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用美食打开认识窗口(中南大学文新院新生开学典礼别开生面)

句子大全 2016-08-05 16:15:14
相关推荐

华声在线讯9月29下午,受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邀请,《美食方》作者、中国管理科学院商学院学术委员、客座教授彭文杰来到中南大学,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2021级232名新生,作开学典礼后的第一堂讲座。

文新院坐落于古城长沙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学院设有中文系、传媒系,重点培育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经典研究与文化传承、新闻理论与传媒运营双师型教师队伍。文新院党委书记罗军飞告诉记者:“邀请彭文杰给新生作开学第一堂讲座,是学院教育改革的使然,更是希望给学生通过美食来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当天的讲座中,彭文杰以“跨界思维是当今文学创作的新趋势”为题,以文化为线索,以中华美食为切入点,论述跨界思维的重要性。他时而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时而中西结合,旁征博引。在整场讲座中,彭文杰以其严谨的态度、风趣幽默的语言,赢得了在场新生的阵阵掌声。

“文新院应该是中南大学精神的家园,精神家园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化。”在正式进入讲座后,彭文杰从美食开始切入,讲文学、讲文化、讲人生。他说,罗军飞书记今天要我来讲美食,就很有创意,因为一座城市的美食,就是一个人记忆的标志。

在谈到餐饮文化时,彭文杰讲到了他创作的《美食方》一书,他说:“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美食的进化史。中国文化的根在餐饮,在美食。”

彭文杰认为,《美食方》这本书写的是美食,讲的是人生修为、企业治理和哲学思考。

在讲座的最后,彭文杰指出,跨界思维不仅是当今文学创作的新趋势,还是未来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势。作为新生的第一课讲跨界思维,就是要在你们年轻人心中留下一颗跨界的种子,希望你们的思维不要局限在你们所学的知识范围内、单门学科之上,一定要放开思维去想象,去探索,你们的眼界和人生才能宽阔,才能够贯通学习和生活。

“今天的新生开学第一堂讲座铿锵有力,别开生面,效果突出。”在讲座结束后,罗军飞总结说,彭文杰的讲座从湖南美食谈文化、说跨界,不仅让学生热爱长沙、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而且让学院在进行学科建设上,用跨界思维融汇贯通。

讲座结束后,彭文杰还给文新院和新生代表赠送了《美食方》一书。

附:演讲全文

美食文化与跨界思维

——在中南大学文新学院开学典礼的演讲

彭文杰

尊敬的罗书记、文新院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罗军飞书记刚刚给我介绍了很多的头衔,什么总经理、什么ceo、什么董事长等等,但在一所学校,特别是在中南大学这湖南第一高校的面前,我认为我永远是一名学生。(掌声)

罗书记刚刚一句话我认为特别好,他说我们文新院应该是中南大学精神的家园,那么精神家园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文化。所以文新院的2021级新生的第一课让我来进行讲座,讲美食,很有创意。我们新的人生从美食开始,多好啊。我们想一想,2021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2021年我党建党一百周年,2021年有全世界共同参与的事情——奥运会,2021年美国人在阿富汗铩羽而归,2021年我们在座的考上了中南大学。对于你们而言,考上中南大学是人生中最难忘最有价值的事;对我而言,是中南大学出版社出了我的《美食方》。(掌声)

第一:“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美食的进化史。中国文化的根在餐饮,在美食。”

我想调查一下,在座的有哪些是长沙市(湖南省)以外的人群?长沙是一个美食之都,十几年前我在《长沙晚报》进行美食宣传的时候,他们让我给湖南的美食做一个广告。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做“吃在广州”,但是我们长沙的美食也很好。我想了一下,对应“吃在广州”的下一句,是“味在长沙”。(掌声)

好吃是在广州,但是好味道更是在长沙。你们之中都是学文学、学传播的,长沙是美食之都,确实有很多美食。你们可能仅仅知道的就是辣椒炒肉,小炒黄牛肉,剁椒鱼头,毛氏红烧肉,但是你要知道长沙还举行过长沙美食节、湖南美食节,有过嗦粉节,有过龙虾美食节,还有潇湘八景宴,还有汉膳大师宴,有已经失传又重新挖掘的组庵宴。

