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 你了解张爱玲(鲁迅 林语堂的作文秘诀吗)

句子大全 2020-02-23 13:37:27
相关推荐

现代自媒体非常发达,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是好事,然而,无聊的废话也多了起来。

张爱玲也有过类似感受。

她说古时候,纸张笔墨还没有发明,记录与训诲,用漆写在竹简上,手续极其累赘麻烦,人们难得有书面发表意见的机会,所以文风方面,总力求简短含蓄,但,到她生活的时代,有纸有笔了,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谈点自己的意见,废话文章就多了起来。

张爱玲:观点惊艳,永远“要一给十”

于是,她幽默地建议,有很多想法又真的缺乏听众的人,可以去教书,在讲堂上海阔天空,任意发挥,谁打哈欠,扣谁的分数,真是再痛快也没有了。

不得已就求其次,花钱请人吃饭,被请的人就不能不委屈一点,听你推断世界大战何时结束,或是追叙你当年可歌可泣的初恋。

这个建议显然涉及到张爱玲的作文理念:应观点惊艳,文字洗练,否则,就没发表出来的必要。

张爱玲还关注到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她引用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的那番作文方法“场中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速别”,觉得李渔作文方法,又要惊人、眩人,又要哄人、媚人,实近于妾妇之道。

其实是不赞同作者一力讨好读者的做法。

她还提到某些作者为迎合读者的喜好,专门写低级趣味的东西,拿读者当傻子,这其实是不相信读者能力的表现,又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例,说显然熟读《红楼梦》的更多些。

当然,她也反对作者自说自话,或单靠一两知音支撑,你看我的,我看你的,她认为这“究竟不行,应争取更多读者”。那该怎样平衡二者关系?

我想现代自媒体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困惑,是我手写我心更好些,还是我手写读者心更好些。

张爱玲给出的建议是:首先一定要考虑到读者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作者应该自觉具备说读者想要说的、说读者想要听的意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塞进作者要表达的个人的东西

她说《红楼梦》永远都是“要一给十”的,好的文字的意蕴是永远读不尽的。她呼吁作者,应该把“要一给十”作为一种作文追求和标准。我想这也是她能在通俗文学上取得成功的秘诀。

林语堂:先做人,后作文,文要幽默,有丈夫气

少女时期的张爱玲曾视林语堂为偶像,渴望比林语堂还出风头。那么,林语堂靠什么作文秘诀大出风头呢?

他认为,文章要写得好看,首先在于会“做人”。所谓的会“做人”不是人情世故中的会“做人”,而是,不愧对父母养育,不违背师傅教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林语堂的意思:人做正了,文的骨架也就立住了。他认为这是作文关键处。

但林语堂又主张,做人应尽可能规矩一点,行文不妨“有趣”些。他说你可以认真办铁路,认真办小学,但文字上也如此作风,就未免过于严肃无味,读者会生出反感,不愿再看不下去。

林语堂先生的这两个主张,在他的散文里得到完美实践。打个比方,“骨架”正,“皮相”佳,才算的上一个真正美人。

事实上,面对着每日涌现出的不计其数的自媒体文章,除了主题要“正”之外,最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有趣”,它甚至超过了深刻,因为有趣本身就是一种深刻,深刻之外又让人格外的放松。

如何培养出“有趣”气质,林语堂给的建议是,多想想茶余饭后和人聊天的轻盈飞扬,因为那个时候,除非特别,你一定没摆正人君子的谱。

好吧,大家可以找找这种状态。

林语堂还告诫过年轻人,既然准备当一个作者,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文妓,文章应带点丈夫气,要有点胆量,说自己胸中的话,不随波逐流,不取媚于世。

这番话看上去是“学文先学做人”的具体化。

他曾说过,“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又说,“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是的,林语堂先生是叫我们在好好工作之余,用心领略尘世生活的乐趣,如果你真的利用好了闲暇时光,你真的领略到了平凡生活的美好,那么,你所有的文,都会变得很生动、有趣、独特起来,又怎么会发愁写不出好看文章?

鲁迅: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鲁迅先生和林语堂先生是好友,但也有意见分歧的时候,说到底,他们两个是不同作文风格的人。林语堂先生关注尘世生活的乐趣,鲁迅先生则注重揭露社会上的丑恶现象。

即使在谈论作文秘诀时,鲁迅先生仍嬉笑怒骂,比如,他说,在选材上,“实不过要你写‘今天天气,哈哈哈……’而已”。这个建议当然要从反面理解。写无关痛痒的东西,正是作文的大忌讳。

在修辞上,鲁迅先生说“要朦胧”。这当然也是正话反说。其实是叫我们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

他举例子,说《绿野仙踪》记熟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把花和罐一起打坏了。大致是这个意思。但初读这幅联的时候,会很容易理解成哥哥闻一下罐子都不被嫂子允许。

这是对语焉不详的嘲笑。又提到那个时代,常有驯四仙六,典丽堂皇的祭文、挽联、宣言、通电,尚去查字典、翻类书,剥去它外面装饰,翻成白话文,“试看那剩下的是怎样的东西啊!”

除了“朦胧”,还有“难懂”。

鲁迅先生批评说,

“我们是向来很有崇拜“难”的脾气的,每餐吃三碗饭,谁也不以为奇,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郑重其事的写在笔记上;用手穿针没有人看,用脚穿针就可以搭帐篷卖钱;一幅画片,平淡无奇,装在匣子里,挖一个洞,化为西洋镜,人们就张着嘴热心的要看了。况且同是一事,费了苦功而达到的,也比并不费力而达到的可贵。譬如到什么庙里去烧香罢,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贵;三步一拜才到庙里的庙,和坐了轿子一径抬到的庙,即使同是这庙,在到达者的心里的可贵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

这是对当代自媒体人的一种警醒。

那么,鲁迅先生对自媒体富有启发意义的的建议是什么?他说,作文并没什么秘诀;如果非要说有,不过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