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夸张与惊喜:《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书评

句子大全 2017-04-03 02:11:17
相关推荐

今天,学术类的文章实在写不出,暂且写一篇读书笔记吧。上周四,读罢了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精选》。要说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夸张的结构,夸张的结尾。这是马克·吐温小说最大的特点,也是他小说的灵魂所在。现在依次分析马克·吐温的小说。

这篇小说精选共有15篇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独立成篇,体裁涵盖了小镇居民、新闻从业者、政府职员等各色人等。大多数都是小人物,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活生生的案例,或许我们读了这本书,也会看到自身的影子。

既然是点评,我先从文学的角度先作一番评价。在人称使用上,本书的绝大篇章都是使用第一人称。毛姆曾在《毛两种不同人称的小说创作手法和优劣》中提到,第一人称写作叙述真实、情节紧凑,使读者产生共鸣的优点,但也存在苍白不生动的缺点。马克·吐温在文中尤爱喜欢第一人称,比如在《我最近辞职的经过》一文中,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我辞职不干了”。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觉得这不是小说,而是作者的一份自传中撷取的片段。待读者继续深入,才发现作者是一本小说,让人在真实与虚幻中穿梭,但也容易让人产生乏味感。

第二个手法是真实经历与小说融为一体。文学创作的源头是现实生活,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以免产生对号入座之感。马克·吐温做过多年的新闻记者,自己也办过报,所以这也成为了小说创作的来源。比如《田纳西的新闻界》,是参照了自己新闻从业的经历,文中那个主人公的写稿及种种经历,都是自身的一些经历。《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则是以朋友欧莱思在内华达任职的经历创作的小说。这也写法,让人觉得真实不做作,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第三个手法则是大量使用夸张手法。夸张具有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想象的作用。这种修辞手法在这本小说精选中大量使用,足以见得马克·吐温对夸张的青睐。再拿《田纳西的新闻界》为例,文中的小职员因为同事、领导之间的倾轧,饱受牵连,最后不得不离职,但为了强化新闻界的恶俗氛围,他用刀枪作譬喻,揭露了新闻行业的丑恶面。当然,有些读者看完后,更会感慨人事关系是最为复杂的事情。

在《三万元的遗产》一文中,马克·吐温把夸张的手法使用到极致,一对贪婪的夫妻,得知将要获取舅父的三万遗产后,做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白日梦,幻想一夜暴富后的奢侈生活,在梦境中,他们贪得无厌,喜新厌旧,破坏清规戒律,最终发现这不过是一条假消息,最终这对夫妻在梦碎后,郁郁而终。虽然马克·吐温写得是一对夫妻,但当时美国正处于赶超英国的阶段,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其中有许多人一夜暴富,醉生梦死,无所事事,这是那一个时代的写照。如果有心的读者仔细加以比较,会发现与当今的中国极为相像,许多人因拆迁、或者生在富贵之家,而生活奢靡,这是多么深刻的讽刺。

因此,我们认为马克·吐温的小说,虽然写的是一些人,实际上反映的却是整个行业,整个社会的病态,他用着看似嬉笑怒骂的语言,实际上揭露了社会的伤疤。如果想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那么马克·吐温一定是最合适的棱镜。

讲完了马克·吐温文章的特点,我们还要再谈几点不足,准确地说水土不服。第一点,对话和心理活动太多。这不能怪马克·吐温,当时欧美的小说一概都是这样的特点。但对中国读者来说,习惯了靠情节取胜的小说,看这样的小说,难免让人读不下去,老实说,这本书我看了很久,这是最大的原因。

第二点,第一人称使用太过频繁。本文绝大多数创作,都是以第一人称写作。读者读后难免产生代入感,觉得既像小说,又不全是,这里不是说第一人称不好。现在的绝大多数小说,无论中外,都以第三人称创作。第三点,翻译有待提高。这不是马克·吐温的问题。本书中翻译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翻译不地道,完全是英式中文,使读者不知所云,比如《我最近辞职的事实经过》,“它的车轮上少了我这根辐条”,首先在题目翻译的就不地道,可译为我辞职了,引用的这句可译为少了我这颗螺丝钉,这样更让人理解,不然许多没有生活经验的人,怎么能知道辐条是什么东西。建议再版时修改。

总而言之,如果对外国文学感兴趣,或者想了解一百年前的美国,增加知识面的人,都可以拿这本书读一读。读完,不会让你失望,对提高写作还是大有裨益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