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说话得罪人怎么办 铭记鬼谷子这一句教诲(助你人缘越来越好)

句子大全 2008-12-08 01:51:45
相关推荐

本文由鬼谷道原创出品,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听题:在与人沟通,选择立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A、以我的角度说话,

B、以你的角度说话,

C、以我们的角度说话,

D、以上都不可取,随机应变。

首先说明一下,这道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在不同场景里,方法是不同的。但是一般而言,选择C或许才是比较合理的选项。

与人沟通的时候,应该用“我们”作为沟通的角度。

咱们先看第一个选项,从“我”的角度说话。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种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处世只顾着自己的感受,自己讲得痛快就行,丝毫不在乎他人的体会。

可万一,我们讲得不是他人想听的,会如何呢?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就出现过这么个尴尬的问题。不管导演如何努力煽情,演员如何卖力表演,可呈现给观众的却是一种尴尬。因为观众发现,中国的深夜食堂,可以是大排档,可以是小烧烤,但啥时候变成日式料理了?

所以自我表达不是不可以,更需要考虑到听众的感受。

我们再看第二个选项。多年前看过一份不知道是几流的销售培训资料。通篇读下来,唯有一句话让我记得很清楚。在与客户沟通时,说一个“我”,要用五个“你”来稀释。

所以,少用第一人称“我”,多用第二人称“你”。

是不是感觉,如雷贯耳。

那么在与客户沟通时候,单纯用第二人称真的好使吗?

有没有发现,用“你”这个人称时,很容易给人一种疏离感。使得主体和客体泾渭分明,在人与人之间强行加了一道心理阻隔。对此,崔永元有话要说:

“如果我们总是把对方当成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路人,哭就哭呗,死就死呗,或是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不仅是身高,更是心态,那么我们就永远都找不到说话的要义,也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好的说话者。”

所以,应该怎么做呢?对此,我赞同崔永元的观点,说话的时候用“我们”、“咱们”。不仅有“我”,也有“你”。

有很多销售也懂得这个方法,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经常用“咱们”这个词,虽然有些肉麻,但总比“泾渭分明”的好。

因此,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时,我们不仅要表达“我”的观点,更要兼顾“你”的感受,把“你”放在“我”的心上。毕竟,这个世界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而是我们的。

你以为这是鸡汤,其实这是一招说话处世谋略。正如鬼谷子说的“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

说话的第一步是“自知”,待人接物,自己要贵有自知之明,知道我要什么。第二步是“知人”,为人处世要有知人之智,知道别人想听什么。第三步是“相知”,相知才能相爱,我说的是他的想听的,他想听的是我想说的,可以合理表达相互间的需求,如此一来,立场也就统一了。

有时候,当我们在说话时,请牢记:说话,不止说我,也不止说你,而是说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成熟的人会做事会说话,正是因为心里能包容别人。我们只有在心底真正的把自己放下,才能把别人放在心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