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诗词中最美的10个“平生”名句(报答平生未展眉)

句子大全 2012-10-18 16:00:45
相关推荐

今天和大家读一下诗词中最美的10个“平生”名句,报答平生未展眉。

1、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平生”名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还有个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背景。当年三月七日,苏轼和同行的人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但是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于是苏轼就做了这首词。

苏轼借雨中潇洒徐行的举动,表现了虽然身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词的上片写了如下情景。苏轼不注意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他觉得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他的一生。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词的下片也是情景结合。春风微凉,将苏轼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还是苏轼的作品,出自下面这首诗歌。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诗是苏轼去世前2个月时候写的,算是个人的回忆录。作者苏轼回忆自己的一生,起起落落,多次被贬谪,又多次被起用。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他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

这首诗一开始就充满了悲凉的感觉,不像苏轼平时的诗词作品那么豪放。苏轼直接说自己心如死灰,自己一生动荡飘零好像没法拴系的小船,漂泊不定。诗的最后两句又回归苏轼的豪放与淡然,语言诙谐,很有自我调侃的意味。苏轼自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是在京城或者那些繁华的城市,而是他被贬谪到的几个偏远地方——黄州、广东省的惠州,还有海南省的儋州。

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南荒虽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这次远游是我平生最奇绝的经历。还是苏轼的诗句,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一诗,还是那么乐观与豪放。

1094年(宋朝绍圣元年),苏轼抵惠州贬所,不得签书公事。他从1097年(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与苏辙诀别、登舟渡海,到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渡海北归,在海南岛渡过了三个年头的流放生涯。这就是所谓“兹游”。下句的“兹游”与上句的“九死南荒”并不是互不相承的两个概念,那“九死南荒”,即包含于“兹游”之中。不过“兹游”的内容更大一些,它还包含此诗前六句所写的一切。

4、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中的句子。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代: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首词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词中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纯用白庙,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划是十分成功的,在辛弃疾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词人辛弃疾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5、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句“平生”名句出自明代著名画家和诗人唐寅的诗中。

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公鸡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最后两句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6、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给已故妻子的诗《遣悲怀三首·其三》

遣悲怀三首·其三

唐代: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首联写的是诗人元稹闲坐想到已故的妻子韦丛,感到十分伤心,同时他也自我悲叹。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颔联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

颈联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做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

尾联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7、断肠声里忆平生

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词,这完整的一句十分出名。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清代:纳兰性德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这首词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手法,是一首以抒发人生惆怅为主题的词。

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辗转难眠,回忆自己的一生。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之苦。这句出自元代著名词人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下一句也是十分出色——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写出了饱受相思之苦的形态,比喻十分贴切巧妙。

9、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这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这句写的是琵琶女弹琵琶,弦弦凄楚悲切的琵琶声里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其实也暗含了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不得志,他跟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10、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我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泣涕不止。这是李白的诗句。

江夏别宋之悌

唐代: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题目中的宋之悌是初唐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宋之问的弟弟。宋之问就是那个写出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名句的著名诗人。

这首诗是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4年)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与被贬赴交趾(今越南河内)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的诗。

楚地之水清澈见底,似若空无,直与远处的大海相连。你我将远别于千里之外,兴致却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谷鸟天晴时不停地鸣叫,江岸之猿却向晚而哀号。我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泣涕不止。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这首诗诗艺术构思上有个重要特点就是跳跃性很大,从前三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转折都能明显看出。而从诗歌的感情色调上看,前三联飘洒有势,基调豪迈;尾联顿折,其情悲怆,其调沉结。正是这种跳跃式的跌宕,使这首诗具有测之无端、玩之无尽之妙。

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补充含有“平生”一词的诗词名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