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北方有句俗话:大葱蘸大酱(越吃越胖)

句子大全 2014-12-04 07:39:04
相关推荐

北方有句俗话:大葱蘸大酱,越吃越胖。黑龙江人(重点是农村),大都习惯吃蘸酱菜。无论是野菜,还是自家菜园子的大葱黄瓜之类,顺手抓一把,往大酱盘子里一抿,“咔嚓、咔嚓”有滋有味地嚼着,透出一股北方人豪爽洒脱之气。

我生在黑龙江畔的一个村子里,从小就耳闻目睹母亲酿制大酱的全过程。大酱的制作大体需要半年时间。进入腊月,农村家家开始烀酱豆。酱豆是自家种的大豆(又叫黄豆)。做酱豆的豆子不用特意挑选,破半豆也可以。在烀酱豆的头一天,就要把豆子用水泡上,使豆粒膨胀。把浸泡过的豆子放入大铁锅里,添上覆盖豆子三公分左右的水,开始烧火,待水滚沸后,稍微撤一下火,过半个小时左右,还要烧第二遍火,然后再慢慢用文火煮,大约四、五个小时,大豆由黄色变成暗红色,真正成了酱色。锅里水干了,酱豆发粘凝聚在一起。这时,要用木制的酱杵子把酱豆捣碎。接下来开始制作酱块子,把粉碎的酱豆和在一起,在面板上摔成长方形。累的母亲满头大汗,腰弯得像张弓,酱块子终于形成了,用两、三层纸紧紧包裹起来,放到炕稍或室内的棚上,一直放到来年农历的四月初,不用去管它了。酱块子进入了发酵期。农历四月以后,天气渐暖,气温上升,正是下大酱的最佳时机。把酱块掰成若干小块,称一下重量,大约每10斤酱块放5斤盐20斤水,放入那种用黏土陶制的小缸里。下大酱的具体时间,一般都选在农历的四月初八或十八,取谐音“发”的意思,大酱愿意发酵。酱块下缸后,用布或纱布做一酱缸蒙子,上栓一红布条,罩在酱缸上。酱缸应放在房前朝阳的地方。放置一周左右,开始打爬。酱爬是用一块10厘米左右的木板镶在一木棍上,用它上下搅动,使酱块子粉碎,溶于盐水。

每当傍晚,家家传出“咣当、咣当”打酱爬的节奏感很强的悦耳声,俨然一个有统一指挥的交响乐队。母亲边打爬,边用小勺捞出泛起的白沫。每当正午,在太阳的直射下,酱缸上面会不时冒出一个个气泡。大约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酱缸里向外不断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到了这个时候,一家人就可以品尝了。这时也正是北方野菜猛长的时候。

时下的超市里,多品种的酱料琳琅满目,我选了一些吃,品来品去,都不如自家下的大酱可口,也许是饮食习惯使然。我特别喜欢吃母亲下的大酱,母亲已离开我好多年,但母亲制作大酱的酱香味犹存,仿佛至今还能闻到。我这个东北人愿意吃农家下的大酱,这辈子恐怕积习难改。农家下的大酱,犹如一坛酱香型的陈年老酒,历久弥香,醉了一代又一代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