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孩子6岁前是语言发展关键期 良好的语言环境(锻炼孩子思维)

句子大全 2020-08-05 09:07:43
相关推荐

全文共2186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孩子性格外向,特别能说是好事吗?我家大宝,自从学会说话以后就越来越能说,有时我都被他搅得头昏脑涨了,她还兴致盎然的喋喋不休,自得其乐。现在四岁半的她,更是在语言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常会拿着我教育她的话去教育姥姥,弄的姥姥哭笑不得。

有一次,她竟然学着我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跟姥姥说:“姥姥,你说话是给别人听的,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你想想你刚才那么说我,我能开心吗?”

姥姥听着一愣,怎么感觉跟个小大人一样,还头头是道的,居然一时不知怎么反驳了。这小姑娘除了会说教还会哄人,自己不想吃的东西就满脸诚恳地你说“姥姥,这是我专门给你留的,你快尝尝”。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都太聪明了,一个个跟小人精似的,殊不知这些个小人精可是很有潜力,长大了是当领导的料呢。其实,工作中不难发现。

具有领导力的人通常具备很强的语言能力,开会发言、工作汇报掷地有声、条理清晰,和员工谈话有理有据,让人心悦诚服。我们这些能说会道,懂得察言观色的小人精不正是这些领导人的后备力量吗?

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在6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语言的语法逻辑、修辞造句都是在时候时候开始积累,并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那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呢?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父母的语言是一种资源,它能够改变我们整个国民。所有孩子的这种基本素质。

让我们孩子的神经元连接变得越来越丰富,这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父母帮助孩子所创造的语言环境才是推动孩子语言发展的重中之重。

孩子语言发展时需要什么

第一、良好的语言环境

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两位科学家经过对55个家庭的研究得出:不同的家庭环境个孩子所说的语言数量是最本质的区别,词汇、遣词造句会不同。

但更重要的是语言数量的差别。3岁孩子累计听到的单词量,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是4500万个单词,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只有1300万个单词。

即便是3岁孩子掌握的单词脑力劳动者家庭也要比接受福利救济家庭的孩子多591个。这个看似不太大的差别却影响着孩子的智商、语言处理速度、学习能力和成功的潜力。

可见,父母可以跟孩子多说话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的语言并不需要太复杂。只需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交流即可,在家里做什么就跟孩子说什么,在外面看见什么就跟孩子描述什么。

在家吃饭可以跟孩子说“我们吃饭了,好吃的饭,有绿色的西蓝花、红色的胡萝卜”;在外面可以跟孩子说:“绿绿的树叶、红红的话,飞来飞去的小鸟”。日积月累,孩子的听到的词汇越多,语言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第二、共情关注

共情也成为同理心,在跟着孩子交流的时候应该跟着他的节奏。很多家长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正在和孩子一起亲自阅读,可没一会他就不配合了,去抓床单或者其他什么的。

这时候家长会觉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强行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来,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探索产生焦虑,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他这是床单。

第三、丰富、有深度的词汇

从上面两位科学家的研究不难发现,词汇量对孩子的语言功能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刚开始只会一些简单的词汇,比如吃饭、睡觉、小鸟等,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

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形容词、连词或具有因果关系的句子。我家大宝两岁多的时候,我们自驾去了趟新疆,一路上车窗外的毡房、骆驼、牦牛,见到什么就跟她说什么。

在喀纳斯景区,对着那一片片的树林会跟孩子说“你看,小树林郁郁葱葱,小树们长得枝繁叶茂”,然后指着旁边的溪水说“小溪,水流潺潺”。

到了湖边微风吹过会跟她说“看,湖里一道道的水纹,碧波荡漾”。晚上,玩的晚了,她困得开始哭闹,我会跟她说“宝宝是困了吗?宝宝困了,咱们就睡觉。”

平常在家,我也会有意的进行连词的练习,比如因为……所以……,既……也……等等,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所以,她很早就会说“妈妈,因为天气热,所以我能吃雪糕”“我既喜欢姥姥,也喜欢姥爷”。

有些家长会担心,孩子还小,太有深度理解不了,自己文化水平有限,词汇量不足怎么办?最有效的工具就是书,现在有很多适合孩子和家长共读的绘本,家长可以声情并茂的为孩子阅读故事,帮助孩子理解书里的词汇。

比如,读到老狼蹑手蹑脚去偷鸡,可以将蹑手蹑脚表演给孩子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可以做出很冷的表情;有小宝宝在哭呢,也可以模仿哭声。

从孩子一岁开始,我就坚持每天陪着孩子读睡前故事,基本没有落下过一天,书的类型也很广泛,孩子也从中掌握了不少的词汇,学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四、脱离语境的表达

我们经常聊天会说“宝宝,你看这里有只小狗,多可爱呀”,这是在当前语境下的聊天,那换到脱离语境下的表达应该是“宝宝,一会出门如果看到邻居家的小狗你会怎么样呢?”

这种对于未发生或未看到的事物的描述就是脱离语境的表达,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年岁稍长后的孩子就可以拥有这种能力,这也是孩子智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进行脱离语境的表达,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信息处理能力和回应能力。父母可以用熟悉的词汇和孩子回忆过去一起做过的事情、玩过的玩具、认识的小伙伴等等,促使孩子理解未知的概念。

皮蛋育儿寄语:

只要父母愿意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聊天,你会发现,童真童趣语言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语言本身并不复杂。

只要父母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开口跟孩子说话,就可以让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拥有良好沟通能力奠定基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