长沙美食之所以这么发达,有着渊源的历史。长沙有个很重要考古发现,是马王堆汉墓,里面的女主人公辛追,听说就是因美食过度而死的。湖南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常德澧县城头山,考古发掘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有8000年,颠覆了我们的想象。还有湖南永州道县的玉蟾岩,它发现的人工种植的水稻种子和陶器,经过权威专家认定,距今18000年。也就是说18000年我们的先祖就开始种植稻谷,属于人工种植稻谷,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历史课本的认识。湖南的美食这么发达,有很悠久的历史。你们知道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谁?屈原。屈原有一首诗歌叫《招魂》,《招魂》里面写的是怀念楚怀王的诗歌,《招魂》里面写了许多的美食,据考证,这就是中国第一个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楚国贵族的宴席菜单。

中国的美食和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在我写的《美食方》里有一句话,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是美食的进化史。人类出现以来,一万代人采集狩猎,500代人在农业社会生活,10代人在工业社会生活,3代人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我们减少了40%的肠胃,多出了40%的能量,这些能量给大脑的发育带来了充足的保障。所以美食的进步,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掌声)

人类食用美食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人类首先吃的是生食,有了火吃的是熟食,后来彭祖发明了味食,我们的餐饮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味食的发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历史上有一个叫尧的帝王,得了厌食症。他的大臣很着急,没有办法。其中有一个人姓钱,名铿,他做了一碗汤,是稚鸡汤。在做汤的时候他放了两样东西,一样是盐巴,一样是茶果。喝了这碗汤,尧的身体从此好起来了,也不再讨厌食物。中国人用五味来调味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尧帝就把钱铿封在一个叫彭的地方,这个人就是彭祖,就是中国美食的始祖。彭祖不仅仅做了这样一道菜,还发明了很多菜,特别是在中国武术、养生、健康方面有重大贡献,他还被称作是中国道家的缔造者之一。

华夏民族到了商朝的时候,有一个叫伊尹的人,跟一个姓汤的帝王去讲故事。他说,我们现在治理国家就像做菜一样,要有条理,要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调理五味,即酸甜苦辛咸,这样国家治理才能有条不紊。

姓汤的帝王认为这个人很有见识,然后就把他封为宰相。伊尹是第一个从餐饮的角度说国家治理、说人生的,他也是继彭祖之后的第二个食神。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餐饮都有自己的认识。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管子说“民以食为天”,孟子说“君子远庖厨”,庄子通过“庖丁解牛”来讲道。

隋朝有一个人叫詹王的人,这个人治好了隋文帝的厌食症。当时隋文帝得了厌食症,朝廷便发告示,谁治好了皇帝的厌食症,谁就可以升官发财。告示一出,便来了许多有名的厨师,但是,他们做的美食皇帝依然不喜欢吃,都没有医好隋文帝的厌食症。

詹王是一个街上的一个无业游民,他揭榜以后就来到皇宫。他给皇帝开了一副叫做“我饿了”的药方,并请求隋文帝一天之内要听他的。如果一天之后,隋文帝还不想吃东西,可以把他给杀了;如果一天以后想吃东西,隋文帝就要兑现承诺。

这一天里,詹王带着隋文帝在长安街疯狂的玩了一整天。玩到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隋文帝确实想吃东西,便回到皇宫大吃一顿。后来,詹王成为中国的四大食神之一。

到了宋朝的时候,大文豪苏轼是大美食家,他不仅发明了东坡肉,还写了《猪肉赋》;明清时期袁枚写了《随园食单》;清朝曹雪芹《红楼梦》写美食就更多了;民国的梁实秋写了一本《雅舍谈吃》;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作家陆文夫写了一篇中篇小说,叫做《美食家》。所以从古至今,餐饮和文化是密切联系的。中国文化的根在餐饮,在美食。

