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南哲薪火 |(哲学论文的写作和规范——暨学年论文写作指导)

句子大全 2015-04-04 22:25:05
相关推荐

3月30日晚,“哲学论文的写作和规范”讲座在仙林校区教学楼开讲。讲座邀请到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孙乐强老师,孙老师以马克思写作论文的方式为例,层层剥析,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篇合格哲学论文的诞生过程。此外,讲座还特别邀请到了哲学系2016级硕士生张程业和2015级本科生陈薪水分享自己的经验。

>>>从文本到思想史:由阅读开启的论文写作<<<

孙乐强老师主要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提出了关于哲学学术论文写作的意见。

孙老师首先强调了读书和积累的重要性,他指出本科生阶段我们所面临的论文写作主要问题是“眼高手低”,缺乏内容。而一篇哲学论文内容的丰满是扎根在“冷板凳”式的深入阅读和笔记摘录的基础上的。紧接着,他就如何选取阅读材料和如何记读书笔记做了具体的讲解。

孙老师指出读书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是带着问题意识去读。问题意识来源于对未来学术热点的预判,这种深刻洞见性的培养需要同学们养成在图书馆翻阅学术期刊的习惯。学术权威期刊往往能够反映出当前领域的前沿问题,经年累月的阅读能够让我们建构起问题 流变的脉络,把握国内外学界的热点。

在带着问题意识进入文本之后,最重要的便是学会做读书笔记。就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孙乐强老师提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文本摘录为主,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与关注的问题有关的段落摘抄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用小标题或者短句的方式概括文段核心内容。他还提到,在摘录文段时要注意加上版权页信息,而摘录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应当及时记录、评注。而第二阶段,则是以思想史为线索,将读过的书按照问题分类,最终整合问题域,清晰整理出不同学者关于这样一个问题的认识,这也对我们后续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部分有极大帮助。到了第三阶段,则需要我们就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建立理论。最后一阶段中,则应该将目光放回现实,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问题本质,就如何解决当代各种现实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孙乐强老师讲授论文写作方法

毫无疑问,一篇优秀的论文一定有着科学合理的结构,对于初学者而言,构思出合适的论文结构是十分困难的。对此,孙老师介绍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我们的研究过程,而论文的展开过程,则应当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

论文一开始所要讨论的,是最抽象的普遍性问题,我们应当明确不同学者关于所讨论问题的看法的共同性,在这样的共同视域下提出自己的看法,奠定文章的基础。而行文过程中应当注意逻辑性。孙乐强老师给出的建议是,按照思想史逻辑进程,步步安排论文的逻辑结构,并通过清晰的标题,高度概括核心思想,进一步明确文章结构。

从“剥洋葱”的阅读方法到“文本——思想史——理论 ——现实”的论文写作发展史,孙老师为同学们生动剖析了困扰大家已久的论文谜题。孙老师也始终强调,哲学是一门需要下苦工夫、坐冷板凳的学科,只有日复一日地苦心沉淀,最后才能有所收获。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提出如何更有效地与导师就自己的论文写作交流、讨论的问题。孙老师的建议从交流的时间点上给出了建议。在时间点上最好选择在文献综述完成后与导师进行讨论,因为此时我们对于问题的思想史线索已经有了清晰认知,并应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述,有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导师更能有效进行指导。

>>>对话和灵感:为哲学“祛魅”<<<

接下来,张程业学长和陈薪水学长为我们分享了他们在哲学学习和论文写作中的一些经验。

张程业学长分享经验

张程业学长主要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希望我们能多阅读外文文献,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并关注国外的哲学热点问题,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二是指出我们哲学系的同学在内部交流和讨论的时候不够积极,大家囿于自己身上“学霸”“学渣”这样的标签,都有些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希望我们能够勇于打破这样的状态,同学之间多交换看法,或者通过参加小型座谈会的方式走出去,与更多人交换自己的观点,通过一种“反驳——回应——再反驳”的模式,激发问题、完善自己论文写作的框架。第三点,他建议我们在本科生阶段和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有自己的感悟时,主动去和导师分享,寻求导师的反馈。最后,张程业学长用自己关于牟宗三和列维纳斯的比较研究为例,鼓励我们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话题,让论文写作和哲学学习变为一件更快乐的事情。

陈薪水学长最后在细节上做出补充,指出了论文写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首先,学长同样强调我们应该多阅读外文文献,并鼓励我们克服畏难情绪,尽早开始外文文献阅读,在过程中逐渐适应难度并提升自己能力;其次,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句法结构问题,由于我们难以避免引用外文文献,写作中会有句法结构混乱、夹带翻译腔的问题,而对于一篇好的学术论文而言,这都是我们应当极力避免的。总之,一篇好文章应当是改出来的。

无论是孙乐强老师的讲座还是学长们的经验分享 ,给在场的同学们带来了哲学读书与写作的知识盛宴——不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更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哲学本身。

撰稿 / 张雨婷 杨铭燕

编辑 / 张雨婷

校对 / 杨铭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