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72天 最早去(最晚归 浙江首位援鄂医疗专家郑霞今天回家 她一句话让人心疼)

句子大全 2007-11-24 09:15:38
相关推荐

大家还记得这个背影吗?

今天坚守武汉金银潭医院72天的郑霞要回来了!

“我想好好睡一觉,自然醒的那种。”郑霞的声音带着疲惫,这是回杭州的前一天晚上10点,她刚刚结束工作。说到“好好休息”时,她笑了,声音也清亮了很多。

郑霞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医师,受国家卫健委指派,她 1月23日奔赴武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成为浙江第一位援鄂医疗专家。

最早逆行,最晚归来。坚守武汉金银潭医院72天,4月3日,郑霞终于结束驰援,从武汉回来了。

此前报道:

回家后,她最想睡到自然醒

“能回去了,挺激动的,早就想家了。”说到回家,每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语气都会变得轻快,郑霞也不例外。当初离开杭州时,她只身一人,拖着行李箱,逆行到封城的武汉,必然是有孤独感的。前几天,浙大一院的同事们从武汉撤离时,她特意跑去和大家告别、留影,“我说来得时候是我一个人,他们的告别我一定要去参加下,感受下气氛。”

如今,终于可以回去了,回家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我就想好好休息两天,说实话,在这里的70多天,没有休息一天,没有周末,没有轮休。” 郑霞说,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金银潭医院收治的都是重症病人,“没人能够休息好。这里的小伙伴们,有的是晚上迟迟睡不着,有的是整夜失眠,我是一晚上要醒好几次,一睁眼,两点,再一睁眼,三点,下次醒来是三点半,从来没有一觉睡到天亮过。”

她曾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郑霞奔赴武汉时,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候。“病人太多,病情又太重,扑面而来,完全接收不过来,压力特别大。”

什么是“扑面而来”?郑霞形容那种状态:送到金银潭医院的病人都是重症,甚至危重症病人。初期,大家对新冠的认知又太少,比如,病情严重的病人二氧化碳值太高,医护们花一天的时间去调整,依然是个极高的数值。想把病人的生命体征调稳,会非常难。

“病人有一点的不稳定,我们就要花大量时间在床边,但花了这个时间,好像也又没有产生效果。说不定什么时候,病人就突然走了。你想回头理理这位病人的救治,根本没时间,因为又一堆病人来了,接着就要处理相似却又不同的各个病人。”

这样一种状态,曾让郑霞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出了问题,后来才知道,很多重症学科的医生都有这种心里路程,包括那些最厉害的专家们,那段时间,也有过类似的困惑。

一段沉痛的表述

让她印象深刻

“直到各地驰援的医疗队开始整建制接管病区后,这种情况才慢慢缓解。重症病人不再铺天盖地的转来,不再每天都处于紧急抢救的状态。”

郑霞说,节奏舒缓 很多,“可以静下心来,处理每位病人的细节。对病人可以预判,比如明天可以让他尝试做康复训练,或者让他站在床边 ,今天做几个抬举动作,这是一种可以掌控的状态, 不是那种应急状态 ,突然之间,这个病人血压掉了 或者那个病人的氧和不行了。”

节奏舒缓,并不是轻松了,因为新的压力接踵而来。

“每个细节管起来的时候, 就是想每个细节都做好 。所以,每天都要揪心病人一点点的变化,一步步熬过来。”

这段时间,郑霞所在的金银潭医院7楼ICU病房内,所有的新冠病人,核酸检测都已转阴。但她和同行们依旧每天忙到晚上:他们一层层的去其他病区巡查,怕那些还未治愈的病人,重症转成危重症,或者已经转到普通病房的病人再出现不好的苗头。这样的风险需要提前去核查和发现,如果有这样的倾向,就要提早制定一人一策,“我们希望在最后的阶段,工作做得更完美。”

随着武汉形势的好转,很多重症医学领域的专家们陆续撤离,前两天,专家们在一起开总结会 ,其中一位专家的话让郑霞印象深刻,他说:“这次取得胜利,真的非常不容易。但依旧有很多事情值得再去探讨,因为事情并没有结束,关于新冠,还有很多未知,值得去探讨。这些累积的经验,背后是那些很多没有被救治过来的病人。”

这是一段沉痛的表述。

这样曲折艰难的救治,她经历太多

郑霞会因此想起她治疗的很多位病人。

比如一位40多岁的男子,他转到郑霞所在的病区时,氧饱和很差,需要靠无创呼吸机支撑,严重的时候,郑霞和同事们给他做过很多次俯卧位通气。

“他总是很配合,慢慢好起来,转到了普通病房。我们特别特别高兴。”

但是突然有一天,男病人肠道动脉瘤破裂 ,消化道大出血 。每天血便2000毫升到3000毫升。一位正常人的血液总量是多少呢?差不多5000毫升。

本来呼吸状态就不好的他出现休克。消化科的医生想尽办法帮他止血后,他的肺部状况越来越糟,最后是连纯氧都支持不住了。

高流量吸氧、 俯卧位通气、 气管切开……郑霞和同行们穷尽一切手段,像是在和死神进行一场拉锯战。“他缺氧时间太长,我们一度都觉得他可能醒不过来了。”