彭祖发明味食,打开了中华美食的大门;伊尹以美食说治国,显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诸子百家说美食,是深刻的哲学思考;詹王说隋文王,不是忽悠,是制造需求;苏轼、曹雪芹写美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美食对我们,品的是味道,说的是治理,思考的是哲学,留下的是文化。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最大的区别,是农耕文化建立在稳固的家国基础之上,而游牧文化是建立在游动的家国基础之上。中国人的文明史就是和游牧民族互相争斗互相融合的历史,以前是来自草原的,现在是来自海洋的。不断的争斗和融合,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第二:“作为新生的第一课讲美食,讲跨界思维,就是要在你们年轻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今天的讲座从美食开始,因为美食是跨界的。餐饮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这里面包含有采集、有耕种、有手工业、有文学、有艺术、有冶炼、有哲学。

美食是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发展标志性的产物,以美食为中心,是可以深入到文化、艺术、哲学的。我今天给你们讲跨界,希望在你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以后在你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放开思维去想象,去探索,你们的眼界和人生才能更宽阔,才能够贯通很多事情。

文学之中有一种手法叫通感,实际上和我们生活上的思维跨界是一样的。我刚刚讲的是美食和文化、艺术的关系,在《美食方》里有说到一个关于新闻传播的定律,叫做反射定律。具体表述为:镜子有多大,反射的光就有多大。具体由位置、方法和时机来决定。传播的本质是通过介质来传播资讯和价值,反射正是一种合适的表达。第一,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接受,都有一面镜子,你照射的光越多,别人的就越少。这是找准位置。这里的位置,讲的就是介质,比如:报纸、电视、电台、路牌、楼宇、互联网、自媒体等。第二,你的光源越多,越强大,就越有可能照在别人的心里。这是找对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传播内容的策划与创作,包括传播主体相关的文字内容、画面、视频创作等,还包括长尾定律的运用。第三,即使你的光源较弱,但你是比别人最早亮出的那一缕光,你依然可以让你的光,照在别人心灵的镜子上。这是找好时机,包括传播内容的发布时间,如何借助强大的公共资源来加持,借助公共事件扩大自己的影响等。

最近高关注的新闻事件就是孟晚舟归国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事件和案例,从她登机前的演说,登记后的朋友圈,到飞机落地后的讲话,都是精心策划和制作的成果。她选择的发布方式,和我前面讲的位置是相对应的,也就是传播学里说的介质。为什么她选择在朋友圈推送,而不是大的媒介载体推送?因为朋友圈更能贴近老百姓。下飞机后她讲的一句话“如果信仰有颜色的话,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句话在当天被刷屏,是通过官媒传播。因而,不同的介质产生不同的效果。

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特步当时特别想拿下运动会的总冠名权,因为费用超出预算,最后没有拿下。依托大学生运动会进行传播,对于每一个运动产品的企业来说都不想失去的机会。但是他们又应该考虑投入和产出,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果。这时特步就瞄准了运动会的开幕式,开幕式关注度非常高,大家都会在电视机前观看。因此,特步最后花最少的钱就拿下了美国、英国所有运动员的入场服装。开幕式时,大家看到美国和英国运动员穿着是特步,而不是耐克。是一个“×”,而不是一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使特步的品牌做了一次很好的传播。

光源如何照亮反射对象,这个大学生运动会的最关注的时机是在开幕式,特步把传播的点聚焦在体育强国和人数最多的国家,他们在时机、方法和位置上,都是最合适的选择。你们是学文学和新闻传播的,学好反射定律,用活反射定律,就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因为反射定律是物理学的,如果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学好了,就是跨界。学习传播的人,就是要告诉客户,我们在照亮用户的心。《美食方》这本书写的是美食,讲述的是故事,传播的是大道。

书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有一段写一个诗人和一个画家在湘江的对话,他们在湘江上一边划船、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诗人问画家,你一生最得意的画作是什么?

