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作文素材丨唐太宗:真诚谦虚的圣君(帝王的楷模)

句子大全 2014-08-15 17:34:22
相关推荐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风微语,ID:chunfengweiyugzh】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一、玄武之变:争帝位手足相残,求和解礼遇贤臣

武德后期,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李建成连发狠招,尝试策反尉迟敬德等人,遭到拒绝,又派人刺杀尉迟敬德,再次失败。他们还邀请李世民参加“鸿门宴”,酒中下毒,导致李世民吐血数升。至此,双方由暗斗转为明争。

公元627年7月2日晚上,李世民带领手下的亲信猛将,在玄武门将李建成、李元吉一网打尽,不久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而立之年的李世民登基称帝。这就是“玄武门之变”。

按照惯例,接下来应该进入“清算”阶段:一则铲除太子余党,二则或削弱或剪灭那些功高震主的旧臣。

然而,李世民却选择了和解,从宽对待李建成的部下,先后大赦三次,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不予追究。其中,礼遇魏征最有代表性。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曾极力主张李建成尽早设法对李世民采取手段。被捕后,李世民质问他为什么离间他们兄弟,他从容的说:“如果太子听了我的建议,就不会有今天。”太宗很赏识他的忠诚,开始重用魏征。当时,有很多李世民的部下,趁机打击报复已经群龙无首的李建成部下,但造成的危害并不大,在李世民的努力下,局面最终好转。

同时,李世民也没有铲除功臣,而是继续坦诚相见,和睦相处,最终,君臣合力缔造了“贞观之治”的锦绣篇章。

二、君臣和谐:为君者真诚谦虚,为臣者直言不讳

荣登大宝的李世民,谦虚进取,虚怀纳谏,和大臣们建立起真挚和谐、精诚合作的关系。

平时,李世民经常和大臣们坐而论道,大家相互点评,各有褒贬,现场氛围轻松惬意。朝堂上,大臣们也能直言不讳,常常逆鳞而谏。比如太宗想营建洛阳宫,张玄素说不能修,隋炀帝也这样做。他生气的说你觉得我不如隋炀帝,那我和商纣王、夏桀比呢?张玄素说你要是非修这个宫殿,那就跟他们一样,天下迟早都得乱。李世民最终采纳了谏言,还赏赐了张玄素。

他还很谦虚,将自己比喻成一块资质不好的玉,将魏征比喻成优秀的工匠,说如果没有魏征的雕琢,那自己跟砖石没有区别,有了魏征的雕琢,自己就成了万世之宝。

更为难得的是,贵为天子,李世民还能做到主动承认错误。有一次李世民要纳妃,诏书都发出去了,结果传闻女方已许配人家,魏征立即进谏,反对太宗娶这位女子。但其他人都表示事已至此,不可半途而废。就连女方未婚夫也上书说并无此事。但魏征执意坚持,太用最终放弃纳妃,还在敕令中表示“事不详审,此乃朕之不是,亦为有司之过”,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除此之外,君臣关系之中的真情实意,更令人动容。魏征病重,太宗看望时抚摸着他失声痛哭。见到魏征家中贫寒,屋舍狭小,太宗立即命人将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拿来,为他建造大屋。后来的一个晚上, 太宗梦到魏征衣冠非常整齐,猛然惊醒,一会儿有人来报告,魏征走了。二人之间,已经有了心理感应。

贞观后期,李世民年事渐高,常常回忆起与大臣们并肩战斗的青春岁月。当时,好几位“战友”已经去世,他无比思念,于是命人在宫内建造凌烟阁,阁内悬挂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每当想起他们,太宗就登上凌烟阁,面对那些画像怀旧。设想一下,那些杀了不少功臣的皇帝,即使有凌烟阁,他们恐怕也无法坦荡面对吧!

贞观年间的君臣关系,是公认的君臣关系的典范。在大多数朝代,这种关系只存在于理想中。也只有这样的君臣关系,才能缔造贞观之治的盛世。

三、贞观之治:以民为本行王道,君臣一体创盛世

贞观初期,太宗召集魏征、封德彝等人进行了一次讨论。以封德彝为代表的军事贵族们迷信武力,崇尚强权,主张高压统治,实行“霸道”,支持者占多数。另一方只有魏征一人,他主张施行“王道”,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认为只有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才会富强起来;社会出现问题,首先要从统治者自身找问题,不能把责任推向百姓。这次辩论魏征以少胜多,引导唐太宗实现了施政理念的伟大转变。之后,太宗释放宫女、削减封王、合并州县、减少战争,实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与民休息的民生政策。

太宗曾教育大臣们说:“君王和大臣们本就应该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责任,共同面对危险的状况。”这就是君臣一体的观点。

在以民为本、君臣一体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李世民克勤克俭,励精图治;文武百官也很少贪贿敛财,政治生态清正廉明。很多重臣去世时,家里甚至办不起体面的丧事,太宗前去吊唁时常为此流泪。

总之,贞观时代,风清气正,朝野上下形成了清正廉明、举朝同心的氛围,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四方各国纷纷来朝,太宗被尊为“天可汗”。在太宗和大臣们的努力下,贞观盛世正式到来。

四、关于李世民中期历程的一些思索

第一个问题,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后人常常将玄武门之变看作李世民身上难以抹去的污点,诚然,从骨肉亲情的角度看,这是莫大的悲剧,但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去看,这是他当时唯一的选择和出路。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玄武门之变恰恰奏响了贞观之治的序曲。

第二个问题,太宗不杀功臣的原因。“鸟尽弓藏”的悲剧没有发生在太宗一朝的原因很多,根本而言是李世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他出身名门,且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丰富的阅历,让他更有安全感;他知人善任,既能和臣下建立真挚的情感,又能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舆论压力。太宗杀死兄弟,逼李渊退位,世人们会用种种眼光审视他,李渊也在太极宫看着他,唯有治理好国家,才能证明自己并没有做错。要治理好国家,就需要自己手下那个当世无双的团队。

第三个问题:虚怀纳谏四个字,说来容易,做好非常难。对普通人而言,不愿听取意见,难以接受批评,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意见和批评的本质是否定;对君王而言,听取意见还意味着丢面子、失权威,更会触及利益,何况自己手握轻松抹去这些意见的权力。所以,一个皇帝能做到虚怀纳谏,首先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克制本能,放弃利益,还要理性用权。即使贤明如李世民,也常发怒,然后经历一个克制和清醒的过程,才会采纳意见。

第四个问题:即便把太宗作为普通人来看,他的个性很可爱,很可敬(这一点比较主观)。太宗的很多作为,显示出的是坦荡的胸襟、阳光的内心、率真的个性,有时甚至带有一些感性。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在宫中建了一个高台,思念皇后时便登台遥望昭陵,结果被魏征讽刺一番;侯君集谋反后,太宗还担心刀笔吏折辱他,便亲自去审问,说:“为了你,我今后不上凌烟阁了”(上面有侯君集画像);太宗还曾释放四百个死囚,让他们回家探亲一年,约定第二年回来受刑,结果第二年四百人全部回归,太宗大受感动,全部赦免了他们。总而言之,作为将军、皇帝,太宗身上少了很多冷血无情和机关算尽,多了很多人之常情和亲切真实。

综合而言,唐太宗李世民身上的有很多朴实无华优秀品质:务实,进取,谦虚,真诚,坦率,阳光……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些朴实无华的品质,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代圣君,成为了封建帝王的楷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