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日记大全 > 句子大全

共情力——读懂情绪(才能有恰当的话语)

句子大全 2022-10-23 15:18:51
相关推荐

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曾发表过一个统计数据:人类的沟通交流中有高达 93% 的信息是情感的传达。

解读情绪比解读信息本身更重要。尤其是在AI(人工智能) 技术被广泛运用的现在,很多岗位被不知疲倦、一键启动的机器人代替了,未来你的人际敏感度、你的共情力……所有这些跟情感连接有关的、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稀缺价值。

共情力绝对是一个包裹着软实力外衣的实打实的硬技能,然而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共情能力。

相信你一定遇到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完全抓不到你说话重点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以进行道德绑架的人,还有明明说好是来安慰的,却分分钟把你气出“内伤”的人,这些都是缺乏共情力的人。

懂比爱更重要

共情力是指能体会他人内心世界、能感同身受,并且能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对方的能力。

这个定义里包含了共情力的三个层次。

(1)听到: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情绪。

(2)听懂:明白对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和情绪。

(3)传达: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以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共情,就是解除自己的立场,全然地体会他人的情感。它考验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包容一 个与自己不同的人,以及有多大的耐心去倾听和了解他人。

共情是一种对他人特别有爱的表现,但这种爱不能用力过猛。我们不需要跟对方有完全一样的人生经历才能够共情,也不需要带着像父母对孩子那种饱满浓烈的爱,把对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一样着急出主意、讲道理、讲经验,甚至想代劳。

太多人把“共情”理解成了同情和介入。其实共情的实质是与他人建立连接。你要收起旁观者和过来人的姿态,只需要告诉对方“我懂你”“我此刻跟你在一起”。

要做到共情,只要简单的四步就可以:

第一接受观点,

第二不做评论,

第三理解情绪,

第四保持沟通。

案例1

有一部卡通片,讲的是一只小狐狸掉进了黑洞里,它很无助地哭喊:“我掉进洞里了,这里好黑,我好害怕。”

这时来了一只长颈鹿和一头黑熊。长颈鹿站在洞口,说了很多不痛不痒的看似关心、同情和激励的“正确的废话”,而黑熊选择爬下黑洞,陪着小狐狸。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再举个例子,你跟朋友倾诉你失恋了,对方大概率会说:“谁还没失过恋啊,时间一长就过去了。”也许还会给你灌几口心灵鸡汤:“失去了一片树叶,你还拥有整片森林。”再过分一点的人,可能还会抢走话语权,讲自己怎样走出失恋阴影的故事。

一定要明白,不是所有的看似求助的行为都是在求解药,对方需要的只是一个懂他的倾听者和陪伴者,接纳他面对失恋时又挫又怂的样子。而你要做的就是,不过多地进行自我表达,将时间和话语权交给对方,要永远记得,懂比爱更重要。

你能给的是心理支持,最终要解决问题的那个人是他自己。

每一种情绪都需要直接面对

共情力强的人,会先疏导情绪,再解决问题。因为人在情绪没有得到释放的情况下,通常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情绪一旦产生,就不会无缘无故自己消失。负面情绪被理解得越精准,消失得就越快。

案例2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亲密关系的工作坊,在学习的过程中导师要求学员两两组合,先对视10 秒钟再倾听对方的故事。我请和我搭档的女孩先讲述她的故事。在我们对视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她的嘴唇紧紧地咬着,还微微地抽动,然后我看到她的眼睛里已经有了泪花。我猜到她接下来要讲述的一定是一个让她多年来都难以释怀的悲伤故事。

尽管她还没有开口,我的眼泪就跟着她一块儿掉了下来。我主动拥抱了她,拍了拍她的后背,我说:“接下来肯定是一段特别不容易的经历,先抱抱你给你力量。”

虽然这只是工作坊中的一个小练习,后来我和这位同学也再没有交集,但我有好几次听到别人的转述,说××同学一直在跟他们说她对我的感激。我想,虽然我和她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还不到10分钟,但我收获了难得的别人对我的信赖。

如果问我做对了什么,可能就是共情吧。

那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呢?

