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作为文化存在物的个体 每个人都具有群体性(这表现在什么方面)

句子大全 2009-05-01 15:46:50
相关推荐

作为文化存在物的“个体”,他总是置身于民族和民俗构筑的特定环境中,而与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类型相区别,显示出本民族成员的群体特征,这就是说,个体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存在。“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待等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了他的禁忌。”坎托则明确认为:文化化了的“个体便习成了种种行为特性,这些特性使他在一些方面同某些人相类似,而有别于其他人”。

个人的群体性还表现了个人总是一定区域的存在。个人总是定居在某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之中的,个人总是有个人的住所、职业等因素的相对稳定性。某一地理区域中的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在个人身上造就出一种既不是理性也不是本能的,不需要理智而又控制着人的心理一行为的特性。个人的区域性是国家社会中某一特定区域空间的聚集着的多数人显示出的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心理一行为倾向。

有人对我国汉、壮、维、白四族的青年价值取向作了调查,结果发现,文化一经济发达地区青年的价值取向偏向个人本位,不发达地区偏向社会本位。这说明,个人的群体性表现为个人是一种职业一利益群体存在。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个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关系,包括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方式,人的“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随着这种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个人的群体性表现,由性别、年龄等生理因素和与年龄生理变化相关的生活经历制约的群体性。中日学者在“关于青年心理特征与发展的中日比较研究”的调查中发现:关于“独立性”的身份,无论是中国的大学生,还是日本的大学生,男子得分高于女子,男女的差别显著,表明男子的“独立性”明显高于女子。青年人与中老年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生活经历,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老年人感官的灵敏性下降,体力逐步衰退,因而他们喜欢安静,行动迟缓,愿意过节奏慢的生活,而年轻人正处于走向成熟之际,他们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于是他们不甘寂寞,喜欢热闹、喜欢运动,爱冒险,等等。

个人与社会,尽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联系,并且只有在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中才得以存在,但个人毕竟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这种个体性首先表现在个人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即现实生命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死亡使个人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短暂促使个人思考自己应当怎样度过这短暂的一生。个人的个体性表现为不可重复性、唯一性。

从纵向上说,个人的活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处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断变动之中,连接个人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各不相同的。沉湎过去无疑是放弃现在和将来,不可能有所发展;仅抓住现在,无疑会鼠目寸光,失去方向;仅着眼将来,无疑会失去现在,好高骛远,志大才疏。所以个人只有在过去的基础上,立足现在,放眼将来,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每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他人不可重复和取代的,从而表现了人的个体性。

我们从个人所处的环境来看,是不可重复和唯一的。兄妹之间从小生活在相同的家庭、学校的环境之中,而踏上社会后所处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在相同家庭、学校之中,他们所处的个人环境(如有不同的伙伴)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在旁人看来某两个人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但因遗传的差别会使其顺应他们的遗传差别去追求不同的生活而接受不同的影响。个体的内部因素(个人已有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不可重复和唯一的。

俄罗斯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个人的“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与外界无关,仅仅从内部单纯地发展起来的,也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没有各种内部条件,仅仅从外界就投入发展过程的”。个人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都参与个人的发展,但个人的发展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互为中介的相互作用过程。总之,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共同融合成人的特殊性。

这是因为,在社会中有历史积淀和现实表现,环境中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制度规范、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作为人类文明和群体活动的产物,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个人在掌握、使用它们的过程就是将其内化自身特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内部因素经这些外部因素的折射而获得超越,这些外部因素也因个人内部因素的折射而变形(即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地输入)。这种超越和变形的统一就使个人获得了特殊性。人的同一性特点,在一种情况下,它们可以是无关紧要的,在另一些情况下,同样是这些特点,则可能成为重要的个体特征。

参考资料

《中国民俗学通论》

本文乃作者“历经山穷水尽才知道”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下次不见不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