画家说,我最得意的是《千里江山图》。诗人说那画作不是你画的,是宋朝人王希孟的,为什么说是你的得意之作。

画家说确实不是他的,是他临摹的,但是他是用油画方式临摹的。诗人说《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画,既有工笔又有写意,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油画讲究的是透视。中国画是没有透视效果,你怎么可以用油画的方式表达。画家说,他是用法国画家莫奈的方式画的,莫奈手法是创新的,它模糊了边界,模糊了透视效果,所以他画的《千里江山图》是他的得意之作。

这个画家还开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餐馆秦皇食府。他还发明了一道菜叫做“洞庭双尾鱼”。他的灵感来自于战国时期吕不韦主导的《吕氏春秋》。《吕氏春秋》里面有一章叫做“本味”,专写餐饮,《吕氏春秋》是关于餐饮的论述,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餐饮的古典文献。

第三:“想象力是创作的前提,有了想象力才能看清楚万事万物”

如果说学文学、学传播需要想象力,学哲学也需要想象力。不仅需要想象力,还要学会总结。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古人在创造文字时,就赋予了无穷的智慧。举例来说,“王”字是三横一竖,上面一横表示天,中间一横表示人,下面一横表示地,什么是王,就是通天通地通人的人。“玉”是藏在王腰间最好的东西。“王”字去掉下面一横是“干”,当干部只需要接人接天,不需要管其他的;去掉中间的一横就是“工”,你没有人脉,能通天接地,也是很好的匠人。

孔子当年教书教的是六艺——礼、乐、御、射、书、数,和我们现在的德智体美劳,本质上没多大区别。孔子被称作圣人,创立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一。中国有位大师叫冯友兰,20几岁用英文写中国哲学简史,后来回国以后重新征订成为中国哲学史,他写中国哲学史缺乏史料,所以有缺陷。当时很多人认为《道德经》不是老子所作,马王堆汉墓发现《道德经》是汉代,湖北郭店发现的楚简里的《道德经》是战国时期,发现楚简就证明了确实有老子这么一个圣人,确实有《道德经》这么一本书。

《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不这样读,我的读法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等,一共有6种读法。古人写文章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是现代人发明的,不同的标点,就可以有不一样的读法和意义。同学们要记住,老子说有,一定也在说无,因为“有”和“无”是一个事物两面。西方是二元思维,非黑即白;中国人的思维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相互交错的、融合的、发散的思维。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流。老子读了《易经》以后写了《道德经》,孔子读了以后说他不能写什么了,他只能做解释,所以孔子作《十翼》解读易经。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思维清晰,文化的根源都是来源于道,老子把世界看成道,把道看成世界的规律。研读《道德经》我总结了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是存在与非存在的定律,也称初始定律;第二定律,就是均衡与非均衡定律,也称变化定律;第三定律就是边界与非边界定律,也称边界定律。关于这三大定律,以后有机会和你们详细解读。

学文学首先要有哲学的头脑,有了哲学的头脑,才能看清楚万事万物,才能够了解世界的规律。文新院要做中南大学精神的家园,你们必须要肩负一种责任。我记得20多岁的时候我写过一首诗,那首诗是在梦中惊醒后写的。

《探索者》

一只手在梦中和你相握

你高傲的血不可战胜

煽动翅膀

天空辽阔

鱼在水中画猫

狗在追逐自己的影子

门一个对准一个

坟墓就在门口

为了寻找

你将头颅抛向天空

(掌声)

少年时你就坐在断桩上

画李白苏轼冷冷的月光

读梵高莫奈熊熊的阳光

醒来方知

你是一块木头

寻找,本是一场孤立无援

与众多平庸对抗的悲壮

如果倒下

是蚂蚁抬起你

走过广场的胜利

以及在那无字碑上

刻上的哨音

在无字碑上刻上的哨音就是通感。通感的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高境界,跨界思维同样是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新方法。只要你们掌握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你们的人生将会很精彩!

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掌声)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