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一个太极图(东方文化早就展示了宇宙形象)

句子大全 2009-04-09 05:10:27
相关推荐

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语出战国时《庄子·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垠,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宇宙是物质世界,其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天文学的“宇宙”概念指总星系,是人类的观测活动所涉及的最大物质体系。

战国典籍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是迄今在中国典籍中找到的与现代“时空”概念最好的描述。“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所以用“宇宙”表达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遥远的古代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相信很多人看过霍金的《宇宙简史》,勾勒出宇宙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宇宙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宇宙是不断膨胀着的,它在最初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奇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种引力理论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不可能是静态的,它或是膨胀,或是收缩。而这又决定,在前200亿年到前100亿年之间,必定有某一时刻,那时宇宙的密度为无穷大,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大爆炸。它可能就是宇宙的开端。

黑洞是当宇宙中某个巨大的星球或天体,受其自身引力吸引而自行塌缩并紧缩时形成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任何蠢得掉进黑洞的傻瓜都会永远消失,他们将无法再逃出黑洞。将到达一个奇点,一个痛苦的终点。不过,广义相对论没有考虑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量子力学允许能量从黑洞泄漏出来。黑洞并不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黑。把量子力学思想应用于大爆炸和宇宙的起源。这就得出了这样的设想,时空可能在范围上有限,但没有边缘。这或许类似于地球表面,但它多了两维。最后《宇宙简史》试图找寻一种统一的理论,它能把量子力学、引力以及物理学中其他所有相互作用都包容在内。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真正理解了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自21岁就开始患有卢伽雷氏症。这种疾病俗称渐冻症。几十年身体缓慢地瘫痪。最后至全身瘫痪不能说话。能动的只有一双眼睛和三根手指。1979至2009年任英国卢卡斯数学教授,这是牛顿曾经担任的一个职位。霍金在这个职位上获得的荣誉和贡献,和牛顿媲美。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了名誉爵士爵位。但被他拒绝接受。

而且写书时,霍金先生的表达速度是每分钟一个英文单词。这需要多么大的信心、意念和耐心才能完成呀。就像霍金妈妈说的:“不能说霍金得了这病是人类的幸运,但他如果能跑能动,他也许会在其他的事情上花很多时间,这样看来,霍金得这病,是比其他人幸运一点”。不得不对有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

在美国,霍金的书是畅销书,但因书中内容实在艰深难懂,它被戏称为读不来的畅销书,《宇宙简史 》号称是《时间简史》的通俗版本,但其实它和时间简史内容、语言大同小异。相信很多人看完依旧茫然,不过有点东方文化底蕴的人看完,就会豁然开朗。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懵懂地看完后,觉得作为科普说得那麽多高深理论没能说清的,不如用东方人从小就知道的一张太极图更能直观表达明白。

“太极图”是中国文化思想世界观的集中体现,相传为宋朝道士陈抟老祖所传出,原名《无极图》,至种放(陈抟老祖的弟子),至穆修,再至周敦颐,由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从此传扬天下。“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的意思,“无”有空的意思。

用太极图来展现宇宙的话 ,更简单,更完美。

太极图是个宇宙的立体投影图,黑点白点都为球体 立体上是相通的。阴黑阳白 白为物质 黑为暗能量,黑点---黑洞 ,白点-奇点。 黑点和白点是相通的,物质从黑洞吸收,然后奇点大爆炸释放出来,暗能量从奇点产生,然后黑洞释放能量吸收物质,构成轮回循环。

正物质(白鱼) 膨胀能量消耗完后聚合塌缩 密度到了极点,形成 黑洞(白鱼头之黑眼) 产生暗能量,暗能量(黑鱼)吸收正物质 聚合密度到了极点,就形成 (黑鱼头之白眼)奇点大爆炸 形成正物质,如此形成往复轮回。奇点起始点和黑洞终结点是时空纽带。

“太极图”理论认为,周围的大圆为宇宙之极,而极限之处便为“无”,所以,这个极限也可以看作是“无”,在这个极限中,宇宙呈现出阴阳两部分,用两个阴阳鱼来表示,在阳鱼(白鱼)中有个“黑”眼,在阴鱼中有个“白”眼,这就是“太极图”(或“无极图”)的基本构成。这个构成所包含的宇宙观即是,宇宙从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无”的状态,即从这个极限处开始酝酿“阴阳两仪”也即我们看得见的宇宙部分(阳宇宙)和我们看不见的部分(阴宇宙)。而这两个鱼眼,则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二者互有你我,相互包含。太极图这个大“圆”,代表的是宇宙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进行变化。也就是宇宙的生灭,循环不止。我们的宇宙起源于另一个宇宙的终结态,我们的宇宙又必将去往另一个宇宙的起始态,就这样周而复始下去。

太极图所揭示的宇宙真相或者奥秘,几乎和当代物理学所认识的宇宙形成一致,这简直令西方的科学家们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而太极图也包含了人类科学的很多内容!!!

