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风水轮流转(半命题频现——浅谈半命题作文拟题五兼顾)

句子大全 2019-07-23 11:04:57
相关推荐

风水轮流转,半命题频现

——浅谈半命题作文拟题五兼顾

于克彦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招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半壁江山。“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一“名”惊人,是作文取胜的重要方法。半命题作文,限制与自由并存,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半命题作文的标题是“眼眶”(标题已给定部分)具备,只待“眼珠”(需写作者添加部分)。“眼眶”不同,“眼珠”有异,在添加词语时,需兼顾哪些因素,既能拟出一个“顺眼”“养眼”的标题,又能使标题与主旨一直,立意与文采俱佳呢?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当需兼顾。

一、标题的蕴含性

标题的蕴含性指半命题作文标题中已给定部分蕴含的对补充成分的限定性,这种限定性,有的强,如《这也是一种_____》;有的弱,如《听听那_____声音》。拟写半命题作文标题时,也就是补充标题中所缺成分时,首先要考虑这些限定性;这样才能保证标题准确、主题正确。就《这也是一种_____》来说,“也是”的蕴含是“其他是,此亦是”“表面不是,实质是”。因而填充的应是表现“‘看似不是本质是’‘正常角度未必是,角度一转一定是’的事、理”的词语,体现的是角度的转换,是由现象的本质的领悟。

《听听那_____声音》的“听听”,蕴含着补充的声音,人们或是“不愿听”,或是“未曾听”,或是“虽听但不知其意”;“听听”含有“请求,提醒,规劝他人去听”“请求,提醒,规劝他人去听出本质内涵”之意。半命题作文照样需要审题,最好是对标题给定成分进行切分,对切分出的每个词加以品味。

《这也是一种_____》,“这”,是近指,对象必须明确;“一种”,指“一类”,不能类属过多。《听听那_____声音》,“那”,是远指,是独立于“请求、提醒、规劝”者和听者之外的对象;“声音”,可以是“观点、看法、意见”,还可以是某种状态,如“听听那花开的声音”。“听听那声音”,就是请人们去听听某一种未曾听或未认真听声音,通过听这一声音,知情,知理,受益。

二、角度的新奇性

写任何一种命题形式的作文,角度新頴都是一大亮点。半命题作文的“眼珠”——补充出的词语,表明写作角度,决定文章内容,显现考生视野,彰显文章品位,一字定骨,一词生辉。要使自己的作文“一枝红杏出墙来”,必须有一个新奇的角度。就拿《这也是一种_____》来说,填充“快乐”“关怀”“好意”等,亦无不可,但不易出新,起码标题不属“磁性标题”。一篇《这也是一种残疾》,文章指出身强力壮的人行乞,身体没残疾,精神已残疾。另一篇《这也是一种瘟疫》,说的是列车一车厢里,一个婴儿发烧,虽是一般感冒,但妈妈一问乘客中谁是医生,乘客们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着这对母子。孩子未患瘟疫,乘客们却患了一种精神瘟疫——冷漠。两个标题,角度领异标新,主题振聋发聩。

再如《站在_____的门口》,添加上“教室”“超市”“车站”等,标题不具灵性,立意很难新颖。而《站在黄花岗的门口》《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文学的门口》《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有虚有实,超凡脱俗,积淀深厚,尽展风采。

三、内容的丰富性

体悟标题的蕴涵性,保证了拟题的准确、主题的正确;倾力角度的新奇性,可以使标题靓丽,切入奇异。但标题拟得再好,充其量“题好一半文”,若内容不丰富,作文还是大打折扣的。一篇题为《听听那钓鱼岛的声音》的作文,文章角都颇新,写给日本右翼势力;有时鲜味,写作时间正是因某一事件中日两国在钓鱼岛发生冲突之时。但对钓鱼钓地理位置把握不准,钓鱼岛归属我国史料掌握不够,事实论据不足,理论论据欠缺,文章内容贫乏,给人以空洞、单薄感。所以,添加语词时,不但要考虑角度的新奇性,还要考虑内容的丰富性,掂量一下自己能写出什么,自己能写出多少,是否达到中招作文600字这一硬指标。另一方面,即使字数达标,但内容空洞,充斥“车轮话”(重复语句),照样是难以得高分的。

四、主题的深刻性

要写好作文,除了要拓展内容的宽度,还要增加思维的厚度;内容丰富有血有肉,主题深刻挺起身躯。如《听听那大自然的声音》,标题范围大,文章材料也不丰富,泛泛而谈,无新意,更无深意。相反,一篇题为《听听那先贤的声音》的文章,选取蔺相如、杜甫、范仲淹三个先贤,选用三人的绝世名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安得广厦千万间”“先天下之忧而忧”),从三个方面(“铭记先国后私”“笃行舍己利人”“心存先忧后乐”)启迪后人,内容丰富,主题深刻。

五、音节的协调性

半命题作文添加标题补充成分时,还要注意结构的美观性,音节的协调性,以添加双音节词(《听听那理性的声音》)为好,单音节(《这也是一种爱》)、三音节(《听听那爱国罪的声音》)甚至四音节(《站在童话世界的门口》)也可以;若过长,如《听听那愚公实在还是搬家好的声音》,结构不美观(“眼眶”小“眼珠”大),音节不协调。当然,凡事无绝对,有的音节少的填充语,如《听听那叶的声音》,反而不如《听听那绿叶的声音》更协调些。半命题作文填充词语时,依据标题,具体分析,合体添加,虽然不以长短定优劣,更不以长短定对错,但一般还是宜短不宜长,能短不用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