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岑参的这首著名边塞诗 句句用韵(铿锵豪壮 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句子大全 2011-04-28 05:30:34
相关推荐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作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送别名将封常清西征,写下了著名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此诗通过西北边地的景物描写来渲染边塞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全诗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金山:指阿勒泰山

烟尘飞:指敌人进犯

草檄:起草讨敌文书

你看那荒凉无边的走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一川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吹得满地乱滚。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出征的消息一定心惊胆颤,我一定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天宝十三年(754)冬 ,封常清西征播仙,岑参为这次出征的将士写了这首颂歌。诗中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质。

开头围绕“风”字落笔,极力渲染边塞环境和恶劣。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肥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出师征讨;诗人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不畏艰险、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如将军夜不脱甲,以身作则;半夜行军时马毛的变化和“砚水凝”等。这里诗人用反衬手法,来恶劣的环境描写,来突出将士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大军凯旋。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声调铿锵豪壮,更好地抒发了西征途中环境的恶劣、人物的豪迈,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