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春节回家又要被催婚 看完这篇文章(我再也不怕催婚了)

句子大全 2008-05-11 23:22:21
相关推荐

年关将近,很多同事开始计划回家,我却陷入深深的焦虑。因为我可以预见,春节在家的几天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春节:非“主流”人生的否定之旅

“每逢佳节被催婚”,“催婚猛于虎”,相信很多异地工作的未婚女青年对这样的情境都不会陌生——全家老小,齐聚一堂,没人关心你的KPI,没人追问你的Flag,更没人在乎你的理想。在大城市也许你是职场精英,销售冠军,但只要一回到老家,便泯然众生,被“打回原形”,反复面临来自亲戚们的拷问:

“怎么一个人回来的啊?”

“有对象了吗?”

“年纪不小了,不要太挑了,女孩子还是要早点结婚生孩子。”

“你三姑隔壁邻居的儿子也回来了,条件可好了,要不要见一见?”

你可以用最大的耐性和最好的修养应付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后面等待你的,可能还有一场又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被相亲”。一逢过年,就会在所谓的相亲饭局间疲于奔命。难得的一场团圆,会被父母不断念叨的“催婚”搅得情绪一团糟。

他们坚定不移地认为,30岁之前没有结婚的女人就如同隔夜的黄花菜般没有市场。

他们孜孜不倦地宣称,隔壁的谁谁谁像你这么大,孩子都已经好几个了。

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么大年纪的姑娘,该收收心成家了。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经济独立的姑娘,可以在工作的城市义正辞严拒绝任何对自己隐私的试探,但却招架不住家族餐桌上亲戚们直白的审问。

那一刻有尴尬、有敷衍、有怨怼,但更多的也许是委屈:每天在大城市打拼,靠着勤奋努力,好不容易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一些自我认同感,怎么到了父母和亲戚眼里,就因为没结婚变得“一文不值”了?

催婚:价值观念冲突的代际差异

中国式催婚,归根结底,是两代人在社会态度、家庭婚姻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代际观念差异”,与情感焦虑和现实压力交织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它已然成为横亘在当代亲子关系中的一条深沟。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传宗接代”的信条,是几千年来人伦礼教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如今催婚文化狂欢的土壤。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华文化流传的千年里,个人只有通过承担传宗接代的责任才能融入家族;而只有融入家族,才有可能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价值。

进入现代社会后,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极大削弱了家族文化的影响力,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价值。但家族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和制度惯性,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倘若一个女孩无法满足“传宗接代”的需求,她就会成为被集体声讨的对象。

从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我家那闺女》,可以一窥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态度——父母对女儿的关注点几乎都在结婚生娃上。不管女儿们说自己现在多么幸福,也不管她们是否还有事业需要打拼、梦想需要实现,父母全然听不到,只是觉得结婚生子是女子与生俱来的宿命。

深沉爱意背后的情感焦虑

在父母那一代人的眼中,婚姻依然是生活安稳、人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如果女儿自己不想建立这道屏障,父母就会用催婚的方式“帮”女儿建。

《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和高亚麟在餐桌上讨论人生。高亚麟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父母在时,你察觉不到生命的宝贵;父母离去,你才恍然而知人生短暂。

就像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所以,父母的催婚,不仅仅是家族文化的基因作祟,背后更是他们深沉的爱。他们并非故意把自身想法强加于你,而只是单纯地希望你幸福。爱有多深,就有多焦虑,尤其是对待女儿,他们希望能凭借自己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为你指一条更轻松的人生道路——早点结婚生子,过稳定的生活,拥有自己的一个家。

想法没有错,但在当今社会,这些并不是幸福的标配。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很多可能。一个人无需通过婚姻家庭,只需通过个体努力,就能实现物质的充盈及精神的满足。

子女与父母,看似观念不同,实为境遇有别。

SKⅡ曾聚焦都市未婚女青年,拍过一个短片《为什么她们不回家过年》。面对镜头,三位女孩清晰而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她们渴望爱情,渴望婚姻和家庭,只是她们的“渴望”没有那么急切。因为她们知道“婚姻不是女性唯一重要的人生节点”,更不是幸福的终点。

其实,很多时候,你并不抗拒结婚,你真正抗拒的是这个社会对个体多样可能性的排斥。

你想向父母展示,不靠结婚,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依旧可以活出质感;你想让父母认同,你能把握自己的生命走向和生活方式。

就像俞飞鸿在《铿锵三人行》中,面对不结婚的疑问,温柔而又坚定地回答:“首先我不是独身主义者,也不是不婚主义者。我觉得我的状态只不过是没结婚,不代表我没有一个固定的生活。我并没有那么着急,到什么年纪就一定要有实际的婚姻。”

结不结婚,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是一道选择题,不是判断题。

改变:非暴力耐心沟通与真诚表达

为了应对父母花样百出的催婚,这届年轻人也是绞尽脑汁:有的沉默以对,开启“自闭模式”;有的表面点头如捣蒜,内心却毫无波澜;有的先发制人,在催婚之前大吐苦水;有的转发“催婚危害文”,试图从知识层面“感化”父母;更有甚者,逢年过年就申请加班,试图逃避催婚魔咒。

种种应对方法,百花齐放,但都治标不治本,本质上都是一种逃避机制,没有直面问题本身。这种心理防御机制,隔离了真实和问题,也隔离了子女和父母。

学会倾听,理解父母的焦虑

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指出,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可是你什么时候真正倾听过父母?忙碌的工作导致双方越来越疏离,以至于他们并不知道,你到底选择怎样的人生才会更幸福。所以他们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过往经验为你预定未来,看似无理的行为背后,是不善表达的爱啊!

面对父母的催婚压力,在不耐烦与抗争之前,不如先静下心来仔细了解他们背后的诉求,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积极沟通,表达自身需求

东方文化崇尚“发乎情,止乎礼”,子女与父母经常会“爱你在心口难开”,再加上异地的工作生活,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似乎越来越远。

在积极了解父母的催婚诉求后,你应该主动表达,谈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试着告诉父母:你喜欢什么样的人?未来几年,你有什么打算?让他们明白,你有自己的主张和规划,无论是否选择婚姻,你都可以过得很好。

如果当面开不了口,可以用书信、电话等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勇敢告诉父母:“我很爱你们,我知道你们的焦虑和着急,我愿意理解你们,你们能不能也相信我?”

与其三缄其口避而不谈,不如主动出击打破隔阂,一五一十说出你的想法,让他们成为你人生的参与者,而不是掌控者。

主动分享,引领父母走进新世界

面对父母的催婚,有时候需要采取迂回战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你与父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阅历和精神世界的差异,所以,除了教会父母使用电子设备和即时通讯工具以外,也要帮助父母多多丰富精神世界,带他们出去旅游、上老年大学、培养兴趣爱好等。将社会思潮、最新资讯传递给父母,帮他们逐渐渗透新时代的婚恋观和价值观,用耐心和真诚告诉他们,人生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婚姻,而在于生活赋予的自由与幸福。

金士杰老师在电影《剩者为王》里面有一段催泪独白,说出了很多父母未曾表达的心声:“三十年前是她来了,才让我成为一个父亲,我也是希望她真真正正的幸福,能够结一场没有遗憾的婚姻。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 不应该到外面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地结婚……那天什么时候到来我不知道,但我会和她站在一起 ,因为我是她的父亲,她在我这里,只能幸福,别的不行。”

逃避无用,面对来自至亲至爱的焦虑,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沟通,多一分表达,我们与父母之间就多了一分温柔的可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