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井蛙不可语海 夏虫不可语冰”是在讽刺孤陋寡闻(还是另有所指)

句子大全 2011-02-13 05:37:28
相关推荐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和人因各自经历上时间和空间的差距,往往在认知层面、思想境界有所不同,不可以强求观念一致。将此原理用在为人处事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范围,在交流上要有技巧,这种技巧颇有些“对症下药”的味道。

人的眼界往往与生活环境、日常接触的事物等等有关。有些观念,不在一个理解层次的话,交流起来就十分困难,一方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另一方觉得对方在“天方夜谭”。也不能说双方有什么错,只能说认知层面不一样罢了,这种认知层面的距离,往往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或者,也可以说体现在眼界上。

1、“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的理解难点:把握中立情感

这句话出自《庄子》,要说“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的理解难点,就在于可能觉得这句话的情感颇具贬义。因为这句话的直接翻译就是,我们不能和一生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来谈论大海的惊涛骇浪,因为青蛙理解不了;我们也不能和“在夏天生又在夏天死”的虫子描述冬天的冰雪,因为时间限制,夏虫体会不到冰的模样。

基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我们可能会觉得,庄子这句话是在讽刺人之孤陋寡闻,而井底之蛙一词确实在后世颇具贬义。但是,从《庄子》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出庄子的态度。庄子反对区分,那么庄子更加反对去进行优胜略汰的区分,不分优劣,又何来讽刺一说?庄子在这里只不过揭示了一个道理罢了:即因为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原因,人在认知上存在差距属于正常。

2、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人存在认知差距,不可强求认知一致

同时,我们通读《庄子》一书,然后综合对应道家思想的特色,会发现道家思想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反对强求。从反对强求这一点出发,我们就能体会“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

庄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虫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在认知层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每个人生长环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见所闻可以是天壤之别,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的观念不同很正常。这种“不同”是每个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变结果。就像我们无法强求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一致,我们亦无法强求观念一致。强求观念一致必然违背“自然”,会得不偿失。

3、为人处世上的妙用:说话做事时要考虑对方认知层面,对症下药

影响人观念的,往往在于人之所见所闻,谁还能保证每个人的所见所闻都一样?所以,庄子之“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不过是揭示人之观念差距的原因大抵在各自独特经历之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罢了。

因为无法保证每个人见闻一致,所以又何必强求他人认可自己的想法。就如和乡曲之士论“道”,因眼界的限制,乡曲之士会觉得与自己论“道”的人在说“疯话”,和乡曲之士论“道”的人则觉得自己在“对牛弹琴”,双方都不满。

所以,为了避免因认知层面不同而造成交往上的不愉快,在与对方交流之前,要注意到人之间存在认知差距这一事实。想要和对方保持愉快的交流氛围,就要照顾对方的认知层面。此处处事技巧,颇有些“对症下药”的意思。

4、总结

综上述,我们可以总结,庄子之“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因为自己生命里独特的时间和空间,每个人的思想都各具特色,这种特色也意味着差距。人和人的思想层面和人生境界因为各自生活经验上时间和空间的差距,继而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并不表示庄子在贬低“孤陋寡闻”这一现象,庄子仅仅只是陈述一个规律而已。

而将庄子发现的“人之认知上存在差距”这一事实运用到为人处世上,我们就能够知道,说话做事时要考虑到对方的认知层面,把握类似“对症下药”一般的交流“技巧”,避免在谈话中因认知层面差距而导致双方关系变得紧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