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弟弟出生后女儿抱着爸爸大哭(孩子一句话戳心了)

句子大全 2008-05-18 20:16:37
相关推荐

那天深夜,5岁的女儿突然抱着自己大哭的时候,吴凡心都化了。他第一次这么深刻地体会到女儿对父母是如此地依赖,而自己仿佛让她受了委屈。

今年6月,二宝出生。二宝是个男娃,和女儿凑成了一个“好”字。吴凡在儿女双全的幸福中没有沉浸多久,反而有点不知所措了。

7月22日,二宝满月。回忆起这一年多的心路历程,吴凡感慨万千。

生还是不生

吴凡今年38岁,嘉兴人。他在温州的单位里上班,买了房。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孩。一时间,吴凡的朋友圈里都是关于二孩的话题。最多的就是,生还是不生?

生不生二孩,最纠结的要数吴凡这一代人:生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年龄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迈,有些大宝都已经十几岁了,和小的明显有代沟。再生一个,就像在已经逐渐走向平衡的天平中加入一颗石子,推倒重来。

吴凡属于“不生派”。压力不仅来自经济上,更多是精力上。2013年,女儿出生,由于双方父母抽不出时间,妻子辞了工作在家带娃。好不容易女儿5岁了,稍微轻松点了,接下来妻子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女儿大了一家人也有条件出去旅游旅游了。但一旦生了二宝,又得回到从前一把屎一把尿的日子。

不过,家里其他人并不这样想。妻子很想再要一个,她觉得孩子有个兄弟姐妹,将来可以互相扶持。老家的父母虽然没有明说,但内心还是想要个孙子的。

于是,吴凡用起了“拖”字诀。二孩刚放开那两年,他说现在正值二孩生育高峰,孩子将来学习、就业压力大。后来他又说,现在社会压力大,经过统计身边大多数人都不敢生,自己部门只有一个同事生了二孩。

最终让吴凡改变想法的,竟然是女儿的态度。女儿很活泼,特别喜欢有人每天跟她在一起玩。女儿尤其喜欢比她年幼的孩子,每次看到别人抱在手里的婴儿就挪不动步,一定要上去抱抱。“我想要自己的弟弟妹妹!”女儿的哭闹让吴凡找不到理由拒绝。

担惊受怕

现在养孩子离不开一个词:培训班。尤其女孩子,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家长们都尽量让孩子接触接触,不然似乎输在了起跑线上。

自从决定生二宝,吴凡和妻子就对将来做了一个重新规划。去年一共给女儿报了8个培训班,只要女儿愿意学就报,生怕二宝出生后没那么多时间接送,就要重新调整。

妻子比吴凡小1岁,去年36岁,属于高龄产妇。其实当初不想生二宝,吴凡也有心疼妻子的成分:高龄产妇更容易有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加上头胎是剖腹产,吴凡总是放心不下。

今年2月,怀孕的妻子去温州中心医院做羊水穿刺。高龄产妇生下唐氏儿等问题婴儿的几率更大,因此35岁以上的产妇必须做羊水穿刺。一根长长的针穿过子宫刺进羊水里,疼痛是次要的,关键还有几率流产,想想都害怕。吴凡特别不喜欢陪妻子去医院检查的感觉,担心那未知的结果。

所幸一切顺利。今年6月中旬,预产期前一个星期,妻子住进了温医附二院待产。温州人扎堆在温医附二院生孩子,平时床位特别紧张,二孩高峰期有时连走廊都躺不下。吴凡特意做了功课,“单人的VIP病房2000多元一天,生个孩子住院费差不多就要1.5万元,挺贵的。三四个人的病房太挤,双人间相对最划算。”夫妻俩盘算着,如果有双人间就住下,不然就去VIP病房。

有点出乎意料,妻子当天就住进了双人间。“二孩高峰期已经过了,想生的基本都生了,今年比去年空了很多。”护工阿姨说。

温医附二院有个护工群体,在二孩高峰期护工人数也达到了高峰。照料吴凡妻子的护工阿姨是永嘉人,做护工十几年了。阿姨为人勤恳,过年的时候,不少护工都回家过年了,但二孩爆棚人手根本不够。“我就一个人照顾4个产妇,拿4份钱,过个年赚好几万。”她说,产房的护工其实也是个高收入群体。

和吴凡妻子同病房的产妇是个80后,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由于高龄等原因,胎儿不稳,长期住在医院里保胎。疼痛、鼻孔流血、胀气……她说她是拼了自己的命去挽留一个新的生命。

回不去的过去

由于头胎是剖腹产,这次也只能剖腹产。6月下旬,妻子的肚子上又挨了一刀,是男孩,7斤多。

孩子出生前和出生后,作为父亲,心态是不一样的。无论你之前什么想法,一旦看到襁褓中的婴儿,听到那声啼哭,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尽自己所能地照顾、保护好他。

之前,吴凡考虑过坐月子的事:如果婆婆来照顾,生活饮食习惯不同,难免会有不愉快的地方,还是在丈母娘家坐月子更靠谱。

每天开一两个小时的车,往来于自己家、单位、女儿幼儿园和丈母娘家之间……吴凡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了,以前两个照顾一个,现在变成一个照顾三个。

