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上)

句子大全 2012-05-22 07:15:23
相关推荐

大部分的学生在教师下达阅读并且理解课文要求的时候,往往会采取默读的形式,很少有学生会用朗读的形式来阅读并理解课文。但是朗读课文却是想要更好地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于语文朗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语感,更好地自主学习,更好地理解每篇文章的大致含义。

1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

1.1 朗读课堂时间有限

现阶段,人们较重视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希望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文化课成绩,还会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加艺术课程。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课余学习时间较少,不能使用自身的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对教师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上,无法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用于朗读教学,使学生的朗读学习不具备连贯性,降低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另外,学生家长在生活中无法利用学生的空闲时间帮助学生进行朗读内容的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对朗读课堂学习进行补充,朗读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1.2 教师并不重视朗读

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通常不会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错误地认为学生本身已经具备阅读能力,只需要学会字词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朗读能力。此外,大部分教师也不重视朗读活动,因此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1.3 教师对朗读认识比较片面

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以领读为主。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仅将朗读当作课堂内容的导读,让学生朗读主要是加深其对教材内容的了解,而不是重视朗读练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很少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这不仅是教师本身对朗读教学的不重视,还是其对朗读片面认识的表现,最终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2 提高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途径

2.1 强化语言基础知识分层,为朗读环节打基础

一方面,虽然在基础的部分都要强调字词,但是在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时,教师在设计字词拓展环节时就要在学生原本的字词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巩固,不能出现字词内容过于简单的情况,否则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基本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而教师要把握好这个难易程度,就要在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有所了解之外以教材的内容为参考。所以在基础知识的部分,将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的关键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朗读教学与阅读等其他部分进行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式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设计朗读教学的课程大纲时可以把教材中的课文单元作为基础和中心,在每一个单元中以一篇经典的文章作为朗读教学的素材,如在五年级的第一单元里可以选择《窃读记》这篇文章。然后,教师可以依据这篇基础性的素材来向外拓展朗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拓展基础的部分,教师可以先把《窃读记》中的重点字词作为词语识记的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要会认、会读这些字词,同时还要对字词的词语搭配、情感色彩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出文章的情感基调。

2.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只有当学生发现朗读的魅力,他们才会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朗读活动之中,如果只是被教师逼迫朗读课文,那么学生也就难以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很难与文章内容或者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这样朗读的效果就不够理想。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情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是描写自然景物的,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或者动画视频的方式去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这样学生就会被这个画面所吸引,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单纯地朗读文章,那么学生的脑海中是否能够呈现出文章所描述的画面,则主要看学生的想象力是否丰富。但是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想象力都非常丰富,所以教师需要播放有关桂林风景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丽。随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去朗读文章,并配上相应的音乐,那么学生的朗读就会更有情感,这样他们的朗读水平便会得到提升。

2.3 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教师在示范朗读之后,就要指导学生自己朗读。学生朗读的前提是理解课文内容,只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先模仿老师朗读,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朗读,体会自己在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情感,逐渐形成自己的体会,最终独立完成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指导作用,可以听每一位同学的单独朗读,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不同的文体,朗读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文章,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比如,《陶校长的演讲》和《黄果树瀑布》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前者在朗读中要充满激情,而后者作为文字优美的风景类的文章语气上可以优美一些。

2.4 小组讨论

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课堂中难以保持40分钟全程集中注意力听课,而这时,教师若在课堂中给予10到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内自主讨论学习,可以大概率地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小组通能力以及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组好小组后,进行小组朗读课文并且讨论。教师要告诉学生在朗读和讨论的过程中,第一要确保朗读课文的时候每个字的发音准确,第二找出武松打虎的部分多朗读几遍,讨论这个部分有多少个动词,思考如果没有这些动词这个部分会变成什么样子,哪个动词重复利用的频率最高,如果将这个动词替换掉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怎样更有感情的朗读这个部分等等问题。给予小组思考讨论的时间,然后每组再派代表回答这些问题,接着再对这个部分进行具体讲解,让学生们发现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是否正确,让学生们更能理解这个部分,更能理解这篇文章。这样运用小组朗读并讨论课文的形式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每一个部分的大致内容,理解每一篇文章,从而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语文课文。

2.5 分角色朗读比赛

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通过角色间的朗读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各角色朗读比赛后,学生更容易评价出角色扮演者朗读的优点和缺点。二年级上册《小狮子》一文中有三个角色,可让三位学生来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引导学生关注大树角色是否读出劝告、提醒的语气,小狮子角色和狮子妈妈角色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情绪,小狮子的语气是天真、懒洋洋的,狮子妈妈的语气是沉稳、语重心长的,这样,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就落实了。

2.6 多元评价促进朗读,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后的多元评价,既有对学生朗读态度、朗读兴趣的评价,又有对朗读技巧运用的评价,还有对学生朗读能力中肯的评价;评价中既有对学生的鼓励,又要指出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提出努力的方向。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朗读,朗读促进低年级儿童对语言的感悟,朗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低年级的朗读评价采用星级评价标准:(1)朗读“正确、流利”得一星。(2)朗读“声音响亮”得一星。(3)“读出语气和感受”得一星。朗读评价标准过多,学生不易记住。低年级的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不多,教师只有通过示范指导,才能引导学生落实朗读目标。

3结束语

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朗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自身朗读教学水平有限等问题制约着朗读教学的开展,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