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论语》|命运难掌控 怨天尤人无意义(下学而上达才有契机)

句子大全 2011-09-11 19:23:02
相关推荐

人生在世,有顺境也有逆境。自古以来,人生顺境十之一二,不如意十之八九,不顺心的烦心事更是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的人都能遇到,就是圣人孔子夫子也不例外。

有一天,孔子突然发出感慨:“没有人了解我呀!”自古圣贤多寂寞,孔子的寂寞有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凄凉。孔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有人采纳,可以说是到处碰壁,有时候还陷入危险的境地,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

一般人遇到孔子这样的境遇,觉得一切不顺利都是环境和别人造成的,就会怨天尤人。总以为是上天对自己不公平,苛待自己,往往埋怨命运不公;觉得别人跟自己过不去,往往好责怪别人。

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没有人赏识。提不了职务,就责怪世上没有伯乐,上司有眼无珠,不识自己这个金镶玉;受到批评,就责怪别人是在有意找自己的茬,嫉妒自己,就满腹牢骚。总之,一切的不如意,都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完全与自己无关。

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面对自己的困顿境遇的。他说,“不怨天,不尤人”,这就是成语“怨天尤人”的出处,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孔子之所以能这样不怨天尤人,是因为他内心通达。《说苑》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上天光明普照大地,没有遮蔽吗?可是为什么还会出现日食?大地深厚,安全而没有危险吗?为什么还会发生地震?天地有时候还不能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正常运行,圣贤之道不能顺利通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孔子意识到,既然天道有通达也有困境,怨天有何用?那么人的命运有好也有坏,责怪他人又有什么用?他觉解了天道,因而不怨天,参悟了人事因而不尤人。

对于别人不能了解孔子,任用他,他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要反思自我,想想自己凭什么使别人了解自己?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让人们来了解你?

所以,孔子“不怨天,不尤人”之后,他接着说“下学而上达”。上不抱怨天,下不责怪人,从下面学起,天天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让生命一天比一天充实,一天比一天有力量,不断向高处通达,就像登山一样,由低到高,不断攀登;就像走路一样,由近及远,不断前行。

凡是自己干得好的人,做出成绩的人,都不会去怨天尤其人。敢于面对命运挑战的人,没有时间去计较别人,他会努力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使自己生活在快乐之中。

只有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心比天高,而眼高手低,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才会埋怨上天不给他机会,别人挡了他的路,从不反省这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出了这样的问题自己该怎么办?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必要怨天有尤人。如果一个人失败了,老是抱着怨天尤人的心态,而不从进行反思,不查找失败的原因而进行补救,那么他自己也必将经常处于沮丧和痛苦之中,也就必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改变困境的机遇。

不要一遇到挫折就以为自己很委屈,与孔子相比你的委屈算什么?孔子满腹经纶,有才能,有远见,不比你才高吗?不比你能力强吗?但是,他在外颠沛流离14年,也没有一个君王任用他,上天没有给他机会,他比不是更屈才吗?他怨天怨地了吗?

孔子是怎么做的?乐天知命,尽人事听天命,为所当为,不可为而为之。他看到自己不能直接参与政事,没有机会亲自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就结束了四处飘荡的生活,回到家乡,专心从事教育和文化事业,修订《春秋》等一系列典章文献,成为文化集大成者,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孔子不怨天,不尤人,“发废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上天反而给他了这等的厚爱。

孔子的精神境界是不怨恨天,处事态度是不责备人,学习方法是下学于人事,学习目的是上达于圣道。

孔子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有怨尤这样的负面的情绪,况且怨恨上天,责怪别人,对自己有什么益处?自艾自怨,等不来成功,只有反躬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迎来成功的契机。只要是块金子,终究会有闪闪发光的那一天。

#论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宪问篇》: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欢迎留言,一起探讨交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