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艺术教育专家陈凌广:活化祠堂建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句子大全 2007-06-19 04:09:05
相关推荐

文/陈凌广 陈子坤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 陈凌广

祠堂是传统村落的核心文化空间,其功能更新与活化利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浙江多座祠堂空间媒介创新及功能更新模式的实践和反思,探讨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戏台空间活化路径,包括"祠堂演艺+农耕文化"、"祠堂演艺+手工艺术"、"祠堂演艺+文化传承"、"祠堂演艺+光声电技术场景"等。为传统村落祠堂空间保护发展提供指导,也可为传统村落其它类型文化空间的活化研究提供借鉴。

一、提出问题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艺术似乎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无论从精神层面产生的内生动力,还是从物质层面的艺术创造,它与不同的产业融合,都能促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因而“艺术乡建”这个词汇也在坊间和业态中广为流传。随着“艺术乡建”模式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如近年风声水起的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艺术小镇的打造,特别是宁波大学教师策展人、画家严渊先生在湖西村蚁巢美术馆的创建,其在政府与村集体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了产权流转,并将村中废弃的建筑空间率先打造成系列艺术众创空间,其提出的“艺术家到农村去与农民生活在一起”的艺术主张,既推动了村容、村貌发生艺术化的逆转,更引发乡村艺术业态的落地生根引发广泛关注。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陈炯教授的“艺乡建”团队在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大郑村凭借设计观念、设计文化的创新,带动一些掌握传统技艺村民,使村子实现了从环境洁化、产品美化到艺术品牌化的涅槃转变,使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找到了鲜活的创新实践样本。撬动乡村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是文化创新,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的不断推进,“衢州柑桔文化节”、临安区潜东村“乡村稻田艺术节”等一批以“农业+艺术”的乡建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通过“艺术乡建”模式孵化产品,通过“设计赋能”让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是目前浙江乡村振兴道路上最受关注的举措。

千百年来“祠堂”一直在我国传统村落的生存发展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农业人口的城市化流动与迁移,祠堂已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何让大部分已经被废弃的祠堂以包容与创新的姿态实现转型,在新的伟大复兴征程中发挥独特的教化功能、留住乡愁功能、保持寻根功能,就成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活化”作为历史建筑寻找新的生命、新的用途,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祠堂建筑文化遗产在利用的时候,要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上彰显内涵,突出时代和地域的文化元素。另外,在古建筑再利用的过程中,其物质空间以及古建的性格特质等非物质因素均会为其再利用带来一定的制约,不是所有的新功能都适合被置于古建筑之中。因此,古建筑在保护之时,必须做到新功能、新用途与古建筑气质上的一致,进而提升古建筑的现实价值。“祠堂活化是国家文化战略“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保育”和“活化”也不是单纯的保护、保存,而是将祭祀、聚会、议事、倡学、展示、教化等功能以可持续的方式更新。”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浙江省提出打造“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时代背景下,笔者基于近20余年乡村祠堂传承保护的学理研究丰富成果的基础上,介入到“艺术乡建”的视域内,植根农村祠堂,紧扣时代步伐,实现戏台、祠堂、农村文化礼堂三者文化属性功能的有机融合。笔者认为将祠堂戏台的传统文化空间功能与农村文化礼堂的现代文化空间功能、祠堂祭祀聚会的展示文化功能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促进地方戏曲、戏台、祠堂的活化传承保护,也有利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内涵充实和载体创新建设,把农村祠堂打造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营造“一村一氏、一堂一品”的传统村落的内涵品质,实现传统空间与当下人文体系的重构,打造特色宗祠文化,重塑了农民的“精神家园”,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艺术乡建”。

《半条被子》舞蹈—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舞蹈系作品

二、实践过程

本案聚焦“后家族时代”这一时代背景,运用文献-发生学研究方法,探讨祠堂“活化”路径的实证命题,通过“现代视听媒介嵌入式祠堂演艺空间的实践样本”案例剖析,为政府破解“保护不够”和“利用不当”的案例反思,为学界提供积极探索新功能的“保育”和“活化”体系构建;为业态探索符合古建“气质”的祠堂建筑“活化”新路径。笔者以“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走进祠堂”为主题,通过“时思雅集”、“祠堂音乐汇”、“祠堂红色舞蹈诗剧——红”等一系列媒介创新载体在祠堂戏台空间开展系列样本实践,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戏台”演绎形态,是“艺术乡建”的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特色在于以“艺术乡建”精神实质唤起民众对古老建筑空间的乡愁记忆;做特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提振民众艺术审美潜质;让年轻的艺术生命体回归乡村本体,探寻在地艺术灵感与创作样式,促进高校艺术创作有效汲取乡土生活本源之养分,搭建立起院村携手的合作新业态,促进高校科研成果服务于乡村振兴基本国策。

