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华附名师葛菁教你写中考作文②:好作文不是“挤”出来的

句子大全 2019-11-08 07:34:12
相关推荐

除了审题和选取素材,葛菁老师在下面这篇文字里,还将告诉我们如何让文字更生动,让文章立意更深远。

自在从容,方得佳作

轻松自在,笔下才会有生动的文字在考场上“挤作文”和“写作文”的同学状态是不一样的,挤作文的同学东张西望、眼神游离、咬牙切齿,半天落不下一个字,如此艰难;写作文的同学表情坚定、奋笔疾书,完全忘我,如此轻松。

可能“挤作文”的同学平时写文章语言还行,尤其是闲来没事儿写下几段生活小札,或者有感而发的时候记录一下自己的思绪,表达还是很到位的,到了考场叙事不知从何说起,描写全凭想象,语言变得干枯,表达非常生硬,完全没有平时的鲜活气息,被“考试”包袱压住了才气和灵感。

其实在考场写作和平时写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平时写作是即兴的,可以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整复述;而考场写作是和生活拉开了距离,找到可以写的材料之后,一定放下考试中的杂念,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你的叙事现场,这样你的故事才会让人有代入感,环境、人物鲜活自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落在纸端,成为了一篇形象鲜明、饱含情感、语言到位的文字。

(1)轻松自在,你才能想起很多的细节。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一篇文章中哪怕只有一个细节,马上文章就会让人难忘了。

举例来说,吴芷青同学这样的一段文字:

“这本书是小学是参加植物辨认比赛时买的,但在比赛结束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它。这本书已经很久了,虽然还没有泛黄,但也斑斑驳驳,书本的四个角都磨损严重,掉下的屑很多,装订线也已经七零八落,散乱如麻。”

不知道看完了以后你对这本书的印象是否清晰?我们再来看她修改后的这段文字:

“这本名叫《植物观察指南》的书是小学是参加植物辨认比赛时买的,但在比赛结束后我再也没有碰过它。这本书已经很久了,虽然还没有泛黄,但也斑斑驳驳,绿色的外皮早就掉了,露出已被磨出纤维的书页,碰一碰,就能撕掉一些快要脱落的装订胶,书页的下角已经被折出了无数条无法辨认的痕迹,甚至还有打草稿的除法竖式。翻一下书,就翻到了夹着树叶书签的第108页,页面上半部因这一张叶子形状诡异的植物图片,正中间最大的那片叶子还被我用圆珠笔描了边。”

看完这段话,你是不是对这本书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试想作者写作的时候是不是仿佛这本书就在眼前?

(2)轻松自在,你才会唤起很多的感觉。

考场上很多的文字平淡无味的原因是千人一口千人一面,大多数同学只会单调叙事,描写只会从视觉入手,而且又缺少独特的视角和细节。如果真的能精力集中地回到现场,你就应该调动所有的感官,想想那天的阳光照在你的身上什么感觉,那天空气中怎样充满了潮湿发霉的味道,那天老师的话重新在你耳边响起的时候节奏力度是怎样的……你努力回到现场,还原你当时最真实的感觉,同时也把读你作文的改卷老师带入你的故事中,感染他,感动他。

例如陈子曦同学这段文字:

“用水洗过后橄榄的外皮变得锃亮,隐隐约约散发出一股清香。虽然仍不大愿意,我还是从奶奶手上拿了一颗,放进了嘴里。橄榄很硬,表皮上有一些疙瘩,舌头舔上去像在舔一块从沙里拿出来的鹅卵石。我把它顶到牙齿末端,嘴巴用力咬合。伴随着折断木头的声音和海绵挤水的声音,汁液从橄榄中迸溅出来。首先袭来的是一股短暂的咸酸味, 犹如一个刺球被含在了嘴里。嘴巴两侧的口腔壁如同打了几千针麻醉剂-样,变得酥软酥软的,瞬间分泌出许多唾液。唾液与余下的汁液混合起来。咸味和酸味被削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嫩叶的清香。 清香不仅留在嘴中,还顺着鼻管进到鼻腔里。香味慢慢散发开来,鼻子变得暖暖的,很舒服。再把唾液和汁液的混合体吞下去,喉咙像是喷了金喉爽一样变得澄澈了。”

读完之后,是不是嘴里也有咀嚼过一只橄榄的回甘?想必该同学在写作的时候也全面复原了他吃橄榄的全过程。

在写作文的时候,“轻松”是相对而言的,是指的心态的轻松(当然如果选的是无新意的素材,说的是套话,其实整个写作过程也很轻松,但那也意味着放弃了为写出一篇好作文而做出的努力),而在写作过程中琢磨语句的时候,每一个字都要用力,要增加每一个字的张力,而这张力只有来自生活本身。

四、轻松自在,才能想到更深远的立意一篇文章,没有偏离题意,选了合适的材料,有了生动的语言,这之后,还应该结合题目点明材料的价值,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章的立意。

立意能有多高,真的不能强求,你想不到更高更远,就不要扯开去,但很多同学非要纠结于这一点,不满足简单的立意,非要给文章画上一个辉煌的大尾巴,结果导致材料和立意脱节,得不偿失。

其实,如果在考场上放松心态,你完全可以把你的材料和你高大上的立意之间搭上充分的台阶,使你的思考不显得脱离突兀。这里也提供两种方法:

