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清远高洁称茶中第一”散文大家张大复《武夷茶》品读

句子大全 2012-07-06 09:19:21
相关推荐

“清远高洁称茶中第一”散文大家张大复《武夷茶》品读

吴斌

明朝散文大家张大复不仅散文写的美,品茶评茶也是一流。他对茶的方方面面,都洞悉得十分深刻,在他双目失明之前,相当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到过不少地方,实地尝过许多名茶,武夷岩茶就是其中之一。

张大复对当时名声最盛的松萝茶是这么评价的:“松萝茶有性而无韵。”意思就是说,松萝茶确实不错,但其韵味不足,不够厚重。就是这么苛刻的一位资深茶人,对武夷茶的评价又是如何呢?

我们看看张大复在其名著《梅花草堂笔谈》中,描述武夷茶的文段。题目就是《武夷茶》,全文为:

武夷诸峰,皆拔立不相摄,多产茶。接笋峰上,大黄次之,幔亭又次之。而接笋茶绝少,不易得。按陆羽经云,凡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夫烂石已上矣,况其峰之最高,最特出者乎。大黄峰下削上锐,中周广盘郁,诸峰无与并者,然犹有土滓。接笋突兀直上,绝不受滓,水石相蒸而茶生焉。宜其清远高洁称茶中第一乎。吾闻其语,鲜能知味也。经又云,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注云,福州生闽方山,建、韶、象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岂方山即今武夷山耶。世之推茗社者,必首桑苎翁,岂欺我哉。

意思就是说:

武夷山的各个山峰,皆俊秀挺拔,山脚以上就各自相互独立,没什么联系。许多山峰上都有产茶,接笋峰上的茶最好,大王峰次之,幔亭峰上的茶就更次一点了。但接笋峰上的茶很少,不容易得到。按照茶圣陆羽《茶经》上说的,茶是:“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也就是说,生长在烂石上的茶,已经是最好的了,更何况是生长在烂石的顶峰,最突出之处的茶。

大王峰下端收窄,上端稍阔,峰顶相对有一个郁郁葱葱的平地,虽然其他山峰没有与其相连接的,但其上犹有积累土渣。接笋峰则突兀直上,没有积累泥土,纯粹是水与石相互作用,而滋润着茶树的生长。所以接笋峰所产之茶,十分清远高洁,被称为茶中第一了。我听人这么说,却很少能有机会品尝到接笋峰上所产之茶。《茶经》上还说,“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接着又注解道,“福州生闽方山,建、韶、象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茶圣陆羽所说的“方山”,岂不就是今天的武夷山吗。世人说到茶时,最推崇的必定就是茶圣陆羽了,他岂会欺骗我们。

看看这个张大复,把武夷茶夸到什么程度,连《茶经》上颇有争议的“方山”所在,就这么武断地安给了武夷山。还说茶圣陆羽都夸了“其味极佳”,那还有错吗?难道茶圣还会欺骗我们不成?

文中提到的接笋峰、大王峰、幔亭峰等,都是武夷山山峰的具体名称。由此可见,张大复对武夷山与武夷茶了解的深入。还真别说,经张大复这么一夸,以至于接笋峰上的茶,在清朝时相当的出名。乾隆皇帝在《冬夜煎茶》诗中就写道:“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葵花玉銙旧标名,接笋峰头发新颖。”诗中不仅夸了武夷茶,还特别点到了接笋峰的名字。

事实上,不论《茶经》中的“方山”是否真是武夷山,但生长在武夷山岩石山峰上的岩茶,其独特的岩韵品质,确实是可以弥补张大复所批评的松萝茶,其“有性而无韵”的不足,值得张大复这位散文大家的热爱与赞扬。

那么你有没有品尝过这么好的武夷岩茶呢?是不是爱上“她”了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