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八辑)》卷首语

句子大全 2012-01-10 07:05:54
相关推荐

「来源: |实践与文本 ID:marxismnju」

卷首语

文章来源于《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八辑)》

近年来,伴随第三次工业革命(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机制的出现)的浪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方兴未艾的工业4.0运动,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正在以一种新的更为真切的方式发生着。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演进就是同人类社会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在工业革命之后越发直接地凸显出来,并且日渐明显。

3D打印技术

同样,作为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自我认知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本身,也同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观察和思考内在关联着。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在今天的哲学探讨中也就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今天备受关注的学术话语中总是或隐或现地折射出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有基于此,《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八辑专门组织编译了两组文章,分别介绍评论皮克林的科学哲学和西蒙栋的技术哲学,以期能够呼应国内学术界的讨论,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书封

皮克林是近几十年来西方学术语境中颇为流行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主要理论旗手之一,他所倡导并坚持的“实践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总结了上世纪西方五六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的理论发展,应和并影响了包括库恩、费耶阿本德、拉托尔等西方科学哲学大师的理论思考,同时也呼应并推动了海德格尔、德勒兹等现代西方哲学巨擘的逻辑思辨,当然在特定意义上也可以同马克思所开启的历史唯物主义展开深层的哲学对话。

几年前,皮克林教授曾专程访问南京大学,并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讨论,并应邀亲自选编了能够体现其理论思考的多篇文献。

安德鲁·皮克林教授访问南京大学哲学系

呈现在本辑中的“皮克林研究专题”不仅包括皮克林教授本人的论述,也涵盖相关的访谈和评论。希望这些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的文章以及相关国内学者的研究,能够为国内学界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皮克林哲学肖像。在这组文章中,除了新翻译的四篇皮克林自己的文章外,请特别注意卡斯伯·简森对皮克林的访谈《夸克、冲撞与生成本体论》和卡罗尔·斯坦纳编写的海德格尔和皮克林之间的对话《本体论的舞蹈》,这“一真一假”两篇有趣的对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皮克林教授。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年)

该专题译文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实践哲学与地方性知识研究”(13AZD026)的支持,其中《实践的冲撞与中医实践:一个来自19世纪中国的案例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现代转型研究”(12&ZD114)阶段性成果。

与皮克林教授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更多关注实验室中各种要素的“冲撞”对于科学的建构作用不同,西蒙栋更为关注的是技术本身,如“技术客体的存在方式”、“技术的进化”、“个体的起源”等问题,以及技术力量本身所带来的社会变革。说实话,对于国内学界来说,西蒙栋是一个不太陌生的名字,但却很少有人专门研究或探讨西蒙栋的技术哲学。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位曾经直接影响了鲍德里亚、德勒兹、斯蒂格勒等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大师来说,我们对于西蒙栋的介绍可能进行得晚了一些。

鲍德里亚、德勒兹与斯蒂格勒

同时由于篇幅和研究者的专业限制(在西蒙栋的研究中,包含大量的与工业生产技术直接相关的讨论,如汽车的运转系统、电子工业的发展等等),这一介绍也更多只能算作是筚路蓝缕,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能够对西蒙栋这样一位被长期忽视或遮蔽的技术哲学大师,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吉尔伯特·西蒙栋(1924-1989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鼓励青年学者进行原创性的研究,为那些仍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对话交流的平台,从本辑开始将“青年哲学论坛”的栏目固定化。该栏目不限定选题,不限制篇幅,鼓励那些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学者进行主题多元、形式多样的思考和探索。通过这一栏目的开设,也期待《社会批判理论纪事》能够得到国内学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浪微博账号:实践与文本

欢迎搜索并关注

实践与文本

编辑:潘铃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