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人和人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语境

句子大全 2012-04-29 03:48:26
相关推荐

众所周知,语言要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就要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内。离开特定的语境来谈语言等于缘木求鱼,没有什么意思了。语言环境是人们所营造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着特殊的语言环境,不然还真的无法交流。

当然,语言的产生离不开语境,很多特定的词语和句子都产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了那个环境就变得毫无意义。譬如方言区的一些指代物,在方言区是可以大量使用的,一旦离开了方言区,也就失去了意义,别人都听不懂了,也就不能大量应用了。但方言区的人在普通话区域遇到了自己地区的人,一下就找到了特殊的语境,交谈起来毫无障碍,不像和说普通话的人交流那么困难了。除此之外,熟人之间说话也有一定的语境,那就是谁也不在乎谁说了错话,毕竟谁也知道谁的脾气秉性、语言特点,说得对与不对,对方都不会计较。他们可能以前经常聊一些话题,一些关于话题的关键字在他们意识里做了铺垫,生根发芽,只要他们中的一个人提起来,另一个就会知道怎么回事,不必要非得去解释清楚,而对于旁观者来说,却是大大的不懂,弄得一脸迷惑了。还有夫妻之间的特殊语境也是如此,一方说什么,另一方马上会意,或者配合着说,或者反着说,都能做到相得益彰。前提是夫妻关系不错,生活时间比较长久,也就互相了解了。要是没过几天就离婚了,也就没有那个特殊语境的存在了,除非有什么共同经历的受了大刺激的事情让他们难以忘怀,不然很难建立一个只有他们双方才懂的特殊的语境。

土匪的黑话产生于特殊的语境,为了躲避官府的追击,同时为了保护自己人,就自创了一套黑话。说黑话的土匪能够互相听懂,别人却不能理解,也就是说,土匪说黑话是在迅速建立的一种语境下互相交流,有效躲避了别人的参与和旁听,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时也具有自己人相互理解的特殊性。那么,素不相识的人交流起来有没有特殊的语境存在呢?

当然存在,交流的地方、时间、节气、人物性别、天气等等都可以作为当时的语言环境,不适合谈的就不能谈,适合谈的才去谈。而这一切的根据有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就是汉语的普遍性,词义、语义谁都理解,谁都会运用,那么词义、语义本身就产生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并创造了表情达意的语言环境。譬如成语的使用,每个成语都来源于一个古代故事,本身就具备古代汉语的结构,被人们所喜闻乐见。人们只要掌握了成语的正确用法就可以用成语进行交流了,而且还可以贬义词褒用,褒义词贬用,用了词语反面的意思,但也仅仅是交流的两个人知道,要是写成书面语,就要用到引号了。

国人似乎很早就知道明哲保身的重要性,只要能活着就行,至于交流中说不说真话,本身无关紧要。就好比北方人打招呼喜欢用“您吃了吗?”一样,其实只是一种相当于“您好!”的问候,不管回答“吃了!”还是“没吃!”都无关紧要,打招呼的人和回答的人谁也不去深究,即便老朋友见面,互相说请吃饭,甚至约好了明天几点在哪里吃饭,也不可当真,因为那只是一种客套,显得亲近,还让外人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其实只是虚伪的客套,而不是真的要请客。在交谈的双方看来,谁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就马马虎虎,谁也不计较了。那为什么不谈些国事呢?因为茶馆里都贴着一些宣传标语,上面写着“莫谈国事!”谈了以后,后果自负。在熟人或亲人圈子里,交流起来就只有那些嘻嘻哈哈的客套话了,而没有一句是真的。

越是熟人,交流时间越长,就越能形成一种特殊的语境,只要一个人一点,对方马上明白,甚至能用隐语、暗指、象征、借喻等手法表达一种意见和倾向,外人无法理解,而两个人却都能立刻明白。也就是说,两个人之间建立了一种高度的语言默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对方心领神会,足见两个人关系不同一般。而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更具有高度的私密性,也必须产生于特殊的语境。就好比夫妻之间的暗示语,闺蜜之间的私密眼神,团伙之间的手势语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相互理解性,也具有极强的排他性。见到这种特殊语境中运用特殊语言的人,还是离他们远点吧,免得被孤立和算计。

除了语言产生于特定语境,并具有广义的可理解性,就是语言具有特殊语境的意义了,而人与人之间除了说着一般的语言之外,还具有特殊的一些语言环境,并确定一些关键词和指代物。如果是个群体,群体内创造了特殊的语言环境,并确定了关键词和指代物,那么这个群体就在创造一门新的语言,或许是黑话也未可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