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语言:世间最锋利的刀 如何理解《道德经》第1章(2)

句子大全 2017-10-21 12:40:57
相关推荐

读懂了我的上一篇文章,对于理解第二句就相对容易一点儿了。

本文重点说这12这个字: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里要简单地说一下断句问题。

我看过的100余本解读《道德经》的作品,我印象中只有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国荣说:无名和无区别不大,有和有名区别不大。

他能这么说,至少说明他思考了,而且思考得还挺深。

多数人要么坚持无、有断句,要么坚持无名、有名断句。

很少有人解读无和无名的区别、有和有名的区别,思考肯定是都思考了,但是没有清晰的辨析异同。

我在这里重点说无名和有名,以后再说有和无。 大家如果急着了解,就去看我的书。

关于这里到底是无还无名,我琢磨100遍不止,因为这是关键,这里如果不通关,任凭你对其它章句理解得好,都是在门外转。

我思考的最终的结论是:

1,无,名万物之始。单看这句话没毛病

2,无名,万物之始。这句话也没毛病

3,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也没毛病

但是,

4,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在语法上不成立,在语义上也说不通。

解读《道德经》,我们必须兼顾语义,语感,语法。

语义第一,语法第二,语感第三。

语感上问题不大,就算我们忽略语法,那么在语义上如何理解呢?

坚持有、无断句的人,肯定会把自己绕进去,并且,对于万物这个概念的理解,大多是迷迷糊糊。

道可道,非常道。

为什么?因为 名可名,非常名。

名代表欲望,这个欲望是个中性词,可以理解为需求。

子曾经曰:食色,性也。

有人说食色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看来食排第一,色排第三,中间还有一个是睡,这个排第二。名利权还要往后排。

孔子为什么不强调睡觉也是性呢? 因为睡觉对人类没什么大伤害。

所以,食,觉,色,名,利,权。 这些名词都代表欲望。

关键的关键

无名,万物之始怎么理解?

读到这里,我请读者先问自己一系列问题:

万物是什么? 也就是说,万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看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思考10秒钟再回答。

有人说,王老师,你这个版不对。

无名,地天之始。这个不是更好么?

在我研究《道德经》的那个时段,2012-2013年左右。 我看的版本有的是“万物之始”,有的是“天地之始”。

这个问题也琢磨了很久,最终的结论是“无名,万物之始”放在这里更合适。

我说3条理由:

第一:老子那个时代,对天地的认识和我们不一样。他那个时代会把天地看作两个物么? 也许会,也许不会。况且,我们现在可以说地是一物,但天是一物么?

第二:老子想让我们悟道,悟道要从眼前的事说起,天那么高,地那么大,对普通人来说太玄了。

第三:天、地都是名, 但和万物这个概念比,天地的内涵有限。而万物的内涵无限,并且万物这个概念可以包括天地这两个概念。

万物这个概念包括天地,我是受王阳明启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传习录》。

再回到问题的原点, 万物指什么?

如果我们理解《道德经》时,把万物当成一个抽象概念来理解,那么我们很可能不明白老子在说什么。

万物这个概念,尽管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是我们在理解它时,必须把它还原。

这又怎么理解呢?

我又想起来高中时哲学课上老师讲的一个例子。

如果家里的爷爷生病了,他说要吃水果。

这时你怎么办?

如果你对他不是很了解,你肯定要问,你想吃点什么水果啊?

如果你不问了就去买了一堆水果回来,他再和你耍起脾气来,就说要吃水果,你又怎么办?

水果这个概念,类似于万物,它是个抽象名词。但这个抽象名词指向的又是具体的物。

没有一种叫水果的水果,但是有多种叫“某种水果”的水果,比如苹果,梨,西瓜。。。。

他们都是水果,他们又都不是水果。

如果读了这些你还没有蒙圈,那么我要恭喜你,你有慧根。

古人说:白马非马。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名,万物之始

有了前面的对万物的认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

无名,万物之始。

它说的是,每一个具体的物在生成之初的状态,都没有名。 确切地说,是无法命名。

万物在生成之初,语言中没有一个合适的词和它对应,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无名。

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必须把万物还原为具体名词。

随便举个例子,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行,因为道理一样。

我们就拿想西瓜说理吧。

西瓜: 水果之一,万物之一。

请问,一个西瓜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

这个问题,你琢磨100遍,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老子要说“无名,万物之始。”

西方哲学灵魂三问第一问:我从哪里来?

对于不太了解种地的朋友,我就不卖关子了。

一个西瓜的开始,没有绝对的时间。

如果非要说一个时间的话,那就是农民把西瓜子放到了地里,完成了种地。

但这只是一个时间点。

西瓜籽放进土里之前要有许多准备工作, 包括这些准备,甚至就是这一个时间点,也没有一个名词和它对应。

也许有人说,西瓜是从西瓜花开始的。道理也一样,西瓜花和西瓜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就相当于青蛙和蝌蚪一样,它们的区别的界限在哪里?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西瓜籽就是西瓜的开始。

假设我们说种完地了就是西瓜的开始。如果是的话,用哪个名词表述呢?

所以,万物中的任何一物,它的生成之初,语言中都没有一个名词和它对应,老子将万物之初的这种状态描述为“无名”

所以:无名,万物之始。 这句话中的无名二字,从语法上说,它是一个状语。

如果转换一下应当是这样:万物生成之初的情况,没办法用名词对应。

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还拿西瓜来说事。

“无名,西瓜之始”我们费了半天劲说完了。 “有名,万物之母”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西瓜的母亲是谁?

西瓜籽(或者说母西瓜,或者说西瓜秧),土壤(包括肥料),水,太阳,空气,农民,地球。

我能列举的就这些。是不是每一个都有名?

母这个字,在这里指的是源头。

当然了,古人不知道空气。 古人也不知道风是形成的原理,它们只会用风。

我相信,我对《道德经》第1章的解读,会给绝大多数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和你从前的思考相比,你可能是从一个“混沌”的状态,进入了一个清晰的、有逻辑的、可感知的状态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读懂了以上文字。恭喜你,你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众妙之门。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