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⑥:泼墨开抗战爱国词 ‖ 易旭东

句子大全 2016-04-30 19:46:44
相关推荐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编者按:目前,表现苏轼山东诸城(密州)的各类文章多以“密州三曲”为主,对“凡百劳心”既安邦抚民的政绩一笔带过,更是忽视“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本文作者易旭东采用现代传媒的平视眼光,将新闻手法、电影手段引入叙述结构,跨文体写作,真实再现苏轼在“齐鲁名地”的苦中取乐,勤政廉政,视密州似故乡,爱黎民如亲人,关注农事,兴修水利;重点表现“密州四曲”产生的来龙去脉;着重揭秘千古第一豪情词《密州出猎》,景妙论高的超然愁情词《超然台作》,“除却胶西不解歌”——“曲阜文化圈”“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细心的读者,能“读出”对现实社会的借鉴、启迪。

作品展示四川儒家精英在山东,从急于舍身报国却壮志难酬,经过个性把握,到“嗟我本狂直”的“野性”觉醒,坚持人格和心志,逐渐走向“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解脱的转变过程。

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⑥

易旭东

泼墨开抗战爱国词

为百姓寻到水源,让水流下山。

作《密州常山雩泉记》。常山北坡山溪西侧的一眼自然山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满溢成溪,北流而下,注入扶淇河,是为“雩泉”,“乃斫石为井”,建“雩泉亭”,以保护此泉。

雩泉亭

卢山,位于诸城东南13公里,“为县主山”,海拔382.9米。

山势陡峭,怪石嶙峋,苍秀涵然,古迹遍布,尤以卢敖遗迹见多。

卢敖,字雍照,齐国方士。曾为秦始皇寻求古仙人羡门、高誓与芝奇长生仙药,秦始皇赏赐甚厚,进为博士。见秦始皇刚愎拒谏,专横失道,与众儒一起抨击暴政,惹得秦始皇“焚书坑儒”,避难隐遁,居于琅琊故山,以休粮洞为宅隐居。

故山,后改名卢山。

山前有卢山洞,内置卢敖像。

《卢山五咏》,别具一格的游仙诗,更是“借以托意”。

“超然”表现,道家、佛家影响的结果,与儒学思想并不矛盾。

平淡自然,意境轻灵,颇得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五绝遗韵。

出世,也入世。既想到“君王不喜儒”的悲哀,发出了“何必露光芒”“飞升亦何益”的苦叹,以及“还在此山中”的归隐思想;仍然还是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

政治组诗。借卢敖杯酒,浇胸中块垒,托物咏志,借物抒情:表面写卢山之美、卢敖逸事,暗咏纠结的思想和情感。无奈、寂寞、激愤、清高,又对朝庭充满期待等复杂心理的反映。

矛盾心理。卢山,不单是一座山,卢敖,不单是一个古人,是一个象征,一个载体,是思想的触动点,愤闷的喷发口,情感的寄托站。“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担任密州军政长官,时刻不忘履职,不忘习射练武。

满怀激情。国家积贫积弱,边关连年吃紧,辽国、西夏虎视眈眈,不可“马放南山,刀械入库”,掉以轻心。因此,十分重视强兵习武,表面看是出猎习射,实质却是加紧战备。

利用农闲之时,组织兵民训练,以备随时领命奔赴边陲,抗击来犯之敌。

常山东南山脚,扶河岸边,伸出一处蜿蜒近8公里的黄茅冈,黄草遍野,禽兽出没,附近还有一水,名铁沟,都是围猎习射的之地。他,时常带领密州军士到这一带,与同僚“习射放鹰”。

熙宁八年(1075年)七月,辽国胁迫北宋“割地以畀辽”,“凡东西失地七百里”。

闻讯,心情十分沉重。

年冬,已经40岁,苦于不能亲临边关,为国效力,发挥想象。

他,在军帐中端起一碗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裣衽微张,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口出豪言:誓将大宋一统于吾王,用肩膀承担统一大宋的壮志。

泼墨。写下开抗战爱国词先河的著名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知州,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意义深远。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豪放词。

全词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

15年后,元祐五年(1090年),贺铸写下《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进一步拓展了词的壮美意境。而《行路难·缚虎手》表现豪侠的困厄、纵酒狂歌的神态,又具有李白诗歌的风神。

