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孙甲智:人文社《桃花扇(插图版)》注释献疑

句子大全 2013-04-30 13:55:06
相关推荐

《桃花扇》的现代注释本,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者最为普及。笔者手头的一本“插图版”,又名“四大名剧”本,封面署“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版次为“1958年4月第1版”,印次为“2018年1月第30次印刷”,阅读之中,得所疑数则,未敢自是,期得相与析。

一、“知和而和”

第三出《哄丁》,副末(扮老赞礼)打副净(扮阮大铖),“(副净)好打好打!(指副末介)连你这老赞礼,都打起我来了。(副末)我这老赞礼,才打你个知和而和的。”

本书第30页注〔58〕:“知和而和——这本是《论语·学而》篇里的一句,根据《桃花扇》本齣原批,是当时山东曲阜一带的俗语,但语意还不清楚。”

按,《桃花扇》原评语曰:“‘打你个知和而和’,邹鲁乡谈也,出之赞礼口,更趣。”

最早对这条注释提出疑义的或为相隆本先生,其《古代作品的注译、校释疑义举隅》一文中专门对“知和而和”进行了考论。

此文据《朱子语类》中朱熹解说“知和而和”是“离却礼了”,指出:“剧中老赞礼称阮大铖为‘知和而和的’,便等于骂他是‘违礼的’。这正是其声口,与本出原批完全吻合:阮大铖你既然‘违背了礼’、‘离却了礼’,‘知和而和’,我做为‘赞礼’,‘才’正该‘打你’。这些道白本身就是对‘知和而和’的阐释。‘才’字在这里所透露的消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1]并指出,王季思等先生将“邹鲁乡谈”解释为“当时山东曲阜一带的俗语”是“一种误解”,“邹鲁乡谈”其实是在“暗点《论语》”。[2]

相隆本先生对剧中“知和而和”的解释,比较能令人信服。他指出“知和而和”并不是“当时山东曲阜一带的俗语”,笔者也表示赞同。

笔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邹城人,并曾询问过长辈,都从未听说过有这么句“俗语”,邹城与曲阜近在咫尺(有时坐趟公交车一不小心就进入曲阜了),方言完全相同(都可以不用“几乎”来限制),这也是笔者对“曲阜俗语”说深表怀疑的原因。

当然,要避免以今例古的错误,今日之无有,并不能证明当日之必无,这还有待于日后语言学材料的发现和支撑。

至于相隆本先生之文认为“邹鲁乡谈”是“暗点《论语》”,可备一说,然而此说得以建立的根基是,桃花扇中的所有评语“都反映了剧作者孔尚任的观点”,[3]这一根基未必牢靠,因为《桃花扇》的评语中不乏相互矛盾之处,如试一出《先声》中有评语:“老赞礼者,云亭山人之伯氏,曾仕南京,目击时事,山人聆其绪论,故有此作。”

而在续四十出《馀韵》中又有评语:“老赞礼者,一部传奇之起结也。赞礼为谁?山人自谓也。”

又如评杨龙友,第二十一出《媚座》中,既有评语说“龙友多事”、“龙友更多事”,紧接其后又有评语说“龙友非多事,稍衔恨香君耳”。

此二例中的评语,都相互矛盾,后一例中显然是不同评点者之间的交流,恐怕既不能说每条评语都符合剧作者的观点,更不像有的观点所认为的所有评语都是剧作者自撰。

总之,对于“知和而和”的注释,王季思等先生采取了较为审慎的态度,而相隆本先生的质疑和补充都具有启发意义。

顺带说一句,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朱子语类〉词汇研究》(2013年3月第1版)也引上述朱熹之说,举上述《哄丁》之例,证“朱熹对古代文献中一些字词的解释往往较精到,《朱子语类》中这方面的记载在校点整理相关古籍上颇具参考价值”(第11-12页),其所说与相隆本先生文中所说全同,而全然不提及相隆本先生之文,良可慨也!

