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艺评论」《功勋》之《申纪兰的提案》:女人为何能顶“半边天”

句子大全 2011-05-12 17:05:55
相关推荐

导读

近日,庆祝建党百年题材电视剧《功勋》之《申纪兰的提案》单元圆满收官,该单元真实再现申纪兰扎根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带领妇女开展劳动竞赛,争取权益,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的动人故事,这一单元的女性视角为整部剧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也为国产剧女性人物画廊贡献了精彩的艺术形象。目前,该剧豆瓣评分达到9.1分,受到广泛好评。

重大主题宣传的故事化、艺术化表达

近年来,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越来越重视通过故事化、艺术化手段,让“硬”主题“软”着陆。《申纪兰的提案》延续了这一特点,不是对申纪兰生平的简单再现,而是从历史的语境中去考量人物,从平凡的生活中采撷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故事,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艺术化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注重故事的内在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将故事讲得圆融顺畅,有滋有味。

《申纪兰的提案》从一开始就很抓人。在巍巍太行山间,伴随着清丽悠扬的民歌小调,新娘子申纪兰坐在毛驴拉的花轿中畅想美好的婚姻,哪知缰绳突然断裂无法前进,申纪兰二话不说跳下婚车,主动提出要拉车,因为她自己“脚大”,这一下子将人物的果敢爽朗的性格表现出来。可当她好不容易到了新郎大海的村子,却发现大海已随着部队开拔了,申纪兰回过神来就去追赶大部队。只见一抹鲜亮的红色跃动在苍翠的山间,她在最后关头追上了部队,见到了丈夫。二人隔着山涧相望,申纪兰将身上喜庆的红绸奋力抛向即将出征的丈夫,宛如红旗漫卷,一面是为了国家和平的出生入死,一面是独守后方的坚贞等待,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幕,情节、画面、色彩、音乐俱佳,我们看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看到了独特的晋中民俗,看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整部作品都延续了这种风格,不是纪实性还原,而是根据历史事实设置情节,强化戏剧结构,让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比如申纪兰组织村里妇女织布,吸引不少妇女参加,还换回了小米。这本是好事,但是怀孕的秀儿因为坚持参加劳动导致早产,不幸感染致死,秀儿的父亲便诬陷是因为申纪兰让她参加劳动所致,好在后来县里来的工作组调查后,为申纪兰证明了清白。从中能看到当时落后的思想对女性身心的禁锢与伤害,也看到申纪兰在农村开展工作的种种不易。

当然,这部剧除了展现女性困境,还有对农村生活图景的生动展现。比如申纪兰巧妙做通秀儿父亲思想工作,让秀儿与石头顺利结合,就极像赵树理的名篇《小二黑结婚》情节,非常贴近群众生活,呈现浓郁的农村生活风情。还比如申纪兰和石头比赛耕地,第一次拍出了女性熟练而欢快的农耕场面,气氛诙谐幽默,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劲头,也展现了拼搏奋进的时代精神。

塑造鲜活人物形象

展现真正的女性价值

电视剧对申纪兰的塑造是有难度的。连续五十多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她最显著的身份标签。这是巨大的政治荣誉,却也容易给人造成性格不够鲜明、没有主见的刻板印象。而《申纪兰的提案》却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成为人大代表之前的年轻申纪兰,让我们看到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特别是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作品从1947年开始讲述,当时中国妇女地位低下,农村妇女更是处于封建男权压迫之下,不能自主参加劳动。作品塑造申纪兰身上最重要的性格特征——自信自立自强。她没有像一般妇女裹脚,能自由行走。她刚结婚丈夫便出征远行,独守空房数年,依靠自己劳动生活。同时,她打破传统,组织妇女参加劳动,用她的话说就是要“让姐妹们走出家门。”她组织妇女集体织布,组织妇女第一次和男人一样参加劳动,她带领妇女通过巧劲战胜了“老把式”男社员们,她还组织村民识字班,提高文化水平,生动阐释“女人能顶半边天”。正是她的带头作用,影响了整个西沟村的妇女的命运,最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的提案,真正将女性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这一单元还塑造了一群可敬又可爱的女性形象。比如对申纪兰婆婆的描写,就不同于一般农村婆婆的形象。她因为儿子出征一直觉得愧对申纪兰,始终支持申纪兰工作,当申纪兰被诬陷时,是她紧紧抱住了无助的申纪兰,在她身上体现了是中华传统女性身上的善良、宽厚、仁慈的品质。还比如李大嘴这个角色,一开始她是男性的附庸,因为生不出儿子非常自卑,还因此闹了几次笑话。但当她第三胎生下女儿后,被丈夫毒打出门,她彻底看清了自身的处境,坚决走出家门,和申纪兰站在了一起。这些女性,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最后都有了性格和命运的变化,非常精彩,体现了编导高超的人物刻画能力。

以现实笔触描摹农村图景

呈现健康质朴的审美追求

《申纪兰的提案》在艺术上的另一大特色是真实,具有强烈的生活质感。这一方面体现在对服化道景的真实上。为还原当年农村风貌,剧组将山西省平顺县双射泉村作为主要拍摄地。但是由于当地村貌太新,与剧中所需要的年代感已相距甚远,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的村貌,置景人员为新房子重新糊上黄泥墙,在水泥路上铺上黄土,用高压水枪去除建筑光洁的表面,露出斑驳的杂草。还制作烟熏火烤、水渍等小细节,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那个年代的质感。观众们才在荧屏上看到了繁忙的农田耕作,看到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村庄形态,极具烟火气。人物的妆容、服装也具有年代感,干部、农民衣服都打着补丁,非常朴实。申纪兰的扮演者蒋欣为了演好申大姐,特意晒黑了皮肤,就是为了接近劳动人民的特质。整体上,画面优美大气,写实程度高,农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呈现一种健康质朴的审美风格。

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环境的真实描摹。作品对西沟村并不是桃花源般的描写,而是不回避矛盾,特别是数千年的封建礼教的糟粕,以及落后的顽固势力对女性的残酷压迫。秀儿父亲在家中对妻子随意呵斥打骂,李大嘴的丈夫对她随时随地的家暴更是触目惊心,写出了解放前妇女的悲惨命运。作品也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同工不同酬、男性歧视女性的现象,导致不少女性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参加劳动。还比如申纪兰被选为人大代表到省会学习,第一次见到电灯时的好奇惊讶也让人略感心酸,充分反映了当时我们国家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现状。她去马店村找李桂英调研时碰到的浮夸作假的马社长,也是对当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讽刺……作品对农村环境的描写刻画,既不是庸俗的娱乐化处理,也不是带有歧视性的偏见,而是遵循历史真实,通过艺术化加工,以一座小村庄的变迁折射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以小见大展现时代风貌,是主题创作的进步。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