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晴雯撕扇 宝钗扑蝶(贵妃扇 桃花扇 极致风流:扇语轻风醉千年)

句子大全 2013-03-25 23:09:21
相关推荐

文字:千雨千江月(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题记:虽是小小物什,却能尽显风流

从"舜始造扇"起,“扇子”从皇宫逐步走向民间,从贵族礼仪到百姓生活,从文人墨客到江湖侠士,关于扇子的佳话,不胜枚举,中国也拥有了"制扇王国"的美誉。

扇子起初的功能不是采风纳凉,而是身份象征的仪仗扇,因多见于皇宫中,所以又称"宫扇"。

隋唐之后,文人墨客视扇子为"怀袖雅物",边摇扇边吟诗作赋,要是文人手中无扇,就像小资不喝咖啡一样,显得没品位。

到了清代,就连踏入仕途的官员,甚至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各色人等,诸如账房先生之流,也喜欢摇扇"摆造型"。

一、"东坡画扇"与"羲之题扇":大家下笔如神,民间广传佳话

扇子种类很多,杭州的黑纸扇、苏州的檀香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广东新会的葵扇、肇庆的牛骨扇,并称中国"五大名扇"。

此外,扇子也以功能用途分为春扇、秋扇和靴扇等。扇股扇面的制作十分考究,尤以扇面书画最为困难,但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却名家辈出,绚丽多彩,瑰宝纷呈。

扇子作为风雅之物,与古代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少佳话。最为经典的当数"东坡画扇"与"羲之题扇"。

苏东坡与王羲之,一个在宋代,一个在东晋,一位大诗人,一位书法家,但是两位先生却都因关心制扇人与卖扇人,关心民间疾苦,而慷慨地在扇面上画与书,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使他们人品与作品一道流传于世。

二、“江湖大侠”与“民间扇舞”:抒写潇洒人间,绘就靓丽风景

武侠小说中,大凡飘逸风流的高手形象,总喜欢用扇子做武器。楚留香,古龙先生笔下的盗帅,神话般的传奇人物,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扇子。陆小凤,古龙笔下另一位风流侠士,也喜欢带一把扇子在身边。

花无缺,绝代双骄男主之一,武功深得移花宫主的真传,一般只需用扇子来解决对手。这些侠士手中的扇子,比起文人墨客来,又多了份神秘莫测与高不可攀。

最有创意的扇功,是为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应运而生的太极功夫扇。它完美地实现了把扇子的舞动和太极的技巧相结合,把中国功夫和古典歌曲相结合,把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太极功夫扇博彩了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太极剑动作,以及快速有力的长拳、南拳、京剧舞蹈动作,将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与扇文化精髓融为一体,文武全才,陶冶情操,可谓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晴雯撕扇”:心虽可比天高,命却堪比纸薄

提起文艺作品中关于扇子的片段,最惊艳的自然是"晴雯撕扇"。端午佳节,宝玉因故心情烦闷,而一贯娇纵的晴雯失手把宝玉的扇子跌折了,宝玉训斥了她几句。

晴雯一通还击,宝玉气极,直至袭人等一干丫环下跪才作罢。而宝玉赴宴回来,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

经此一吵一撕一笑之后,两人的关系更好了,这个兴师动众、千古仅见的片段,生动描绘出宝玉对下人的平等态度,对物什的轻视态度。

同时,也把晴雯天真浪漫、张扬率性的个性表现得淋沥尽致,也为其后来的悲惨遭遇埋下伏笔。让人不仅想起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两句话来,难免唏嘘感叹花无百日红。

四、“宝钗扑蝶”:实为天真少女,奈何命运捉弄

谈到红楼,自小就为木石奇缘沉醉,不少人认为黛玉刻薄,不喜欢她。但我总认为,这就是绛珠草的宿命,因此上,黛玉葬花焚稿,总是为了把一生的泪水倾尽,她与神瑛侍者的相遇,难逃一场情债。