太极图早就超越了现代物理学,当西方用科学方法对宇宙探索还没找到尽头。对粒子的探索也还没找到尽头,由于狭隘的科学观念也产生了认知茫然。其实千年前东方的先知早就告诉了结果,无穷大和无穷小是相通的。看不到它们之间的相通,只会进入逻辑和理论上的自相矛盾的死循环。

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毫无疑问就是这张“太极图”。可以说这张图是中华文化最完美、最形象、最准确的表达方式。太极图也叫八卦图、阴阳图或者阴阳鱼图。凡是关涉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乎所有标志、所有场合,都不约而同地选 择这个图案,一些东方国家乃至西方国家的徽章也选用这个图案。

释迦摩尼早就说过,一滴水中有三千大千世界,很早就解释了多维宇宙。人们从黑洞外部观测黑洞,为它的漆黑与强大的引力而惊恐,我们很有可能就生活在一个黑洞的内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黑洞内也还存在其它黑洞,从我们这个宇宙外面看我们的宇宙,我们的宇宙也是个黑洞,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我们宇宙中的黑洞的研究来了解我们的宇宙是什么样。或许我们也可以观测到宇宙外的天体,因为很有可能在外宇宙中不仅存在像我们的宇宙一样的黑洞,也存在发光的天体。它们发出的光路过我们的宇宙时被吸引了进来。不过可能已被宇宙边缘强大的引力所破坏得面目全非。

不同维度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 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 在爱因斯坦以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爱因斯坦所创立的相对论则告诉人们,没有绝对的事物,一切都是相对的。 相对论告诉了人们,光是有速度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的速度能超过光速。正由于此,对于同一件事的发生,不同的观察者所测得的时间是不同的。最简单的例子是通过望远镜观察极远处的星球。假设某个星球不幸遇到了彗星碰撞,大爆炸后毁灭了,同时发出的光通过10亿光年到达了地球,并被某个天文学家看到。对于这个天文学家来说星球毁灭这一事件正在发生,而其实这个星球早在10亿年前就已经不存在了。

量子理论研究在东方反而更进一步,因为东方文化千年前就是天人合一的思维。物质和意识其实也没有鸿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对这的总结。太极图的阴阳鱼眼其实也正是一种量子纠缠。明儒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说过一句有名的话:与花同寂 。《传习录·》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对花的认知,和现在对量子理论的研究和结论异曲同工,意识其实是对量子世界不确定状态的定格截图。爱因斯塔对量子纠缠这种鬼魅似的远距离作用一直迷惑。这位西方的科学泰斗对量子理论从发现到最后否定,看来只有完成否定之否定,才能像超越牛顿一样超越自我。

认识黑洞与宇宙不得不了解下面的概念和模型。我们看不到的黑洞后面,很可能是另一个天地。

莫比乌斯带,就是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莫比乌斯带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于1858年发现。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扭转粘贴两个窄边,一只小虫可以爬遍两个颜色纸带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从两个减少到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把两条莫比乌斯带沿着它们唯一的边粘合起来,你就得到了一个克莱因瓶,当然我们必须在四维空间中才能真正有可能完成这个粘合,否则的话就不得不把纸撕破一点。 克莱因瓶,沿经线方向任意裁剪,每一条都是莫比乌斯环。 如果把克莱因瓶沿着它的对称线切下去, 会得到两个莫比乌斯环。

著名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在1882年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瓶子”。克莱因瓶的结构可表述为:一个瓶子底部有一个洞,现在延长瓶子的颈部,并且扭曲地进入瓶子内部,然后和底部的洞相连接。和我们平时用来喝水的杯子不一样,这个物体没有“边”,它的表面不会终结。它和球面不同 ,一只蜜蜂可以从瓶子的内部直接飞到外部而不用穿过表面,即它没有内外之分。

“克莱因瓶”这个名字的翻译其实是有些错误的,因为最初用德语命名时候名字中“Kleinsche Flche”是“克莱因平面”的意思。因为翻译问题写成了Flasche,这个词才是瓶子的意思。不过“瓶子”这个词更好理解一些。

克莱因瓶是一个在四维空间中才可能真正表现出来的曲面。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瓶颈是穿过了瓶底圈连起来的,自己和自己相交。如果第四维度中,克莱因瓶的瓶颈是可以不穿过瓶子和瓶底圈连起来的。

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中,就好像最高明的画家,在纸上画绳结的时候也不得不把它们画成自身相交的模样。因为我们要把它画在二维平面上时,只好将就一点,把它画成相交或者断裂了的样子。是如果有第三维的话,它就可以穿过第三维来避开和自己相交。克莱因瓶也一样,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处于四维空间中的曲面。

如果莫比乌斯带能够完美地展现一个“二维空间中一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话,克莱因瓶只能作为展现一个“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参考。因为在制作莫比乌斯带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纸带进行180°翻转再首尾相连,这就是一个三维空间下的操作。

从莫比乌斯带 说道克莱因瓶,其实大家估计只能从图片更形象,其实就是展示宇宙黑洞的模型。也就是展现太极图的立体形象,太极图阴鱼阳鱼,黑白鱼眼之间的联系。太极图告诉我们宇宙其实是相通转换的。

山路不同山顶只有一个,殊途同归,中西文化思维最终必然默契和融合, 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1885—1962),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曾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他还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对二十世纪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947年,丹麦政府为了表彰玻尔的功绩,封他为“骑象勋爵”。波尔自行设计的族徽样式就加入了太极图。这位量子物理的导师估计也是,从中得到了灵感,觉得没有比这【太极图】更能如此简洁表达他的思想的标志了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