他原本担心疲于照顾二宝,自己精力上吃不消是最大问题,结果发现最棘手的反而是大宝。

今年上半年,离二宝出生的日子近了,他把女儿的培训班从8个压缩到了只剩画画一个。

“爸爸,我想去上跳舞课!”“爸爸,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我想妈妈了。”

女儿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吴凡想尽办法解释,说妈妈给弟弟喂奶,说爸爸没那么多时间接送,说你是大姐姐了,要学会照顾自己。他甚至不敢太强调弟弟,避免让女儿认为是弟弟占用了爸妈的时间。

生二孩前,吴凡看了不少育儿书,身边也有朋友因为生了二孩,儿子几个月不跟他们说话的例子,他想避免女儿对弟弟产生排斥感。

其实女儿是很喜欢弟弟的。弟弟刚出生她就抢着抱,放学了就先去看弟弟,唱歌、讲故事给弟弟听,但二宝的到来,等于重构了整个家庭关系,女儿不适应了。

女儿有了几年来的第一次尿床。“你们都不爱我了,不要我了!”她会故意跟你作对,大哭大闹。

有一天深夜,吴凡和女儿单独在家睡。女儿突然抱着他大哭起来,吴凡问她为什么哭,她边抽泣边说,“以前妈妈每天在房间里看我睡着,然后出去。我醒来,走到房间外面,妈妈就会张开手臂跟我抱抱。那样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吴凡听得眼圈都红了,这跟自私无关,她只是怀念那种温馨。

后来,吴凡跟妻子商量,这样下去不行,得尽快让女儿的生活恢复常态。在丈母娘家才待了20来天,吴凡就把妻子接回了家坐月子。在家里,妻子可以经常跟女儿说说话,让女儿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女儿也能参与照顾弟弟,打打下手。

从三口之家,变成四口之家,虽然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在转变,但大家都在努力适应。吴凡说,他庆幸当初做的决定,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留下银子和房子,而是给他留下一个亲人。”

这则新闻在快报官方微信推送之后,网友留言上百条:

有感同身受的

燕燕:刚刚二剖有了女儿,也凑成一个“好”。为了坐好月子,不得已把5岁的大宝白天送去暑托班。现在也很关注大宝的心理问题,希望成功度过这段日子。

我是多妈:和我家一模一样,儿子五岁,女儿四个月,生之前给老大做了很多心理建设,看绘本讲故事,老大也表示很欢迎妹妹的到来,等妹妹真的来了他才知道爸爸妈妈对他有了忽略,所以刚刚第二个月明显很叛逆,大喊大叫引起我们注意,现在慢慢的好多了,每天抱抱妹妹,给妹妹说晚安,讲故事,哄她开心,活脱一个宠妹达人。生比不生好,虽然很累,让儿子多个亲人,我们的初衷!

阿燕:大的12岁小的8岁,放暑假了,天天打架吵架,自己也很累,过个暑假只会瘦一点,有点后悔生两个,太不懂事了,大的小气,斤斤计较,小的调皮捣蛋,姐姐说,我讨厌小弟,真不能和谐相处,还没有自己的时间,围着孩子转。

有不想生二胎的

倪若安好:钱钟书先生言:我的钱瑗这么可爱!再生一个绝对不行,我不能把我们的爱分一半给别人。

H。ney Chic” :生得起,养不起,压力太大,没人带小孩。

小C家:看完这个新闻,我决定不生二胎了。

言言QUEEN:才不会让宝贝女儿当姐姐。

Cynthia婧:能和孩子过一辈子的只有他们的另一半,虽然没有血缘,但却是最最第一位的关系!

小坎:同意一楼的说法,初衷一定是想一碗水端平的,奈何万一天平有所倾向,孩子是敏感的,太累太累。有实力的生。

随风轻舞: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坚决不生二胎,我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怎么过,无论谁来做工作都没用。

佳佳:我是个自私的人,很感激自己是独生子女,我的孩子我父母有空帮我带,不然现在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带孩子。我妈的好友生了两个女儿,两姐妹差三岁,现在都为了叫父母帮自己带孩子闹翻了。所以到底是留个亲人还是留个仇人是按社会环境和家庭实力决定的。

Elena:反正我认为说给孩子留个伴是最大的谎言,留伴只是父母自己认为的,这不是生二胎的理由。

有赞成二胎,辛苦并快乐着的

绥厚养和:现在的孩子似乎还是矫情!以前年代的父母生五六个子女的,非常普遍,那该怎么办!当然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亦随之相应变化,不能怪孩子,因为环境造就或改变人。

A张小张:二胎妈,也是一个好字。我觉得亏欠的反而是老二。每天回家都先跟老大互动,老大6岁,帮她复习作业,送她去上兴趣班,给她讲故事。争取亲力亲为的教育,毕竟老人管不了。老二却是跟着老人,不黏妈妈,自己玩玩具,自己跟外婆出去玩,陪伴他的时间少。不过不后悔,毕竟看到他们每天一醒来就黏在一起的时候很享受。

老徐:我爸和我妈都是有好多兄弟姐妹的,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的父母生太多,团结友爱感情好,现在就是因为生得太少太单一,所以养成了孩子理所当然的性格,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父母的生育权都要干涉,太自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