宝钗的出现,便是宝黛二玉的“劫”,宝钗带来的金玉良缘,注定二人永难相随。所以,一直不喜宝钗,但是提到扇子,宝钗扑蝶倒也是红楼中又一名段。

那一日,宝钗逶迤往潇湘馆来,见宝玉进去了,宝钗寻思片刻,怕黛玉嫌疑,便抽身回来,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迎风翩跹,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蝴蝶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曹公通过对宝钗内心活动的描写,反映出其平和稳重的性格。不过,宝钗毕竟少女心性,天真活泼的情致,也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扑蝶一出衬托出宝黛钗三个如花儿女的悲剧,非因宝钗之过,实则封建社会的桎梏造成的。

五、《桃花扇》: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

提到扇子,最惊叹的当数桃花扇。《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取材于史,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开,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

当阮大铖逼迫李香君嫁给漕抚田仰时,李香君以死相抗,血溅定情诗扇,后杨龙友将扇面血痕点染成桃花图,这就是贯穿全剧的桃花扇的来历。林语堂在《为香君题诗》中言道:"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身为妓女的李香君虽处在社会最底层,其身上却散发着绚烂的光芒,善良、正直、勇敢,不贪慕虚荣,不畏惧强权,对国家、民族忠贞不二。

为了守护爱情,她不惜以命相搏,血溅香扇;与爱人历尽悲欢,辗转重逢,因侯方域投降清廷,一个柔弱女子,却能斩断情丝,至死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样一个巾帼女子,怎不令无数须眉男子相形逊色。

六、“贵妃扇”:曾经纸醉金迷,而今一缕遗风

提到历史人物,还有一把贵妃扇也相当出名。在中国的非遗史上,它并不是泛指古代贵妃使用的团扇,而是专指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的那柄折扇。

梅兰芳为传神饰演醉酒的杨贵妃,使用了一把"重量级"的折扇,扇骨部分通体象牙材质,金色扇面更彩绘大朵牡丹。表演中,梅先生真正达到了"有扇如无扇"的高超境界,扇随人舞,浑然一体。

饱满、空灵、神韵,这就是梅兰芳扇舞表演中的杨贵妃。而那柄贵妃扇,却是经典梅派篇目《贵妃醉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后也有不少人收藏、把玩这种贵妃扇,尽情挥舞之间,扇出的风便是最美的国风,是吹尽凡尘心的国风。国风之下,沉醉其中有杨贵妃,也有唐明皇,这一对怨偶,舍国舍家,上天入地,终是芸芸众生。

七、“却扇礼”与“却扇诗”:无论遮羞辟邪,其实极致浪漫

最近大火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因为认真研究还原历史风俗原貌,广受好评。明兰出嫁时,身穿绿色礼服,一柄扇子遮脸,让人称奇。

其实这是古代的一种习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遮羞,一说是辟邪。古时候尚未出阁的女子,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所以遮羞这个习俗,就沿袭到了成亲,这种风俗叫"却扇"。

到了唐朝则更为浪漫,女子成亲用团扇遮面,男子需做"却扇诗"。唐朝诗词歌赋鼎盛,男子做诗,打动佳人,妻子方才将扇子拿下,露出脸来,笑对夫君,颇为有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曾经提到过:"却扇之夕,风扑花烛灭者再","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所以明兰出嫁一出,的确是古已有之。

结语:

扇子,一件小小的物什,一曲长长的国风,一篇浓浓的情思,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的传承,几千年的变迁,仿佛一首绕粱不绝的歌,久久萦回,仿佛一支南来北往的风,淡淡盘桓。

扇子精美,扇中人更美,扇中长袖擅舞着的,有杨玉环,有晴雯,有宝钗,有香君,有明兰,这些传奇中缥缈的倩影,更有曹雪芹,有梅兰芳,这些史册上永恒的名家,还有你,有我,这些一直深爱着扇子的人们……

作者简介:千雨千江月,生于风花雪月,长于濛濛烟雨,居于满城繁花。酷爱散文、诗歌、赏析,在时光书笺中,品茶,品书,品乐,品人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