1.“时思雅集”开创跨界融合祠堂戏台活化新载体

2018年1月13日,由景宁县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景宁县文化旅游局、大漈乡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建筑艺术文化活化路径研究”(笔者为项目主持人)开题报告会暨“时思雅集”在景宁县大漈乡时思寺(国家级文保单位)举行,这是一台集蒙古舞(独舞)、古筝曲 (独奏)、现代舞 (独舞)、景宁畲族民族舞(团体)、书法创作、中国画创作为一体的“雅集”活动,到场老百姓在祠堂戏台上领略了一场由国家级专业演员、演出团体、艺术名家现场创作的跨界秀。通过新的舞台搭建与媒介融合开拓了祠堂艺术形式的多元视听概念体验,是实现符合古建气质的传承保护与活化创新举措。

《一碗大陈面》 音乐汇—上大陈村表演队

2.“音乐汇”打造祠堂新型戏台艺术文化样本

祠堂“音乐汇”艺术顾问、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利平教授提出:“送戏下乡,活化乡村戏剧空间;院村携手,共兴乡村文化。”2019年11月23日,由笔者担任总策划,江山市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江山市文化旅游局、大陈乡人民政府联合承办,集声乐、器乐、舞蹈、歌剧、合唱为一体的“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走进祠堂”——‘音乐汇’在大陈村汪氏宗祠内隆重上演,音乐汇围绕基于祠堂戏剧空间的载体创新与活化案例实践,打造现代音乐嵌入祠堂演艺空间的实践探索 。大陈村以徽派建筑为主,现存清代民居、祠堂、戏楼110多处,拥有“江南第一古村落”的美誉,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该村汪氏宗祠(省级文保单位)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于同治二年(1863)。宗祠主体建筑三进二天井,辅助建筑文昌阁二进一天井,该祠堂有着雄伟的三重檐面阔5开间牌楼式木雕大门,门前广场,有一条宽阔的水渠环绕宗祠,北山面水,负阴抱阳,玉带缠腰,渠上有弧形石桥,通体白墙黛瓦,戏台穿斗架梁,镏金错彩,雕梁叠斗、飞檐翘首,木雕工艺精湛透通,呈现典型的吴越派特色,在夜幕灯带的照耀下尉为壮观,实为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为配合这次“音乐汇”经过精巧的舞台改造,巧妙地将原有的戏台作了梯度延伸,适应了现代舞蹈的空间展演;大型LED彩屏的搭建,有效地分割了剧场空间的立体维度,使舞台演绎实现沉浸式的艺术效果。演绎期间,一组组眩目的立体灯光束伴随着激越的低音炮音响设计,映衬着绚丽而古雅的木结构构件装饰;场域内悠久历史的时空与当下时尚舞台实现梦幻般的契合;极具金属味的大功率音乐声线在舞台两边激越响起时,人们似乎忘却了这是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古老戏台;祠堂戏台、天井、明间所围合而成的独特的半开放式观演空间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剧场空间,让祠堂四合院建筑产生了美轮美奂的视听效果。

淳安县梓桐镇胡江村胡氏宗祠“祠堂茶席会现场”