二、“我道恁薄”

第五出《访翠》,小旦(扮李贞丽)掷色,旦(扮香君)把盏,众人行酒令,至丑(扮柳敬亭),“(旦斟丑酒介)柳师傅请酒。(小旦)是茶。(丑饮酒介)我道恁薄。(小旦笑介)非也,你的酒底是茶。”

本书第45页注〔30〕:“我道恁薄——这是柳敬亭故意引人发笑的话,意即:‘我的运气这样差,你们饮酒,我只能饮茶。’”

如果整体还原剧本所描写的舞台表演场景,贞丽掷色和香君把盏是同时进行的,香君敬酒的同时,贞丽就掷出点数并报出酒底,所以前面到侯方域、杨龙友时,贞丽分别报了“是香扇坠”,“是冰绡汗巾”。

而到了柳敬亭这里,香君所说的“请酒”和贞丽所报的酒底“是茶”恰好形成了误会,如果注意到柳敬亭的说白之前有“饮酒”的动作,将三人之话语连而读之,就生成了诙谐之意:

香君说“敬师父酒”,贞丽说“是茶”,柳敬亭饮酒之时恰好抓住了这个误会点,将贞丽的话故意误会成“香君给你敬的不是酒而是茶”,因而他故意说:“我说怎么喝起来味道这么淡呢,原来不是酒而是茶啊。”所以贞丽才赶忙进行解释:“不是说你喝的是茶,而是说你的酒底是茶。”

王季思等先生把柳敬亭所说的“我道恁薄”解作故意自叹运气差,固然可以是一种可以成立的解释,相较而言,解作“我说(怎么喝起来味道)这么淡”,似可以有一种更强的因故意误会而造成的诙谐效果,也似更加符合舞台谐趣表演的场景,能更好地体现、塑造柳敬亭的诙谐性格。

三、“金钗肯与梳头”

第六出《眠香》,侯方域与李香君成就姻缘,香君唱:“楼台花颤,帘栊风抖,倚着雄姿英秀。春情无限,金钗肯与梳头。闲花添艳,野草生香,消得夫人做。今宵灯影纱红透,见惯司空也应羞,破题儿真难就。”

本书第51页注〔25〕:“‘春情无限’二句——凡诗词中用肯字,一般有‘那肯’语气。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诗:‘金钗十二行’,金钗即指侍妾,又古代贵族男子每由婢妾替他梳头。这二句疑是说侯方域对她无限爱情,那肯把她当作一般侍妾看待的意思。”

“金钗”是香君自谓,应无疑义。而“梳头”究竟是“金钗”为公子梳头,还是公子为“金钗”梳头,则大可讨论。

本出小旦(扮李贞丽)先登场时,就说了“今乃上头吉日”,“上头”即“梳栊”,据《白话小说语言词典》对“梳栊”的解释:“妓女处女时散发或结辫,接客后上头梳髻,故称梳栊。”[4]

又据《大辞海 语词卷》对“梳栊”的解释:“旧时指妓女首次接客伴宿。接客后即当梳髻,故称。”[5]

可知“上头”或“梳栊”都与“梳头”相关,此曲中的“梳头”亦即“梳栊”或“上头”,“金钗肯与梳头”即“肯与金钗梳头”,香君意谓:蒙侯公子厚爱,他愿意(肯)梳栊我,而正因侯公子“肯与金钗梳头”,我才得以“闲花添艳”、“野草生香”,(甚至日后)“做夫人”。

此句所表达的是对侯方域的感激之情。“肯”即“愿意”,似不必辗转以“不肯”为解。

从香君所唱的整只曲子来看,曲词句句都从香君自己的心情出发,句句都说出自己那激动、羞怯的心情,如果按照王季思等先生的注释,则香君忽又跳转到对方(侯方域)的角度,从侯方域的心理出发,揣想他如何珍爱自己,忽又表达一种强烈的自信,与整只曲子的整体情感意境似不够切合。

