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在缅怀中传承 让清明更文明(威海别样清明寄哀思)

句子大全 2013-05-29 06:20:33
相关推荐

清明节期间,为避免祭祀活动带来人员扎堆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更好地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威海市文明办积极组织、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转变观念,采用网上祭扫、集体代祭、家庭追思等多种文明祭扫方式,缅怀逝者、寄托哀思、追忆美德。

环翠区:云祭扫+代祭扫,寄托哀思新方式

近日,“中国威海环翠”“环翠民政”等微信平台同时开通了清明网上祭奠平台,市民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祭奠先人,寄托哀思。至4日18时,已有上千人通过祭奠平台表达对先辈的哀悼和追思。

同时,环翠区还开通“代祭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公墓或墓地,擦拭墓碑、打扫卫生,代替市民向先辈献花。

文登区:

移风易俗+信用奖惩,科学引导文明祭祀

文登区积极开展“鲜花换冥纸、文明祭故人”“集体祭祀”“远程祭祀”“代理祭祀”“云端遥望寄追思”等活动。由政府出资购买鲜花,并以人为单位发放鲜花,严禁携带鞭炮、冥纸、香钱、逝者遗物进山。

文登区各级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殡葬、祭祀等工作管理,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将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加强宣传引导的同时,结合农村信用体系个人积分,加大正反两方面奖惩力度,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荣成市: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三万志愿者“上山”

荣成市各级通过志愿服务、征信和民俗传承开展活动,期间,三万多农村志愿者身着统一志愿者马甲,对上山踏青和扫墓的群众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全力保障清明期间“零火情”。

荣成市还将清明祭扫与文明实践、信用管理挂钩,对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的群众给予征信奖分,否则予以扣分,对违规进山祭祀的人给予相应的信用奖惩分。

乳山市:鲜花祭祀+义务植树,文明祭祀举措多

乳山市通过开展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多形式广泛宣传、多举措文明祭祀,引导市民安全、有序、文明祭扫。献一束鲜花、植一棵绿树……现在,节俭低碳的绿色祭祀“选择”越来越多,成为乳山市清明节祭祀主流。

威海高新区:鲜花换纸钱+网上祭奠,致敬英烈

高新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文明祭祀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祭扫新方式。

高新区推行“鲜花换纸钱”活动,在多处墓地入口处为祭扫的村民提前免费准备菊花等鲜花,一边向祭扫者宣传文明祭祀的注意事项,一边给他们派发鲜花,从根源上减少火灾的发生率。此外,高新区向居民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签订承诺书等引导居民选用鲜花祭奠、网上祭祀等祭扫方式来缅怀先人。

威海经开区:手抄报+哀思墙,文明祭祀树新风

经开区及早动员部署清明文明祭扫工作,在清明节前一周,各镇街、村居便利用广播、电子显示屏、宣传车、宣传标语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焚烧纸钱、叩首跪拜等传统祭奠方式,更多地以献花、植树、网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追忆已故亲人,营造文明、安全、环保祭祀的社会氛围。

经区西苑街道天隆社区举办“巧手绘报寄哀思,文明祭祀树新风”线上手抄报展评主题教育活动。辖区30余个家庭积极创作,用巧手绘出一幅幅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并最终通过楼宇微信群进行展评与交流。

凤林街道凤林龙凤社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了“文明祭哀思 寄语奠故人”活动。在社区显眼的位置悬挂长约5米的浅白色 “哀思墙”,幕布上一棵柳树上面挂着一串串相思的卡片,前来祭祀的居民一一在寄语墙上写下了自己对故人最真挚的缅怀。

威海临港区:森林防火+主题教育,破除陈规陋习

临港区共派出联防队伍1000多人,全天候值守60个森林防火卡点,全力保障辖区内14.2万亩林地防火安全。

临港区各村、社区,开展主题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祭祀方式,破除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采用网上祭祀、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祭祀先人。

威海南海新区:居家追思+书写寄语,6500枝鲜花扬新风

南海新区在莲花山公墓和东店子公墓举行“代祭扫”活动。在青松翠柏之间,公墓管理人员手持鲜花,庄严肃立,进行献花、默哀、鞠躬,为不能到现场扫墓的逝者亲友完成祭扫心愿。

自3月21日起,南海新区关闭了区内各公墓,暂停现场祭扫活动,也禁止在道路、广场、居民小区及墓区、山头、绿地等公共场所焚烧抛撒各种丧葬祭奠物品。

为弥补居民不能亲自到场祭扫的遗憾,南海新区购买了6500枝鲜花由公墓管理人员、园林工作人员等进行代祭扫,并倡导居民采取居家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