笔者尝试把祠堂当画框,以观众做笔墨,以演员动态表演绘制成线条,集流动的时间、炫目的灯光、激越的音乐,创设了古建木构与钢构、大型LED视频与聚光灯下舞者、表演者与众村民观众互动为一体,构成独特的祠堂艺术场域,凸现了最古朴场景与现代视觉的时代文化反差。在艺术创作多元向度的历史大背景下,今天的艺术创作已经远远不局限于架上的单画种表现,如何调动场域内所有的要素资源,沉浸式体验,将观众和艺术家共同完成创作过程的艺术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形态语言。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成朝晖教授在参加《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建筑文化艺术活化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该课题是一个典型的跨界研究课题,纵向来看,它既涉及到古代戏剧的表演,也融合了现代红歌的演唱,体现了古今的共融;从横向看,该研究跨专业、跨学科,为跨界研究提供了样板。她强调,该课题的意义在于让传统活化、再生,是一个关于活化与共生的课题;课题作为乡村振兴、美美与共的一个好样板,具有参考价值;祠堂的活化也是对祠堂塑和、铸魂的一种推广方式,其意义正在让传统文化插上活化的羽翼,营造文化创新的氛围。”人民政协报记者李宏采写的《重塑农民“精神家园”,让祠堂文化活起来》、杭州日报“杭+新闻”记者陈友望采写《送戏下乡,活化乡村戏剧空间 院村携手,共兴乡村文化》等系列采访报道,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祠堂活化这一困扰乡村振兴主体的老大难问题在5G赋能的驱使下“老树新花”。

音乐汇—大陈汪氏宗祠现场

3.祠堂舞蹈诗剧——“红”首创舞蹈艺术专场样本

2020年9月27日,由笔者担任艺术总监,柯城区人民政府、浙江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浙传音乐学院、沟溪乡人民政府联合承办“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走进祠堂”系列活动,又在柯城区沟溪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余东村余氏宗祠举行,这是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项目《祠堂文化(戏台)红色舞蹈诗剧—红》,该项目作为笔者主持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钱塘江传统村落祠堂建筑文化艺术活化路径研究》子课题。沟溪乡人民政府专门引进了《祠堂文化红色舞蹈诗—红》创作项目并帮助落地,用于沟溪乡“未来社区”文化建设,引领着乡村文化的时尚诉求,将舞蹈诗引入祠堂表现形式在国内尚为首创,为进一步探索乡村祠堂活化找到了鲜活的样本与路径。本案舞蹈诗剧创演团队全部来自浙江传媒学院,该项目以我院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金艳教授为核心的主创班子,师生同创、同台,通过“序”、“脊梁”、“生命”、“信仰”等舞段,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内核,将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农民画元素聚焦于古老的余氏宗祠,舞蹈诗剧“红”—象征光明,凝聚着时代力量,引领着未来。在舞台改造植入的过程中,最大化保护建筑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对祠堂建筑装饰构件、装饰图案等可塑造部分进行亮化设计,立体展现了祠堂建筑视觉形态,增加舞台艺术造型观感,从而在节目网络直播平台上宣传祠堂建筑的物理形象,强化祠堂建筑的个性特质,突出体现地域、文化、思想、经济等背景影响的祠堂建筑独特风韵,并以此作为乡村文化的主题符号化语言进行演绎,彰显乡土文化个性,量身定做一台融红色文化为创作根基的余氏祠堂舞蹈诗剧《红》,为迎接建党百年献礼!

祠堂舞蹈剧《红》在淳安县梓桐镇胡江村胡氏宗祠巡演现场

三、结 语

近年来方兴未艾的中国乡建之路,本质上就是修复中国文化与精神的碎片,就是从中国文化基因的源头切入,复兴乡村,筑巢引凤,以乡养城,以城助村,承担以文化引领乡建的时代责任,祠堂的活化就是乡建中重要的内容载体。乡村振兴是文化振兴,是精神升华,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将红色基因植入祠堂,是当下新时代的重要命题,更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责任和方向,“艺术乡建”我们一直在路上。凤凰卫视浙江区总裁、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葛继宏教授在参加《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建筑文化艺术活化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时提出,“要整合利用祠堂资源,一要对祠堂怀有敬畏之心,尊重祠堂,保护祠堂;二要深入挖掘祠堂的文化内涵并加以宣传推广,让祠堂成为有效的旅游资源;三要融入时代元素,赋予祠堂文化新的载体,通过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走入祠堂,扩大祠堂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陈炯,“艺术乡建”,为美好生活添彩,人民日报,美术副刊2020,10,11

[2] 陈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机制设计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BGL14),人民论坛2018.0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钱塘江流域传统村落祠堂活化路径研究”(17BH168)的阶段性成果。

(陈凌广,浙江衢州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现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公共艺术教育部美术与书法教研室主任,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浙江传媒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高校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18年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

民族建筑“大家”谈栏目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结合当前形势和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所开设的,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展示我国民族建筑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 就中国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阐述观点,提出看法和建议。民族建筑“大家”谈栏目,不仅是专家学者们的精神风采之窗,更是其传播智慧的讲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