但王季思等先生在注释中用了“疑是”一词,前辈学者之审慎态度,值得后辈敬重、学习。

四、〔哀江南〕曲

续四十出《馀韵》,净(扮苏昆生)唱了一套〔哀江南〕曲,第272页注释〔58〕:“此曲引自贾应宠的《贾凫西木皮词》中《历代史略鼓词·哀江南》。原曲的每支曲子有一标题,如〔北新水令〕标题为‘总起’,〔驻马听〕标题为‘吊金陵’,〔沉醉东风〕标题为‘吊故宫’,〔折桂令〕标题为‘吊秦淮’,〔沽美酒〕标题为‘吊长桥’,〔太平令〕标题为‘吊旧院’,〔离亭宴带歇指煞〕标题为‘总吊金陵’。

另除〔离亭宴带歇指煞〕曲的‘不信这舆图换稿’句原著为‘一霎时舆图换稿’及‘诌一套’原为‘唱一套’以外,其馀与原著同。”

其实,这条注释至“总吊金陵”处就已详矣尽矣,后面罗列异文的内容反而不免蛇足。

因为《桃花扇》的〔哀江南〕曲与贾凫西原著的差别并不止此,还有:〔驻马听〕“护墓长楸”原著作“护木长楸”,〔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原著作“问秦淮旧日娼寮”,〔离亭宴带歇指煞〕中“俺曾见”原著作“曾见那”,“俺曾睡风流觉”原著作“也曾睡过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原著作“将千百年兴亡看饱”,“莫愁湖鬼夜哭”原著作“莫愁湖鬼夜叫”。

然而,对于这些异文,一般读者没有必要去了解,作为普及本其实也就没有介绍的必要。

附录:校对错误

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作品(“产品”)来说,此书在校对上的粗疏,恐怕是难以让人接受的。随手罗列如下,或许还不止于此:

⑴2005年5月第1次印刷本,封面上“归看他起朱楼”。(“归”应为“眼”。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后来的印刷本就都改正了。)

⑵《桃花扇本末》第7页“忖席予心,百不失一”。(“席”应为“度)

⑶《桃花扇本末》第8页注〔15〕:吴梅先生《顾曲麈谈》第四章谈曲:《时湖州岳端好客,……(“谈曲”宜加书名号,而“时”字前的左书名号应为左引号。)

⑷第八出《闹榭》第58页“特到奏淮赏节”。(“奏”应为“秦”)

⑸第十出《修札》第73页“休教铁索沈江底”。(“沈、沉”古通,而简体字排印本应作“沉”。同样还有本出注释〔15〕引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锁沈江底”。)

⑹第十八出《争位》第122页“欲早灰冷一半也”。(“欲”应为“却”,“欲”是“卻”字之形讹。)

⑺第二十七出《逢舟》第180页“(旦羞介)”。(“旦”应为“小旦”, 脱漏了“小”字。剧中扮李贞丽的脚色是“小旦”。)

⑻第二十八出《题画》第183页“且喜已到院门之外。忾”。(“忾”字衍,应删。)

⑼第二十八出《题画》第189页注〔27〕“横俺天涯夫婿”。(“横”应为“横揣”,脱漏了“揣”字。)

⑽第三十出《归山》第201页“【解三醒】”。(“醒”应为“酲”)

⑾第三十二出《拜坛》第216页“(副净作抠衣(介)跑。”。(“抠”应为“搊”,且“介”字前衍一左括号。)

⑿续四十出《馀韵》第266页“凤凰台楼枭鸟”。(“楼”应为“栖”,“楼”是“棲”字之形讹。这一只[离亭宴带歇指煞]曲恐怕可以说是《桃花扇》中最有名的曲子,而此书,前则封面上误此曲中的“眼”字,末则误此曲中的“栖”字,殆可谓“有始有终”了。)

⒀注释中多处“哪、那”未分,古无“哪”字,但现代汉语的注释,“那肯”之类还是宜改为“哪肯”。

注释:

[1]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0页。

[2] 同上,第21页。

[3] 同上,第20页。

[4] 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419页。

[5]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大辞海 语词卷(四)[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3217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