但最终,男病人奇迹般地越过了生死线。

“我们真是高兴到想要掉眼泪。”郑霞后来才知道,男病人的哥哥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他本人热心公益,在住院期间,还给医院捐赠了大笔物资。

这样曲折艰难的救治,在这两个多月内,郑霞经历了太多。有些病人,像这位男病患一样,脱险了,有的,就那么去了。

郑霞(左二)与战友们合影

这72天的经历,将终生难忘

72天,郑霞的内心受到了很多次冲击。

“对我来说,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大的疫情 ,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灾难,一下子目睹到那么多…… 每一个病人去世,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裂。甚至有时候, 全家好几个人都没了……”

郑霞一直记得病房里一位大姐,她那天过53岁的生日,但就在生日前一天,她得知自己的父亲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她说:是不是我爸爸用他的命帮我挡了这一劫。”

那一刻,让郑霞觉得特别心酸,“我们真的需要关心武汉人在疫情后的心理,这些能活下来的人,他们要接受最亲近的人没了,这是一个太艰难的过程。”

还有一些冲击则来自专业领域。

“关于新冠,未知很多。我们以为通过学到的专业知识 ,能掌控很多, 后来发现 ,花了很大的代价 ,也只是摸到一点点东西 。”这让郑霞很感慨,“我自己的知识体系被洗礼了,成长了很多。”

除了冲击,也有温暖和喜悦。

“和很多专家合作,感受到大家为抢救病人的那种拼劲。很多在这个领域有威望的专家们,在病房里都是亲力亲为,和护士一起为病人做俯卧位、调整机器参数,为了寻找最佳值,亲自拿尺子量病人的身高。做这些事情是有风险的,他们身体力行,告诉大家:有风险,一起担。形成一股力量。”郑霞说,这70多天的经历,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忘掉,“来到金银潭医院医院,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拼了命一样救治病人,花很大的代价,做出很多努力。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难度太大,所以每挽救一位病人,那种欣喜的心情,怎么都不会忘记。”

浙江最后一批援鄂英雄今天回家!

除了郑霞,今天下午最后一批从武汉撤离的浙江医疗队回家!我省援鄂医疗队2018人,圆满完成抗疫任务!

脱下口罩

他们绽放最美笑脸!

第六批返浙医疗队175人,由浙江援鄂第五批医疗队省人民医院队和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等组成。

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由浙江省人民医院葛明华院长带队,于2月19日抵达武汉,全队由浙江省人民医院及其五家紧密型医联体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在圆满完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区的救治工作后,医疗队主动请缨,转战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坚守最后一道防线。

在汉期间,省人民医院队累计经管患者117人,治愈出院67人,病情好转后转院转科50人,无一人转化为危重症,无一人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该医疗队工作事迹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央视焦点访谈及地方电视台宣传报道。

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由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担任指挥长,自大年初一(1月25日)抵达武汉开展工作,至今已有整整70个昼夜。前方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与中央指导组以及武汉有关方面沟通联络,加强援武汉各支医疗队的管理,实现了队伍管理规范化、团队运行高效化、医疗救治精准化。(本报关于指挥部报道请戳:)

指挥长曹启峰(中)、副指挥长徐飞鸿(左)、后勤总管凌磊(右)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累计派出17批次2018人的医疗队伍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援鄂医疗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牢记“三个地”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坚决扛起疫情溯源、流调监测、医疗救治等重点任务,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和救治患者,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我省援鄂医疗队6个集体、21人被表彰为全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是全国除湖北外获得先进表彰数量最多的省份。

最长情的告别

马上就要离开奋战多日的武汉,第五批援鄂医疗队的每位队员都充满了不舍。一大早,他们就收拾好行装,用笔,用歌声,用拥抱,用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方式,与一起走过这些流汗流泪的日子的武汉朋友们深情告别。

浙江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周美玲迟迟不出房门,队友们推开门,却见她正在埋头写信:“我在写感谢信,感谢酒店员工和司机们在这45天对我们的照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45天里,他们对我们的关怀无微不至,如亲人一般。马上要离开这里了,心里还有很多不舍,希望以后我们还能重逢!”

只见周美玲一笔一划地认真写道:“武汉有东湖美景,我们杭州有美丽的西湖,京杭大运河、钱塘江、西溪湿地等等数不胜数的景观。4月8日武汉解封,欢迎你们在闲暇之时来美丽的杭州做客。”

队员们一一在防护服上签名,签满了4件防护服。

以下这个视频里,是医护人员和当地每天接送他们上下班的司机师傅以及酒店负责人,诉说着两地的深情。

最可爱的白衣战士们,整个浙江都在期待你们凯旋!欢迎回家,下午见!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陈娜 陈晓华 史俊 杨陶玉

原标题:《72天!最早去,最晚归!浙江首位援鄂医疗专家郑霞今天回家,她一句话让人心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