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莫言文章中“捡麦穗一事”三个细节都是真的(作者都是真性情的人)

句子大全 2007-04-17 18:18:08
相关推荐

最近一周,自莫言于2012年底获得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关注度和热度,又直冲上了热搜,而且,话题跟他的一篇演讲稿《讲故事的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是其中的一个莫言小时候“捡麦穗”的小故事。

我查了一下,这个《讲故事的人》是莫言于2012年12月到现场领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稿,追忆母亲、学习经历、我的作品、作品点评、感悟人生,五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而且逻辑严密,当时,我们都很赞叹,莫言先生,确实很会讲故事。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这个突然间备受关注的“捡麦穗”,莫言先生,到底讲了什么。

莫言说: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这是他的原文,而且,他这篇《讲故事的人》本就是用中文写的,所以,我直接摘录过来,也不存在歧义。

现在网友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我们来一一分析和解疑。

第一,莫言的母亲是小脚,这事儿是真的。

有网友信誓旦旦地说,1911年之后,就没有女人裹小脚了,怎么可能,莫言可是1955年出生了,就算莫言的母亲30岁生的他,那也是1925年生人了,怎么可能还裹小脚。

对此,我这个1985年生的人,有点儿忍俊不禁了。我的父母辈,跟莫言同龄,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辈,跟莫言的母亲同龄。

我是山西人,事实上,我的奶奶、姥姥及她们的姐妹们,无一例外,不是小脚已经裹好了,终生不变了,就是裹了一半,然后不裹,脚不成脚,又长了一些。

而只有年龄,比我祖辈小五岁的人,才是一律全部的正常脚了。我一个1985年生的人,这就是儿时记忆,这些反驳的人,难道都是90后或00后,我不认为,90后和00后,不太可能关注到莫言的一篇演讲。

因此,如果说跟我同年龄的,或者比我大的70后和60后,这样来说莫言的母亲是小脚的事情是莫言撒谎,那我要说:不是莫言撒谎,而是你别有用心的”黑“莫言吧?

第二,捡或者”偷“麦穗,这事儿也是真的。

这也是真的,而且,捡和偷的界限,太容易混淆了。上世纪90年中之前,每个村和每个大队,都有看秋人。看秋人的职责,就是等庄稼成熟,快要收获,真的到全部收获的时候,在村里的农田时巡视,如果遇到”偷秋“的人,骂、打、抓起来,那是常事。我虽然也是农村人,但这个真的没必要避讳什么。而且,偷秋的人,当时真不少,虽然是少数人,但也绝对不是孤例。

而什么时候,就成了捡,而不是偷了呢。一是庄稼全部收获入仓库了;二是集体捡了一遍了,当然,这个捡,绝对不可能捡得干干净净。

这个时候,老人、孩子和妇女就开始捡第二遍了,虽然是第二遍,但确实也能捡着东西。比如玉米,这个时候,辛苦捡一天下来,捡化肥口袋一口袋,几十只玉米,那是非常正常的。

在农村,也有一个习俗,一定要有意无意,留下一些庄稼,供”捡秋人“来捡。

莫言的母亲,因为捡秋被打,正是没把握好时间,她和莫言,应该是在集体捡一遍的时间内,来捡了,结果,被看秋人抓着,捡的麦穗被收走不说,还被打了一个耳光,嘴角都出血了。

所以,莫言和母亲,没有偷的恶,只是时间没把握好。而且,捡秋基本上会到自己村子附近十几个村子来捡,所以,时间上,也不好把握。

往往,看秋人发现了,会赶走了事,像这种打人耳光,确实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至于为什么要捡秋,很简单,地少,粮食本就勉强够吃,如果遇上家中有事(比如有人生病),那就得卖粮换钱看病,粮食更不够吃了。

又问,为什么当时不出来打工,呵呵,别说莫言小的时候,就我幼儿园三年小学五年的时候,哪里有地方打工啊。打工,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才出现的事情,原来,出村都难啊,还打工呢。何况,你出了自己村,怎么养活自己啊,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根本无工可打。

第三,血气方刚的莫言,当时想打年少老去的看秋人,很正常。

莫言这个想打看秋人的时间,可不是现在,也不是最近十几年,而是他血气方刚的年龄,自己在年幼时,母亲被看秋人一巴掌打出血了,而自己就无能为力在旁边看着,这一幕,任何一个少年,都会记一辈子。

而这个少年长大后,遇到这个看秋人,而且,母亲还在旁边,想上去打看秋人一顿,那不是很正常吗?

别说当时莫言正年富力强的时候,就算是现在,莫言虽然是国内外知名作家,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了,那他就该是圣人吗?你打莫言右脸,莫言把左脸给你再打。这样想,你不扯淡吗?

我天天写文章,发文章,就有不少网友或留言或私信,说,董江波老师,你可是80后作家啊,还是中国作协会员,你的文章,怎么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合错误呢?我想说,你也知道,我是作家,不是字典啊!我写完文章,已经认真校对一遍再发了,而且,确实是兼顾工作、创作和家庭,不可能字斟句酌,所以,大家就不要窥一斑了,直接看全豹吧。

而莫言先生的这个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因为莫言血气方刚时,要为母亲当年受过的耳光报仇,你就觉得莫言怎么怎么样?真因为莫言想这样做了,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懂生活,会讲故事的人。(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笔名冷得像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