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高中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你可能有以下理解错误)

句子大全 2011-08-07 02:43:52
相关推荐

教材注释不严谨,再加上惯常思维之下,《烛之武退秦师》里就埋下了这几颗隐雷,踏中的人不少。你是其中之一吗?

第一雷:“敢”译成“怎敢”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埋的雷。

注释19如下:[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麻烦您。

“敢”变成了“怎敢”。“怎敢”是“不敢”的意思,与“敢”的意思正好相反。

关键是将这个变化代换入原文,逻辑不通。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如果消灭郑国对大王您有利,还敢拿这件事情劳烦您的手下”。烛之武的话信息量非常大。

有几个意思:第一,假若消灭郑国对秦国有好处,是值得劳烦您的;第二,即便如此,您派个手下来就行了。第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对应的意思是“今亡郑而有害于君,怎敢烦执事”,这才是“怎敢”的正确使用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将这两个意思混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怎敢拿这件事情麻烦您。”硬生生地将“敢以烦执事”变成了“怎敢烦执事”。

第二雷:“越国以鄙远”的“鄙”是意动用法。

机缘巧合,这个“鄙”的疑惑性确实非常大。

“远”的本义是远方的,形容词,这里代指远方的郑国,用作“鄙”的宾语。“鄙”的本义是“边鄙”“边邑”的意思,是名词,但在这里,带了宾语“远”,就变成了动词。名词变成动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意动用法,一种是使动用法。这两者的表现形式都是“名词+宾语”,但意动的翻译模式是“以某某(宾语)为某某(意动的名词)”,比如“鄙远”,就是“以远方的(郑国)为边邑”;使动的翻译模式是“将某某(宾语)成为某某(使动的名词)”。比如“鄙远”,就是“让远方的(郑国)成为秦国的边邑”。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意动强调是主观愿望,不强调事实的改变,使动强调的客观情况的改变。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秦国想越过晋国,将郑国的土地纳入你的领地,您知道这十分困难”。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灭国的主要受益是土地和人口,但秦国和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和晋国紧邻,消灭郑国,土地会完全成为晋升的疆域,秦国隔着晋国将什么也得不到。在这个意义上,烛之武口中的“越国以鄙远”只是假设,似乎不是事实,应该用意动理解。而且“越国以鄙远”翻译成“秦国越过晋国将郑国当作自己的边邑”也很顺溜,而且这个“当作”有主观性,也经常出现在意动用法的翻译模式中。

然而,仔细追究一下,事情并不简单。

如果“鄙远”只是主观愿望——“想想又不要”,那就一点也不难,“君知其难也”就成了无厘头。所以,就烛之武的表达语境来说,浊之武说的是假若秦穆公想将郑国的土地变作自己的边邑,而不是“当作”——这里的“鄙”就是使动用法。应当翻译成“您想越过晋国将遥远的郑国的土地变作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有多么困难”。

第三雷:烛之武是深明大义的爱国勇士。

这个雷由人们的惯性思维所埋。

看多了主角都是正面形象的文章,而且有着简单化思维的读者会将烛之武当作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勇士。其实不完全正确,甚至相当错误。

强敌当前,国家将亡,烛之武“夜缒而出”,身入敌营,勇敢那是必须的;能够以三寸不烂之舌,化敌为友,那口才当然也不是一般地好,然而,说烛之武“爱国”就简单了,认为他“深明大义”就完全错了。

国家危亡当头,郑伯请烛之武出手,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这句话,第一是推托;第二是埋怨郑伯没有早点重用自己;有了埋怨的意思,在危难关头,推托就有了要挟的意思。这个意思,郑伯听得明白,所以郑伯先道歉,然后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说到“利”,烛之武就顺从了。所以,烛之武其实是有个人的小心思的,而且他出手的一个原因是郑国灭亡对自己也不利(大夫一般会成为奴隶,像百里奚)。

从家国一体的角度,说烛之武爱国有一定道理,但主要是爱自己。

说烛之武深明大义就完全错了。

就《左传》的叙述而言,它强调的恰恰是烛之武“深明大利”,而不是深明大义;真正深明大义的人是烛之武和秦伯的对立面——晋文公。

郑伯说服烛之武只用了一句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突出一个“利”字。

烛之武说服秦伯也是“利”字当头。

三层意思:第一,消灭郑国,土地都归晋国,你秦国得不到,晋国强大了,你秦国就相对弱小;所以灭郑对您有害。保存郑国,郑国可以做您的东道主,对您有利。第二,晋国不守信用。其实这里烛之武非常不地道,他对秦伯使用了欺诈的手段——偷梁换柱——不守信用的是晋惠公,他说成“晋君”,语境之下就似乎转换成了晋文公。他还给晋文公按上莫须有的罪名——假设“(晋国)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阕秦,将焉取之?”这种不存在的情况,在他嘴里似乎就是眼前。

纵观烛之武的言论,一是利字当头,全无道义;二是真假掺杂,全无信义。看似他全是站在秦伯的角度考虑,其实全是忽悠——他硬生生地把个实实在在的大好人秦伯忽悠成了个瘸子。

秦伯有多实在,看看他做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在晋献公死后,晋国一直乱。秦伯为了使这个邻居稳定下来,先是帮立了晋惠公。就在惠公失信不履行诺言的情况下,还帮助晋国度过灾荒,后来在自己灾荒时,又被晋惠公坑了一把的情况下,暴怒攻打晋国,有惊无险地捉住了晋惠公,最后还是把晋惠公放回。然后,又帮助重耳回国,还派兵贴身保护他,又亲自出马陪着攻打郑国。

你说这个秦伯有多么实在。然而,就是这么实在的大好人,在烛之武的一番说教之下,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成了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为什么说秦伯背信弃义?他本来是和晋文公一起来攻打郑国,结果隔了一夜,第二天,派兵保护郑国,然后自己转身走了。自己觉得好明白,也走得好潇洒!

这让晋文公怎么想?“子犯请击之”——其实想击秦伯的不仅仅是子犯,恐怕是所有晋国君臣。毕竟,秦伯的这种作法太不要脸了。

这里,其实我已经给大家起出了第四颗隐雷——许多读者觉得烛之武讲得透彻,秦伯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或者说,秦伯听取烛之武的意见是正确的决择。

哪有被骗是正确的事情呢?其实秦伯从一种糊涂走向了另一种更大的糊涂。

原来他注重感情爱憎,没有过多地考虑利害,但也不违犯道义;现在他清楚了利害,却只考虑利害,而丢掉了更重要的道义。

他很快就会为他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

其实,他立刻就将自己及自己的将士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试想,以他这种背信弃义,无脸见人的跑开,他的军队士气能高吗?而晋军上下,义愤填膺,真打起来,秦伯能全身而退吗?

幸亏晋文公厚道。

看看晋文公看重的是什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感恩之心)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仁爱情怀)失其所与,不智;(注重大局)以乱易整,不武。(崇尚武德)。考虑的原则全是道义,与利害无关。尤其是后两条,完全是和秦伯对比着来的。这就是《左传》作者的用意——“烛之武退秦师”的褒奖对象不是烛之武,而是晋文公。

后来,秦伯还是为他的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那是在晋文公死而未葬时,他留在郑国的三位将领送信给他,想里应外合,独占郑国。“利字当头”的他果断派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等,长途奔袭,结果一事无成,却在回去的路上被晋军埋伏,全军覆没。这就是著名的崤之战。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这个原则适合秦伯。

这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五颗隐雷——烛之武能说,秦伯善听。其实,欢撒的他们都是反面人物,起着陪衬晋文公的作用。

2019年9月18日星期三晚十一点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