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端午科普|端午节的起源 文化习俗(屈原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句子大全 2007-11-08 15:01:22
相关推荐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月初五

端午节习俗

屈原

史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忠贞直谏被楚顷襄王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抒发情怀。后看到秦国攻楚,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以身殉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前来打捞,一直不见屈原尸体,就将为屈原准备的米饭等食品投入江中,以喂饱鱼虾,不让伤害屈大夫,也有的说是送给屈原吃的。还有人拿来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即粽子的最初形状。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当然都蕴含了对屈大夫的敬仰纪念之情,以此为纪念。

1、赛龙舟

真正与纪念屈原有关的赛龙舟,只有秭[zǐ]归一带。在秭归,龙舟祭的流程是这样的:

●(龙舟祭江仪式。人们先在屈原祠堂)祭拜。

●送葬。(龙舟队来到江中,头船的人将粽子投入江中,以招屈原的魂魄保佑。另外十多艘龙舟跟随其后缓缓前进。)

●祈愿。(人们会在长者带领下以喊号子的方式唱出对一年的祝福和祈愿。)

●然后,才是正式的赛龙舟。

据说,这个仪式流程已延续千年。另外,龙舟的龙头也有区分,颜色上金黄白乌,形状上鸟马龙兽,有的因地而异。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特色。我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

2、吃粽子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还谐音“中子”(九子粽即九只粽子连成一串,并以九色丝线扎成,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又寓意“求子”,因“粽”和“宗”音近,寓意“光宗耀祖”。

3、佩香囊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已被淡忘的非文化遗产习俗。

如在福建晋江,端午节要吃“煎堆”。重庆在端午这天要烹蛇羹。江苏扬州吃“十二红”。浙江宁波吃“五黄六白”。陕西人会点雄黄酒。而在贵州人们则会“游百病”等等。

4插艾草

农历五月,进入初夏天气,虫蠹并生,瘟疫暗起,邪魔逞凶,人们深感不安,便想出种种办法来禳解,采艾草插于门口,是民间的一种方法。艾草是一种药用植物,端午之际,生长在沟坎地头的艾棵已欣欣然香气四溢,正是采集的时候,人们根据初夏时节昆虫活动特点,采来悬于门户上,利用其挥发的药味洁净空气,既驱蚊虫,又辟邪,岂不美哉。有人还用艾叶、白芷、佩兰等芳香型中草药点燃熏烟,灭除室内毒虫。

5抹雄黄酒

五月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恶月、毒月。五月端午更是恶毒之日,蝎虫开始活跃,所以,祛毒消灾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内容。“惟有儿时不能忘,持艾簪蒲额头王”。额头王,是指端午时用雄黄酒在儿童额头画个王字,并用酒涂抹儿童鼻、肚脐、耳、腿弯处,以避毒虫侵害。宛东各县有为避开这又毒又邪的日子,让幼儿到外婆家躲起来,称为“躲五”的。

6五彩线

五色线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颈项,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汉代五色线的形制主要有几种: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膊;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戴于颈项;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敬献尊长。唐代有五丝续命的说法,称五色线为健绳。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佩五色金缕延寿带,兴于朝廷。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五彩丝不是五彩缤纷的花色丝线,而是确定了的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合并成的缕索。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给十二岁以下儿童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或扔在水道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水道里,意味着让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平安健康。也有说五色线形同五花蛇,可以消除毒虫,防止蛇蝎近身。

北京创雅文化有限公司

公关活动策划|企业歌曲|舞蹈培训|戏剧表演舞美设计|视频制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