(1)用你的思考娓娓引出更加深远的立意。

例如章文巧同学的这篇文章《挥手自兹去》,前面的选材并未见新意,写的是小学毕业告别小学校园小学生活,但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挥手告别的不只是校园,还有这校园里记录下了六年来三千三百多万秒的我。其实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不断的离别这上一个瞬间的自己,每一个瞬间的自己都有着不一样的思想性格,但是改变太过微弱了,我们也从未好好的去和曾经的自己说再见。如果不是要离别这个校园,也许我也不会在这一草一木中回想起过去的自己。我忽然觉得身后出现了无数个不一样的自己,她们在目送我。我没有回头,因为告别过后,这个瞬间的我,将重新出发。”

这段文字用豁达的态度点明了离别的意义和赋予“挥手自兹去”与众不同的解读,文章面目为之一新。

(2)由此及彼,使你深远的立意有普适价值。

例如张瀚文同学的这篇《亮点》,前面完整叙述了本不知自己身上有什么亮点,但在一次单词比赛中被同学肯定“反应很快”。然后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又想起,在足球比赛中,我作为门将挡出不少射门;跑步考试中总能在听到哨声后第一个从人群里冲出去;甚至还有一次我拍掉了斜后方飞来的球,保护了身边的朋友。大家经常夸我反应快。想到这里,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或许,我身上还有不少其他的亮点等待着我去发现呢!”

如果没有这一段联想,“别人肯定‘我’身上的亮点是‘反应快’,而‘我’一直没有发现”就会显得单薄缺少说服力,加上之后,文章的最后一句点题就水到渠成了。

文章的立意最好在落笔前就确定,这样就可以让整篇文章的叙述有了方向,有重点有逻辑有条理地把立意逐渐引向深入。

最后以姚智丹同学的一篇考场作文为大家作一示范,在考场如何围绕题目气定神闲地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并且让文章立意走向高远,引人深思。这篇文章中关于写作本身的思考也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吧。

觉醒

作者:姚智丹

仍然忘不了上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和蔼可亲的老师向全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语文?”那时我竟然无比坚定地喊出:“不喜欢!因为要写作文。”

这样的心态是我从小学阶段养成的。那时的我面对各式作文题只有满面愁容,见到“不少于600”更是急得龇牙咧嘴——因为我总是觉得无材可写。每次搜肠刮肚扯出件所谓“有意义的事”来,然后艰难地挤出个六七百字,算是一篇文章,好或不好自己全无感觉。可能是因为平时成绩好的缘故吧,老师也总爱给我的作文打高分甚至当作范文,而我对此也同样厌恶。

到后来,为了备战升学考试,老师教我们“套作”——选取几个写得最好的题材,不论见到何种题目都可以加工后再往上套。六年级那年我不知写过多少篇相似的作文,把一件事反反复复磨成圆滑的句段,它们却从来没有在我心里真正驻留过——

如此麻木!

我带着那样的厌惧惶然地步入初中语文课堂。但是老师告诉我们,写作可以是一件开心的事。我们每隔两周就要写一篇生活札记。札记内容、体裁、字数都不限,只要写下生活中让自己有所感触的东西就好了。我确实被这样新颖的形式所吸引。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写,那才是“创作”吧?

我开始我“写作”的尝试,但还是摆脱不掉以往的应试作文的局限。我想要避开那些老套的题材和立意,去尝试“深入”,却只会找一些“似有似无的诗意”,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

第一学期下来,我并未写出过一篇好的札记,而且两次大考作文都跑题。我几次哭丧着脸找老师谈话,想着我是不是真的写不好作文。老师一遍一遍地对我强调“真实”——细节要真实,情感要真实。但我还不能真正理解,只能尽量地朝这个方向尝试。

直到下学期,我终于写出一篇90分的札记《鞋》。写的是我买的一双新鞋和围绕它展开的相关回忆,那令我感触至深。第一次我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诉诸笔端,竟是那样酣畅淋漓。在那样多的尝试之后,我终于学会表达自己。只有用打动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而不是靠冰冷的词藻或是花样迭出的形式。

从那时起,我对写作的信心一点点苏醒。我会认真地观察生活、认真地思考、认真地写。我可以用文字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安放我的每一点感触,那里有一个鲜活的我。我才发现这原来真的是一件开心的事。

我写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到了初三,自由散漫的写作只得先告一段落。面对一个个限定好的题目,有时我不免会像当年那个小学生那样苦于题材绞尽脑汁。幸运的是,会有那么一个好的想法,在我一片混沌的脑海里一点点觉醒,一点点清晰,变成一个框架,最后落成一篇文章。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个题材中的事意味着什么,但在写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地发现新立意。借“逗号”我勉励自己要有不轻言放弃的勇气,从一棵“树”里我认识到成长的责任,从“拍照”这件事中我学会记录自己、不留遗憾……写作不仅仅是表达,更是领悟内心、完善思维。

当我尝到写作的甜头时,我相信,属于我的写作的能力已经悄悄觉醒了。今天我怀着同样的迷茫却坚定地写下“觉醒”这个题目时,我渐渐地发现——在这些文字里,一个更成熟更完整的我正在觉醒。

统筹:南都记者 梁艳燕

【来源:南方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