现力。

(2)使用了语言、细节、场面描写,使得泡桐的生长经历暗合“我”的生命历程,具有象征比喻义,耐人寻味,富有哲理意味,表达了对伴随“我”成长并无私奉献的泡桐的赞美之情。

(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视听结合,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抒情性强,颇具感染力。

【小题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D.“深刻揭露了当时当地的不良婚嫁习气”,结合文章“置办嫁妆是乡村的传统,嫁妆越多在夫家的地位越高。电器、棉被、新衣、日用品都可以买到,唯独家具要亲自操办”中语句分析作者的用意并非如此,只是说置办嫁妆是传统,并没有批评的情感,更不用说“深刻”了,选项过度解读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小题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相关句段作用的能力。

(1)内容上看,结合“也就是那一年,我要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临走前一天,我去后面的园子转了转,园子竟荒凉了许多,记忆中的一些树已经消失了。我疑心它们从没出现过,但那残留的树桩上一圈一圈的年轮清晰地告诉我,它们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时日”分析,岁月里的许多人,村庄里的许多事,人们记不清了,而树记得。只要树在,家就在,走得再远的孩子都不会迷路,只要树在,曾经的生活,源自家庭的亲情,成长的阶段等等都会被瞬间激活。

(2)结构上看,能够点题,并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比如题目“树没有回避记忆”与结尾“许多事,人们记不清了,而树记得”紧密联系,比如第③段“那时,我就感觉到树是有记忆的。一棵树如果被我摇晃过,它以后就会长得粗一些、结实一些,因为它记得过去被摇晃过。我还曾仔细观察过秋日里的落叶,从叶柄、叶脉到枯黄的叶面。一片叶子分明就是一棵树的缩影。从树身上可以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也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寥落”总领下文回忆中的那些树,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

(3)表达效果上,“许多事,人们记不清了,而树记得”,赋予树以人的特征“记忆”,使用了拟人修辞,既生动形象,亲切可感,又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启发读者思考,无论人在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曾经养育我们长大的家乡父老,更不要忘记在成长中给予我们物质营养我们精神的“树”们,他们虽然默默无语,却阴凉了暑热,成为生活用品的上好材料,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看看树,怀感恩,难忘童年、家乡、亲人,那些真情,以及那些幸福快乐温暖的日子……

【小题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段艺术特色的能力。

结合“相守在老宅窗前的几棵泡桐,也在季节更迭中变换着身姿”分析,作者使用了拟人修辞,“相守”“身姿”等把泡桐树写活了,生动形象可感,拉近了读者和文章的距离。

结合“阳春三月,光秃秃的枝干很快长满了树叶,葵扇似的叶子平展宽大,向四周延伸着,一片叠着另一片”分析,作者此处使用了细节描写,使得泡桐的生长经历暗合“我”的生命历程,具有象征比喻义,耐人寻味,富有哲理意味。

结合“一串串的花像是淡紫色风铃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淡淡的清香,让不大的园子瞬时鲜活起来”,使用了比喻修辞,把泡桐紫色的花比喻成挂满枝头的淡紫色风铃,颇具画面感,视听结合让人身临其境。

结合“抬头看高天和花儿,心中就充满了喜悦”,可见直抒胸臆。

结合“大串大串的花啊,慢慢绽开慢慢落,从枝头到地面”分析,“大串大串”“慢慢”使用了叠韵和反复修辞,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突出泡桐花的特点。

结合“我们把花捡起来,去除花瓣花蕊,只把花蒂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当项链,戴着到处疯跑。夏日晚上,摆出竹床”分析,善于使用动词,“捡起来”“去除”“串起来”“挂”“戴着”“疯跑”“摆出”等等,富有表现力,多角度多侧面描写“我”的与泡桐有关的童年过往,美好快乐,感染读者,唤起曾经的美好记忆,丰富了文本内容。

结合“在院子里纳凉,夜空中大大的树冠下,一家人都在,母亲对我说:“等树成材了,你就长大了”,此处属于场面和语言描写,给人美好幸福感,母亲的话真实生动,哲理意味强,表达了对伴随“我”成长并无私奉献的泡桐的赞美之情。

写作训练:逐梦前行,不负青春

小说阅读:英雄

写作训练:提升素养,文明旅游

现代文阅读:怜悯是人的天性

小说阅读:林黛玉进贾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