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引用的文章被撤稿该怎么应对

句子大全 2010-01-05 04:51:32
相关推荐

近年来论文造假、撤稿事件引起学界关注,过去10多年来,论文撤稿情况日益增多。由此产生更严重的问题是,论文被撤销后,在数据库中仍然可以检索到,很多读者也不知道这些论文已被撤销,还在继续阅读和引用,以讹传讹,这引发人们对文献可信度和严谨性的担忧,并动摇评审者对文献内容真实性的信心,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显然不应该去引用那些已经撤稿的论文。但是,假如自己以前引用过的论文,现在被撤稿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自己的文章是否也会受到牵连?作者又该如何处理呢?

对于已发表的问题论文,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定义了三种处理方式:

1.更正

主要是对数学计算或统计分析的更正,通常更正后的论文会提供原来论文的链接。

2.表达存疑

即对论文的正直性以及著作权存有疑虑。这个标签的意思是期刊正在对该论文的研究效力进行审查,但是这种审查有时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告诫读者对该研究的结果要慎用。

3.撤稿

即正式将之前发表的论文从期刊撤回,并对电子版本印上“撤稿”的水印。毫无疑问,撤稿是对论文最严厉的处罚,比拒稿、要求修改等都要严重的多。

值得注意的是,撤稿事件通常是同一期刊的多次撤稿,即发现某位研究者的论文有问题之后,与之相关的其他研究论文都受到牵连。

因此,作者在引用文章时一定要保持高度严谨,避免遇到引文被撤的情况。那是不是所有引用了被撤稿论文的文章都会受到牵连呢?也不尽然。万一自己不幸中枪,引用了被撤稿的论文,该如何处理呢?

一些来自于期刊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等机构的资深人士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1.先确认被撤稿的参考文献对你的论文结论是否有影响

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前任主席Elizabeth Wager博士认为:对于原创性的研究文章,其引用的参考文献对文章结论影响不大。但引用的文章对于作者自身的研究工作要么是支持的,要么是对立的,可能会稍微改变谈论部分的重点,因而,文章中Discussion部分则需要稍微地修改甚至删除。

但是,对于综述性文章,特别是通过Meta分析整合了研究结果的系统性综述,删除某项研究可能对结论带来相当大的影响,甚至结论会被完全推翻。所以,建议此类文章的作者需及时修改文章结论,同时最好能对Meta分析进行重复性操作。例如,德国麻醉师Joachim Boldt因涉嫌数据造假而导致数十篇关于羟乙基淀粉(HES)的文章被撤回,他在很多研究中表示,羟乙基淀粉 (HES) 的使用并不会对病人造成不利影响,但其他研究则指出HES实际上和明显增加的死亡风险存在关联,因此一些关于HES综述性文章的结论就必须要进行修订。

2.当期刊只是简单的公开论文撤回声明(如“这篇文章已被撤回”)时,作者们该如何判定被撤引文对自己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麻醉学教授兼任《Anesthesia & Analgesia》的期刊主编Steven Shafer表示:我的建议是,作者应联系期刊编辑获得有关撤稿事件的更多信息,同时也可联系被撤稿文章的作者询问具体情况。

Elizabeth Wager则认为:一般来说,文章被撤则意味着整篇文章的可信度较低,并非仅指某些方面,如果文章只是存在一小部分的问题或者问题影响不大,通常是以修正的形式进行处理,而不是撤稿。所以我会建议作者们假定整篇文章内容都是存在问题的。

关于这一点,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豪医学研究所副主管David Vaux博士也深表认同:无论杂志的撤稿说明是否详细,我都倾向于相信被撤文章的所有内容都存在问题。(这个答案可能也要看究竟是作者自己因疏忽性错误主动撤稿,还是因为行为不端而被撤稿来定。) 但是他也认为期刊应对撤稿给出一个充分完整的解释。

3.什么情况下,引文被撤稿后,作者需要考虑修改论文?

Elizabeth Wager指出:一般遇到引文被撤稿的情况,都需要对论文进行修正,尤其是会对结论造成影响的综述性文章。

另外,David Vaux补充道:当引文被撤稿时,作者应该考虑及时修正论文,以防论文中的相关内容对读者造成影响或者误导读者,特别是一些以被撤文章为基础的社论、新闻&观点。

美国圣约翰大学心理学教授Miguel Roig讲到:多数被撤稿件的数据都是伴随着很多其他资料来源被作者引用的,以便支持自己文章中的假设或者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就像后来发现有些引用的数据无法重复一样,最好的办法是让文献去自行修正。当然也可以发表一个文章修正声明,提醒读者这部分引用的内容不再有效,可保证被撤回的文章不会被再次引用。但是我担心这种益处可能被越来越多的“文献噪音”夸大。无论哪种情况,一旦发现引用文献中出现了撤稿,作者都应该联系相应的期刊编辑,寻求一致的处理方法。

假如被撤的数据是新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并对结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那些数据是编造的,伪造的,剽窃的等等,那么就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期刊可让作者发出一份更正或警告声明,又或者直接撤稿以避免误导公众。

Steven Shafer博士则认为:如果文章被撤是因为其中的某项实验存在缺陷,但是作者自己的研究又依赖于这个实验,那么作者应该及时给编辑写一封信,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正或撤稿。当然如果作者的文章是原创性的研究,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据了解目前还没有作者因为引用的文章被撤而撤掉自己论文的,大部分都是对文章进行修正。

4.区分文章被撤回的原因

Miguel Roig教授回答道:撤稿的原因有很多,文章被撤稿,可能是文章本身的原因、可能是作者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期刊的原因。举个例子,如果一篇文章被撤稿是因为数据来源没有得到允许或者是作者署名存在问题,这种情况下我不介意引用这篇被撤文章中的数据和表格,但是我会跟编辑联系告知这一情况,当然也会说明该文献已经被撤回,以及撤回的理由。

但是如果被撤稿的文章是因为其中部分内容或者实验违反人道主义被撤,这时应该发布一份修正或者警告声明,提醒其他人这些数据即便是正确的,也不应该予以使用,因为其操作方式违背伦理。

5.引用的文章有争议时应该怎么做?

Wager博士表示:如果一篇参考文献被标记为问题文献,还没有被证明该文章是不可信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作者谨慎去判断了,我的建议是Discussion中的相关引用内容可以被留下,但对于Meta分析的综述性文章,作者可以先考虑做一个“敏感性分析”,确定下删除这些结果对文章的结论会不会产生影响,如果会影响文章的结论,就需要联系期刊寻求建议,或者在文章加上注释指明文章的争议性,提醒读者文章中包含的内容是存疑的。因为该文献还没有真正被撤稿,所以措辞需要谨慎考虑,当然主编通常也会在期刊中明确这些不确定内容,这样人们就不会去看那些绝对不可信的结论。

最后还要说一句,科学研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科学,这样才能尽量减少人们对科学真理的错误认知,现在对于科研不端的处罚越来越严厉,光靠买论文来拿基金、升职称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旦被查到基本就是翻不了身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