词中,不仅包含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豪放名作。

独特的情感内涵。

他,双目炯然,着戎装,佩剑挽弓,率领当地驻军,进山打猎。

锦帽貂裘。宝马利箭。

姿态,左手牵猎犬,右手擎苍鹰,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打扮,俨然出征主帅;声势,上千个打猎爱好者骑在马上,场面壮观,在广阔的平冈上,纵横驰骋。

霞光万丈。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

英姿勃勃。希望自己也像当年射杀猛虎的孙权。

全城的百姓大都出动,来目睹知州射虎的风彩。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借用汉文帝派冯唐持节前去,赦免犯了过错的武将的故事,来向朝廷表示:我,现在已经知错,何时能原谅错误,再次重用我?渴望宋神宗像当年派遣冯唐“持节云中”重新起用魏尚那样,给自己一个捍卫国家、杀敌立功的机会;一旦受到重用,一定会努力进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西北望”就是西夏。他,不是范仲淹、韩琦,也不是王安石、沈括、章楶,没有亲临过西部边境,自然就凭着一腔血性,要去征伐西夏,却不知此时西夏已是国力强盛,可比辽国。

以“政治地理”来看,确为一方胜国,北有狼山、阴山、西有贺兰山,东南有六盘山、西南有祁连山;滔滔黄河,直贯国中;都城兴庆(今银川市)更是险河依山,形胜地固。

王安石“变法”仍在继续。

词是直接向朝廷表示:我,并不颓废,给一个机会,照样可以阳光灿烂。

词成,寄给鲜于侁:“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短信,含三层意思;很在乎柳永的词,欲比个高低,又不好明说;打猎收获不小;山东壮士唱“密州出猎”,颇壮观,暗指柳词多为红口女子传唱。

豪情。《密州出猎》可称千古第一豪情词。

带着浪漫主义的情调,鱼与熊掌兼得。

他,涉及艺术创作较真,不怕在朋友跟前表扬自己。弟子秦观学柳词,更忍不住要讽刺他:“不意别后,君学柳七填词。”

秦观是苏轼的忠实弟子,仕途和生计都亦步亦趋,艺术道路却各走各。

他,对这首词,高度重视。一方面,词作革新上的一次成功尝试,标志着开创了“自成一家”的豪放词派;一方面,集中表达了渴望驰骋疆场、抗敌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还写了《祭常山回小猎》一诗,抒发爱国情怀。

诗的最后两句,毫不掩饰地直接向朝廷喊话,“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借以表明希望“圣朝”重用自己,一位具有报国之心,大丈夫之志,拥有少年狂气的中年男人。

渴望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

最沮丧的时期,“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即便位居知州,也只能空怀一腔“西北望,射天狼”的青云之志,借诗酒以浇胸中块垒,寻求灵性自由,与自然达成和谐。

一次又一次的保举推荐。

一次又一次的无疾而终。

他,心情起落、浮沉。

时而站上希望的山巅,时而滑落到失望的谷底。

在一次次希望、失望的交替轮换中,内心深处,渐渐生出了对深陷政治漩涡身不由己的厌倦,生出了对目前虽困窘却安宁生活的欣赏、眷恋。

知密州期间,与章惇书信渐多。

熙宁八年(1075年)十月左右,吕惠卿为参知政事,章惇提出在河北、山东一带,推行政府盐专卖政策。王安石复相,吕惠卿贬谪,邓绾论“三司使章惇协济惠卿之奸,出知湖州”。

章惇出知湖州,赠与苏轼两首诗。

苏轼作诗《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赠别。

热情赞美章惇:“功名谁使连三捷,身世何缘得两忘”,“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鼎中龙虎黄金贱,松下龟蛇绿骨轻”。

为章惇“开梅”“开边湖南”高兴、赞美。

而且,特加安慰,“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早岁归休心共在,他年相见话偏长”。朋友于仕途猛进之时,忽遭挫折,劝超脱于现实生活中的利害纷争。意在慰藉。

后两句,叙二人早年的交情。

诗是二人友好交往的见证,南宋的王明清认为是两人交恶的缘起。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特聘资深研究员,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做品450万字,近50篇做品获各种奖项。

往期回顾

原标题:《【文史英华】诸城市长苏轼密州四曲⑥:泼墨开抗战爱国词 ‖ 易旭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