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俗语“水至清则无鱼” 后半句才是精华(教你为人处世之道)

句子大全 2011-08-28 07:35:22
相关推荐

引言物极必反,其理须于此。有生便有死,有死便有终。——《二程遗书》

在人类的历史中,涌现出过无数灿烂的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出现最早的,也不是最快的,与同时期的埃及文明相比,埃及在建造金字塔的时候,我们还处于人类社会的初期。但是中华文明绝对是最坚韧的,几千年来,文明从未有过任何断绝,而与我们同时期的那些文明,要么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要么已经衰落下去,再也不复昔日的荣光。

一、水至清则无鱼

中华民族能持续这么久,绝对不是偶然的,这和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再到后来的唐诗宋词,仿佛一根纽带,紧紧地将这几千年的历史连接在了一起,让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从小就能接受几千年智慧的熏陶,然后成长为时代所需要的人,这是人类史上的壮举。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个传统文化的故事。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提起一句俗语:“水至清则无鱼”,由于长期的谈论,大家已经将这句话的后半句忘却了,其实后半句才是真正的精华,能够教人懂得为人处事之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从“水至清则无鱼”开始讲起。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在科学层面的,另一个是在哲学层面的。

在生物学上,鱼不可能在一处绝对清澈的水里生活,鱼需要有氧气,需要有腐质物,需要有微生物,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才能生存,所以我们在科学中,经常会谈及起这句话。不过古人表达的意思,虽然和我们相同,但是出发点不一样,古人并不知道生态系统这样的概念,但他们知道,如果水过于清澈,鱼将在水里无所遁形,迟早会被捕杀殆尽。

二、先贤的哲学思想

而在哲学上,先贤也赋予了这句话全新的含义。“水至清”代表的是一种极端,而“无鱼”便是极端的后果,或许清澈的河面,会让大家看着很是舒服,会忍不住的喝上几口。但是如果这水清澈得过于极端,这就不是好事了,就好像雪山上的一些湖泊,由于温度与地理因素,这里的水比很多矿泉水都要清澈,但也正是因为过于清澈,使得这些湖泊及无数年来,从来没有过鱼类生存,成为了一条死湖。

“水至清则无鱼”教导了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就比如说吃饭这件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摄取足够的能量来源,如果摄取过少,人体会出问题,但相对应的,如果摄取过多,人体同样会出问题,肥胖病已经是当今最让人类困扰的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做事,要把握一个度,既要让自己过得舒服,也不能为了舒服出现更大的问题。

三、人至察则无徒

而这句话的下一句则更为的经典,那便是“人至察则无徒”。意为:如果一个人对于朋友过于苛刻,那么将会没有朋友。这样的情况,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过体会,身边总有一些做事极为挑剔的人,在鸡蛋里面都能挑出骨头。如果这份精神用在工作上,大家或许还可以接受,但是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是这样的生活态度,相信大家都不会喜欢和他成为朋友。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着两面性的,历史上有着太多的独行者,他们或是为了国家,或是为了理想,坚决走上了一条与众人为敌的道路,就比如说为秦国变法的商鞅。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知道变法是好事,但是只有秦国,真正做到了彻底变法,完全改变了秦国的现状,这也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但为秦国变法的商鞅,并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支持他的秦国国君去世后,利益受损的秦国贵族,立刻就展开了报复,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就是那个时代的独行者,他在执行变法的时候,不是没有想到后来会发生的事,但他没有在在意,依旧毅然决然的执行了变法,不过这也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结语

商鞅变法的时候,不管是平头小民,还是王公贵族,只要犯了错,他都要去惩罚,这就把所有人都推到了他的对立面,那时在秦国,商鞅的局面就是“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我们对待这句话,要对立统一的看待,为了生活的美好,我们可以采取中庸之道的做事方式,但是在历史的大潮之前,“人至察则无徒”的行事方式,也是可以选择的,哪怕因此牺牲了自己的生活。

参考资料:

《二程遗书》

《商鞅变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