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该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国度以客家话为国语(很多人看不懂其文献资料)

句子大全 2010-09-22 17:08:12
相关推荐

客家话又叫涯话、麦介话,新民话、客家方言、客方言、客语或土广东话,和粤语、赣语、北方话、闽语、吴语、湘语并列为中国七大方言。

一般认为,客家话的底层是唐初的正音,至今,梅县人仍称客家话为唐音。粤方言则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闽语则是晋朝正音,是融合瓯闽古音而成;赣方言则是江淮古音融合而成。

按照《客家源流考》里面的说法,客家人经过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最终形成汉族的一个新民系,居住的大本营是赣南、闽西、粤北三角地区。但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又有相当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其他地区。

据统计,我国大陆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达 6000 万以上。

6000 万这个数字挺大的。

但,和汉族人口相比还是很小的!

然而,就是这和汉族人口相比还是很少的客家人使用的客家话,在近代一度作为官方语言使用,并差点成为国语。

这话,从何说起呢?

客家人在五次大迁徙中,对于每地的原居民来说,属新来的居民,是客居者,所以被称为客家人或新民人,他们使用的方言就被称为客家话或新民话。又由于客家方言中把“什么”称作“麦介”、把第一人称代词“我”称作“涯”,人们又称之为“涯话”、“麦介话”。

五次大迁徙中规模最大的是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有大量的客家人涌入的两广。

广西土瘦,多山岭,人口的激增,人均耕地面积陡然由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40.88亩下降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的1.62亩。

为了争夺土地,“客家占地主”、“地主排客”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数千人、上万人的大规模械斗。

土客间长达百年的械斗,为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培下了土壤。

洪秀全起事的基地是广西桂平金田,参加起事的太平天国骨干首脑,如洪秀全、冯云山、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林凤祥、蒙得恩、李秀成、陈玉成、黄文金、黄玉琨、钟芳礼、赖文光等等,都是客家人。

这就使太平天国成盛行着浓郁的客家文化,不但以客家话为官方用语,甚至写诗,写政要措施、军令等等,都用客家话的口吻进行。

当然,洪秀全本人刚开始时,并没想过要把太平天国搞成客家人的王国。他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两句为:“真主为王事事公,客家本地总相同”。

但客家话最终还是成为了太平天国官方语言,原因大致有两方面:

一、清军对客家话(尤其是客家话中的双关语)莫名其妙,而太平军将士几乎人人会说客家话,用客家话书写文牍,清军不易破解。

二、太平天国以宗教立国,使用客家话交流和书写,既可以示异于“清妖”,显示自己才是传承了汉魂的正宗汉族人,又可以故作高深、诡异,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

客家话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官方语言后,就不再叫客家话了,更不能涯话、麦介话,或者新民话,得叫“天话”。

太平天国运动只坚持了十四年便失败了,则客家话作为“国语”的历史也就仅仅只有十四年时间。

也幸亏只是十四年时间,否则,中国的汉语语法就被洪秀全们打乱得不成样子了。

现在我们来看洪秀全当年用客家话写的诗文,就有一种看“火星文”的即视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