只需要三个步骤。

(1)复述事实。在对方倾诉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对方讲的要点。

(2)识别情绪。用语言来表达你听完对方的讲述后内心的感受。

(3)跟对方站在一起。回想一下狐狸和黑熊的故事,像黑熊那样爬下黑洞,告诉他你懂他 的悲伤,他不是一个人。

案例3

你的同事向你抱怨,领导总要求他加班,他感到疲惫、厌烦。你觉得以下哪种回应更有共情力呢?

A说:“领导嘛,压力大,总要求员工加班,你得多理解。”听上去特别有大局观,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B说:“唉,真是各有各的难处呀,领导有领导的难处,员工有员工的难处。”听上去比较中肯,两边的心态都有照顾到。

C说:“下班后还经常得加班,真是让人很厌烦,给这样的领导打工真的很辛苦啊,下班后的一点自由都被剥夺了。”

你觉得哪一种回应会让人感觉更舒服呢?恰恰不是听上去特别正确、特有道理的前两个, 对不对?只有C的回答让你有一种被理解和被支持的感觉。

对方想听什么,比你想说什么更重要

做完关于共情力的小练习后,我们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拆解表达的起点应该是什么。过去我们总专注于自己想说什么、自己应该怎么样说才能更令人信服。现在带着共情思考就会发现,对方想听什么,远远比我们想说什么更重要。我们的一切表达、影响和说服,都要以听众满意为起点。对听众最大的尊重,就是理解和支持听众对某一个主题的真实兴趣,以及他对某一个观点当下的理解程度,然后完全站在听众的角度去思考。听众不需要的信息,一定不要主动给。在表达过程中,要把注意力从关注自己的外在表现拉回到听众身上,认真观察他们的反应,随时调整策略。

我有一个经常使用的方法:每开启一次公共表达之前,我都会想象自己有一双巨大的手臂,可以环抱住全场的每一个人,我确信每一个人我都全然接纳和欣赏,然后再信心满满地开口。

共情力人人都有,只是敏感度各不相同。不过,好在共情力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不断提 升。为你的共情力“扩大容量”是一件值得终生学习的事。要养成理解情绪和主动反馈感受的习惯,你能接纳和理解多少人,反过来就能得到多少关注和支持。

总结

共情不仅需要我们倾听对方,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对方语言之外的特征。当我们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等特征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回应,对方就会认为我们在认真倾听。

如果某人的言语和肢体动作发生冲突,那么永远要相信对方的肢体语言,那才是一个人更深 层、更精确的表达。

小测试

(1)共情力包含_____ 、_____ 、_____ 三个层次。

(2)做到共情只需要 、 、四步。

要点提示

重要观点

(1)情感上的理解更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2)语言表达的真相是—影响力的最终达成是由接收者决定的。

(3)读懂别人的情绪,才能有恰当的话语。

高频问题答疑

(1)我该怎么样去描述场景和感受,才能让听众产生共鸣?

(2)如何让表达更加富有情感?

答案

(1)在描述场景时,先将你要描述的场景有代入感地还原,仿佛你现在就在那个场景里面一样。那个空间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高低远近、前后左右都是些什么样的景物?能闻到什么气味?

例如,你在农村里感受到空气中有泥土和青草的味道,如果是在农牧区的话还能看到远 处炊烟袅袅,闻到牛粪的味道。在描述感受时要注意,感受是分很多层次的,要把能识别的、便于传达的感受提取出来,真实还原。

对于一些感情色彩比较接近的感受,可以追加一个解释。

例如,“我最近经常感到孤独。这种孤独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孤单,而是即使很多人在我身边,我依然感到自己是孤独的。”

(2)第一,保持“高浓度”的感受力。

回想一下,上一次跟朋友绘声绘色地讲一件特别好玩儿的事情是什么时候?那是一件开心的、感动的事情,还是一件悲伤的或是让你感到愤怒的事情?哪一种感受激发了你的分享欲望?

第二,投入真实情感,你情感投入的状态决定了你的表达效果。这跟演员演戏是一样的,得把台词和剧情理解透,才能演出来,并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情绪。

第三,理解、感受、表达。有情感的表达不是张口就来的,而是建立在对听众情绪充分 感知的基础上。把对方的感受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先理解对方的情绪,再深入感受,最后根据对方的情绪来表达你的观点。

课后作业分享一个由共情力突破距离感的小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